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届古汉语易误解实词答案

2016届古汉语易误解实词答案

必以情。
• 91.掾: 古代官府中属官的通称。如:掾吏独怪 之。
• 92.原:(1)追究本源。如: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 (2)原谅、赦免。如:情有可原。 • 93.作: 建造、兴建。如: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 94.祚:(1)福。如:门衰祚薄。 • 95.案:(1)考察。案圣贤之言,上下多相违。 • (2)查办;审理。丞相言关灌夫横甚,民苦之,请案。 • 96.厌:满足。姜氏何厌之有﹗ • 97. 少:稍。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 • 98.诸:之于。投诸渤海之尾。 • 99. 谢:道歉、认错。景公乃下席而谢曰(《晏子治东阿》

(然尚恨有阙者:不叙 》)
• 36.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误:简略。
• 译文:你可以﹙挑选 ﹚聪明有知识的年轻人,派 他们去从师学习。
• 37.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误:讲课 。
• 译文:当时虽然年事已高,但闲暇的时候还﹙督 促 ﹚孩子们学习。
100. 数: shǔ,责备、数落。景公召而数之曰(《晏子 治东阿》)
• (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所矣。)
• 101.穷:穷且愈坚(《滕王阁序》)(困厄,处 境艰难)
• 102.率:率赂秦耶?(《六国论》) (全部是 贿赂秦国吗)
• 103.信: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六国
论》)(足够用来让人尽情享受视听的欢乐, 实在快乐啊!)
• 24.好(美丽)。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 入报河伯(这个女子不美丽,麻烦大巫婆 替我下河报告河伯)。
• 25. 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
•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 当处死,请﹙ 审理 ﹚他。
• 26.假。薛存义假令零陵二年矣。﹙ 代理 ﹚ • 27..每读书至治乱得失。误:整治。 • 译文:每次读书读到有关国家﹙ 太平 ﹚、祸乱、
• 49.必:倘若,假如。如:王必派人,臣愿奉璧往 使。
• 50.长:(1)抚养。如: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 如是而已。
• (2)长官,首领。如:以三保勇而多义,推为长。
• (3)为首领,执掌,担任……长官。如:而翁长 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待母。
• 51.常: 固定的。如:圣人无常师。
• 52.刺:(1)指责。如: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57.短:陷害,说别人的坏话。如:令尹子兰闻之 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 58.夺:强行改变。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 夺志也。
• (夺情:古时官员遭父母丧,须去职在家守制。 但朝廷对大臣要员,可命其不必去职,以素服办 公,不参加吉礼;或守制尚未满期而应朝廷之召 而任职。)
• 59.寻:不久。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 72.牧:(1)封建统治者称统治人民。如:失牧 民之术。
• (2)官名,州长。如: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 73.让:(1)责备,责怪。如:平原君使者冠盖
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 • (2)辞让,退让,谦让。如:大礼不辞小让。
• 74.辟:招聘受官。连辟公府不就。 • 75.寺:(1)古代中央机构名。如:大理寺(南北朝到清
• (2)名帖,相当于后来的名片。如:即门者持刺 入。
• 53.次: 临 时驻扎和住宿。如:《次北固湾山 下》。
• 54.绐dài: 骗,欺骗。如:大王弗予城,而绐赵
璧,以一璧之故,而失信于天下。
• 55.抵: 抵偿。如:一旦抵罪;又如:杀人者死, 伤人及盗抵罪。
• 56.洞:(1)深入,透彻。如:洞若观火;又如: 洞悉。
经过 ﹚ (又觉得这座山很奇怪,没有在中原出 现,却在偏远的地方摆放它,经历千百年都不 能展现自己的风采)
• 3.视(比照、比较)。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 轻重固何哉?(固:究竟)
• 4.谢(劝告)。多谢后世人。
• 5.班(分配、平分)。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 吏。
• 6.齐(平等,相当)。拜子并为郎中,后官至齐 相。(“齐相”并不是齐国的宰相,而是相当于 宰相之职位)
• 7.却(退)。却坐促弦弦转急(却坐:退回原处 坐下)
• 8.信(伸展)。季梁闻之,中道而返,衣服不信。 (衣服不信:衣服皱缩,不伸展)
• 9.国(国都)。李凭中国弹箜篌。(中国:国都 长安之中)
• 10.凶(灾荒)。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黄河以北的地方遇到灾荒)
• 11.速(招致)。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误:迅速。
• 译文:(子常)对这些都不去救济,却聚敛不已, 他﹙招致﹚百姓怨恨的事情太多了。
• ② 不速之客。﹙邀请 ﹚ 误:迅速。
• 42.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误: 轻微。
• 译文:吕后看见周昌,向他下跪道歉说:“﹙如果 没有﹚你,太子差点就被废掉了。”
• 43.彧yù据案而立,立素于庭,辩诘事状。素由是
安抚体恤 。
• 46、众不能堪( 忍受 ﹚。 • 47.北:(1)败走,败逃。如:勇则战,怯则北。 • (2)打了败仗往回逃跑的军队。如:追亡逐北。 • 48.比:(1)近来。如:比得软脚病。 • (2)及,等到。如:比去,以手阖门。 • (3)追征。如:宰严限追比。 • (4)并排,并列。如:纳比笼中。 • (5)勾结。如:朋比为奸。
• 60.贰:(1)从属二主。如:且贰于楚也。

