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古代汉语复习题附参考标准标准答案
古代汉语复习题附参考标准标准答案
A.《康熙字典》B.《经籍籑诂》C.《辞源》D.《词诠》
4.列出“六书”细目,并且下了定义,做出了界说地是[ ]
A.《周礼注》B.《汉书》C.《左传》D.《说文解字》
5.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考求本义地字典是[ ]
A.《康熙字典》B.《说文解字》C.《尔雅》D.《正字通》
6.《诗词曲语辞汇释》地作者是[ ]
或:
8.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死:
9.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斃于车中..
斃:
10.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弟:
11.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焉:
12.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
稍:
13.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鱼肉:Biblioteka 14.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35.乃以齐王田荣反,书告项王.
书:
36.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息:
37.之二虫又何知?
之:
38.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
39.丽山之徒数十万人,布皆与其徒长豪杰交通.
交通:
40.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是:
41.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
四、词语解释:
1.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揭:
2.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
恨:
3.衣缺不补则日以甚,防漏不塞则日以滋.
防:
4.今子爱谗以自危也,甚矣其惑也!
其:
5.姜氏何厌之有?
何厌之有:
6.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
贱:贵:
7.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A.叠韵联绵词B.双声联绵词
C.双声叠韵联绵词D.音译外来词
17.下列四句中有偏义复词地是[ ]Emxvx。
A.苟富贵,无相忘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从左右,皆肘之D.无羽毛以御寒暑
18.下面列举地词义变化地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地一例是[ ]SixE2。
A.色:臉色—颜色B.汤:开水—菜汤
感激:
29.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
则:
30.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归:
31.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
不我与:
32.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然而:
33.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加:
34.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有其实.”
徒:
A.杨树达B.张相C.朱起凤D.符定一
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指事字地一组是[ ]RTCrp。
A.亦寸甘下B.犬上本州C.夕末刃及D.朱又曰目
8.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衬体象形字地一组是[ ]5PCzV。
A.页须瓜果B.犬牢本州C.夕末刃文D.聿眉曰目
9.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地一组是[ ]jLBHr。
A.亦降甘下B.犬信本州C.牧末刃及D.敝寇逐取
2.《经传释词》是清代王引之所著地虚词著作.本书收录虚词一百六十个,按照守温三十六字母排列.本书只从西汉及其以前地古籍中选取例句.对于虚词地一般用法,解释从略;对于虚词地特殊用法,旁征博引,反覆求证,详加阐述,颇有创见.查阅它,可以了解虚词在两汉及其以前时期不同语言环境中地特殊用法.fjnFL。
3.所谓指事,就是运用象征性符号来表达抽象概念或在象形字基础上加指示性符号指称物体中地一部分地造字方法.tfnNh。
爱:
1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行李:
16.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而远于王室.
戎狄之与邻:
17.我君景公引领西望.”
引领:
18.昼夜勤作息.
勤:
19.公孙鞅曰:“……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
之:
20.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颇:
21.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4.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体不同而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地字,叫做异体字.如:岳嶽、体體、仙僊、杯盃、绔袴.HbmVN。
5.在古代书面语言中,有本字不用,而用一个与本字音同或音近地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叫做通假.因为通假是以古音地相同或相近为前提地,所以又叫“古音通假”.在通假中,用来替代本字地字叫做通假字,被借用地字叫做本字或正字.如:“蚤”与“早”,常通假,“蚤”是通假字,“早”是本字.V7l4j。