(2)离心,背叛。如:夫诸侯之
贿(财物)聚于公室,则诸侯贰。
• 61.访:(1)探寻。如:至唐李渤始访其 遗踪。
(2)询问。如:穆公访蹇叔
• 62.伐:(1)功劳。如:此五霸之伐也。

(2)夸耀。如:平伐其功;又如:伐善。
(作伐:作媒)
• 63.封:边界、界域。如:越四封之内。
道给他的好处。
• 33.诸公多其行,连避之,遂皆不应。误:许多。 • 译文:许多人都﹙ 称赞 ﹚他的品行,接连几次
征召他,他都没有答应。
• 34.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误:干涉 。
• 译文:我们所做的太无理,﹙ 冒犯 ﹚了贤者。
• 35.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去不耳。误:怨恨。
• 译文:不离去,项羽必定会杀掉范增,只是﹙遗 憾 ﹚他没有及早离去罢了。
• 17.载(乃,又)。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才远 远望见自己简陋的房子,又是高兴又是奔跑)
• 18.相(指称第一、二、三人称)。不久当归还, 还必相迎取。(过不久我就会回来,我一定会迎 你回家。)
• 19.见(用在动词前,有两种用法。①表被动。② 译为第一人称) 例①见欺于王(被大王欺骗)例 ②兰芝初还时,府吏见叮咛(仲卿反复嘱附我)
• 12.知(管理)。我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 13.造(到、到……去)。径(直接)造庐访 成(成名)
• 14.再(两、二。数词)。后秦击赵者再,李 牧连却之。
• 15.贼(祸害)。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 之大贼也。(铺张浪费的风气一天天滋长, 这是国家的大祸害)
• 16.云(如此,这样)。士大夫之族(类),曰师 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士大夫这类人,如 果有人说起“老师”、“学生”这样的字眼,就 成群地讥笑他。)
• 20.固(因此)。我固笑而不信也。
• 21.故(特意)。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我特意向他讲述我当年求学情况的艰难 来告诫他。) (“故”作副词还有:故意、 本来、仍然)
• 22.顾(但是,却)。顾吾念之(但是我考 虑的是)。
• 23.过(拜访)。(赢)不宜有所过。(我 不应当再去拜访别人)。
• 38.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误:命令 • 译文:(魏国)公,是相州人,世代有﹙美好 ﹚
品德,都是当时有名的大官。
• 39.勉顺时政,劝督农桑。误:劝说。 • 译文:劝勉顺应时代变化,﹙勉励﹚督促从事农事。 • 40.上曰:“君勿言,吾私之。” 误:私自。 • 译文:文帝说:“你不要说了,我﹙偏爱 ﹚他。” • 41. ①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矣
• 86.尤:(1)特别,尤其。如:余尤疑之。
• (2)错误,罪过。如:效尤。
• (3)抱怨,指责。如:怨天尤人;
• 87.与:(1)亲附、结交。如:与赢而不助五国 也。
• (2)赞许。如:朝过夕改,君主与之。 • (3)赞助,帮助。如:与人为善。 • 88.虞:(1)欺骗。如:尔虞我诈。 • (2)猜测,预料。如:以备不虞。 • (3)忧虑,忧患。如:今天下无虞,百姓安乐。 • 89.遇:对待。如:不如因善遇之。 • 90.狱: 案件,官司。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衔之。误:接受。
• 译文:柳彧跨坐在几案上,让扬素站在庭院中,审
问扬素的犯罪事实,扬素从此﹙怀恨﹚在心。
• 44.高祖举兵将入洛,留暹xiān佐琛知后事。误: 了解。
• 译文:高祖起兵将入洛阳,把崔暹留下来辅佐高琛 ﹙ 管理 ﹚后方的政务。
• 45. ①催科不犹,是催科中抚字。 误:文字 • 租税有科条法规,故称催科. • 抚字:对百姓的安抚体恤 . • ②待字闺中。﹙女子 出嫁) • 译文:催收租税的时候做到不打扰, 这是催租中对百姓的
• 64.干:(1)冲。如:哭声直上干云霄。

(2)求取。如:干禄(追求俸禄)

(3)冒犯。如:干犯。
• 65.工:(1)精,精巧。如:异曲同工。
• (2)擅长,善于。如:人有所工,固有所拙。
• 66.姑:(1)姑且,暂且。如:子(你)姑待之。
• (2)婆婆或岳母。如: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 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
• (舅:公公或岳父)
• 67.旬:十天;十年;十岁。旬月取宰相封侯,世 未尝有也。
• 68.胶:着地,粘。如:置杯(杯子)焉(于此) 则 胶。
• 69.进: 进献。如: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 王。
• 70.厥: 他的,那个。如:思厥先祖父;又如: 大放厥词。
• 71.末: 末业,工商业。如:今背本(农业)而 趋末,食 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祸害)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