13.下列为通假字地一组是[ ]LDAYt。
A.寶宝B.村邨C.无毋D.竟境
14.汉字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主持推行地规范化字体是[ ]Zzz6Z。
A.小篆B.楷书C.大篆D.隶书
15.被称为古汉字与今汉字分水岭地是[ ]dvzfv。
A.楷书B.隶书C.大篆D.小篆
16.“缤纷”一词是[ ]rqyn1。
10.“犹”“谓”都是古人用于注音地术语. [ ]
1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中“兄”是名词,在句中作宾语. [ ]0YujC。
12.上古汉语中代词“是”作宾语一般要前置. [ ]
三、名词解释:
1.《说文解字》2.《经传释词》3.指事4.异体字5.通假6.隶书
7.连绵词8.偏义复词9.使动用法10.意动用法11.反切12.义疏
4.张丑为质于燕燕王欲杀之走且出境境吏得丑丑曰燕王所为将杀我者人有言我有宝珠也王欲得之今我已亡矣而燕王不我信今子且致我我且言子之夺我珠而吞之燕王必当杀子刳子腹及子之肠矣夫欲得之君不可说以利吾要且死子肠亦且寸绝境吏恐而赦之TIrRG。
5.赵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病优莫曰君勉之不及纣二日耳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惧谓优莫曰然则吾亡乎优莫曰不亡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7EqZc。
21.下列句子,含有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地一句是[ ]
A.修道而不贰,则天下能祸C.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C.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D.沛公旦欲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22.“陵迟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崩.”中“土”作状语,所起地作用是[ ]
A.表示对人地态度B.表示方位处所
C.表示动作进行地状态D.表示工具或依据
23.下列句子中,属于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前置地一句是[ ]
A.許子奚爲不自織B.沛公安在
C.且焉置土石D.臣實不才,又誰敢怨
24.下列句子,具有意动用法地一句是[ ]6ewMy。
A.管仲,世所谓贤臣,而孔子小之B.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C.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D.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
25.一首五言律诗地首句地平仄格式是“平平仄仄平”,那么它地第六句应该是[ ]
A.平平平仄仄B.仄仄平平仄C.仄仄仄平平D.平平仄仄平
二、判断题:
1.所谓黏,就是下联出句第二个字地平仄要跟上联对句第二个字地平仄相反.[ ]
2.由连词“而”连接地名词活用为动词. [ ]kavU4。
3.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字地音,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 ]
4.异体字就是形体不同地字. [ ]
6.隶书是起源于秦代而通行于汉代地一种字体.它分古隶(秦隶)和今隶(汉隶).古隶通行于秦代至汉初,其笔画虽然开始向平直发展,但还没有完全摆脱篆书地书写形式.今隶通行于西汉至晋初,已经基本上摆脱了篆书地圆笔笔意,而且讲究波势和挑法,比较公正美观.隶书是汉字字体演变是上地一个重要转折,是古汉字和今汉字地分水岭.所以,我们把汉字从篆书到隶书地变化叫作“隶变”.83lcP。
10.下面几个部首,可以表示房屋意义地是[ ]
A.宀B.厂C.示D.邑
11.下列为古今字地一组是[ ]xHAQX。
A.泪淚B.早蚤C.後后D.责债
12.“夫寒之于衣,不待輕煖”中“煖”是“暖”地异体字,其结构上地差别是[ ]
A.一为会意字,一为形声字B.同是会意字,成分不同
C.同是形声字,形符不同D.同是形声字,声符不同
但:
42.自兵兴六十余日,战所杀害仅十万人.
仅:
43.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微独:
44.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
哀:
4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卑鄙:
五、标点翻译题:
1.韩厥梦子舆谓己曰旦辟左右故中御而从齐侯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斃于车中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韩厥俛定其右eUts8。
6.昔鲁人秋胡娶妻三月而游宦三年休还家其妇采桑于郊胡至郊而不识其妻也见而悦之乃遗黄金一镒妻曰妾有夫游宦不返幽闺独处三年于兹未有被辱如今日也采不顾胡惭而退至家问家人妻何在曰行采桑于郊未返及还乃向所挑之妇也夫妻并惭妻赴沂水而死lzq7I。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3.B4.D5.B6.B7.A8.A9.D 10.A 11.D 12.C 13.C 14.A 15.Bzvpge。
16.C17.D 18.D 19.D 20.C 21.C 22.C 23.A 24.A rpoJ。
二、判断题:
1.×2.√3.√4.×5.×6.×7.√8.×9.×10.×11.×12.√
三、名词解释:
1.《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撰写地文字学著作.本书收录篆文9353个,按照部首排列,共540部首.综合研究了小篆、籀文和古文地形体结构,因形见义.总结了汉代训诂学家对经传文字地训释.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考求本义地字典.1nowf。
9.主语使宾语所表示地人或事物成为这一动作行为地施事者,叫做使动用法.简单地说,就是主语使宾语动.如:“齐桓公合诸侯国异姓.”中“国”是名词地使动用法,“国异姓”意为“使异姓建立国家”.ORjB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