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中的变调(一)
2、短文练习。 我得不到答复,不得已只好呆在 小屋里。不久,他们送来了吃的, 也不知道是些什么东西。本不想吃, 可肚子不答应,勉强吃了一点儿, 不甜不咸,不酸不辣,说不出是什 么味儿。这样过了几天,每天不是 听海浪的呼啸,就是遥望大海,不 仅没人能够交谈,也不敢随便走动。
2、读准下列词语,注意变调。
小(214)+两(214)+口(214) 小两口(21+35+214) 老保守 小拇指 孔乙己 耍笔杆 纸雨伞 请允许 好总理 鲁厂长 小海岛 冷处理 (5)三个以上的上声音节相连,则按词或语气 先划分若干部分,再按上述规律变调。 永远/友好 (35+214+35+214) 请/往北/走 (35+35+214+214) 我/很/了解/你 给/你/两碗/炒米粉 老李/想走 请你/给我/打点儿/洗脸水 展览馆/里/有/好/几 百种/展览品
2、练习
A 一帆 一桨 一渔舟,一个渔翁 一钓 钩。 一俯 一仰 一场笑,一江明月 一江 秋。
【绕口令练习】
一个老僧一本经,一句一行念得清。 不是老僧爱念经,不会念经当不了僧。 【朗读练习】
没有一片绿叶,没有一缕炊烟,没有一粒 泥土,没有一丝花香,只有水的世界、云的海 洋。
一帆江秋。
练习:谜语
1) 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 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地在眼前。2)
水冲不走,火烧不掉,
饱,一刻不能少。
吃了不会
1、句子练习。 A 你要不来,我也不去 。信不信由你。 B 不了解情况就不要乱说,更不应该随便下结 C 我不是不想去,是不能去。 D 想起当年这块不毛之地,真让人不寒而栗。 E 这个人的打扮不伦不类,真让人不舒服。 F 这不假思索的一番话,搞得大家不尴不尬。
2、在阴平、阳平、上声前读去声 (1)阴平 不多 不说 不吃 不高 不安 不堪 不公 不惜 (2)阳平 不同 不来 不能 不读 不成 不曾 不凡 不祥
“不”的变调
1)“不”在去声前变阳平 不必búbì 不变búbiàn 不便búbiàn 不测búcè 不错búcuò 不待búdài 不要búyào 不但búdàn 不定búdì ng 2)“不”夹在词中间读轻声 如:大不大、看不清 练习: 你要不来,我也不去。信不信由你。 不伦不类
1、朗读下面的句子或片断,注意需要变调的 地方。 A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B两国人民是永远友好下去,还是挑起事端燃起 战火? C柳厂长批评了管理组的做法,要求他们整改。 D有些演讲者全神贯注在自己的讲稿上,从来 不正视听众一眼。 E这是五百块钱,你去买两百箱无尘粉笔。
2、朗读诗歌,注意下划横线的词语的变
①在去声字前都变阳平。②在非去声字前都读去声。 ③“一、不”夹在词语中间读轻声。 朗读下列成语: 一心一意 一五一十 一言为定 一网打尽 不三不四 不伦不类 不可思议 不共戴天 朗读绕口令: 一个大,一个小,一件衣服一顶帽。 一边多,一边少,一打铅笔一把刀。 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西瓜一颗枣。 一边多,一边少,一盒饼干一块糕。 一个大,一个小,一头肥猪一只猫。 一边多,一边少,一群大雁一只鸟。 王老汉手拿一根不长不短的鞭子,赶着一辆不新不旧 的大马车,拉着不计其数的粮食,奔驰在不宽不窄的 大道上。
4、上声+上声+上声 (1)前两个音节为一个词语——前两个变阳平 展(214)+览(214)+馆(214) 展览馆(35+35+214) 蒙(214)+古(214)+语(214) 蒙古语(35+35+214) 洗脸水 虎骨酒 管理组 水彩笔 手写体 洗染组 草稿纸 选举法 跑马表 勇敢者 (2)后两个音节为一个词语——半上+阳平+上 很(214)+理(214)+想(214) 很理想(21+35+214)
(一)上声的变调 1、上声字单念时——上声 走 你 想 甩 海 嘴 铁 晓 宽广 大胆 使 瘪 我 醒 2、上声+上声——阳平(35/214)+上声 领(214)+导(214) 领导(35+214) 演(214)+讲(214) 演讲(35+214) 了解 处理 广场 所以 粉笔 管理 勇敢 水果 洗澡 手指 厂长 影响
“不”的变调
“不”的本调是去声,单念或在句末、词末 念本调。 “不”+非去声音节,“不”念去声: 不听 不闻 不吵 “不”+去声音节,“不”念阳平: 不问 不闹 “不”在重叠动词、形容词中间念轻声: 是不是 去不去 好不好
(三)“不”的变调
1、单念或在词语末尾读原调。 不 偏不 决不 她刚才高兴不?
一清早 一身胆 一条龙 一口气 一场空 一点通 一丝不苟 一朝一夕 一刀两断 一筹莫展 一马平川 不相干 不规则 不得已 不起眼 不倒翁 不成文 不劳而获 不言而喻 不即不离 不遗余力 不可一世 一辈子 一系列 一席话 一而再 一笔账 一品红 一技之长 一诺千金 一面之词 一泻千里 一箭双雕 不要紧 不动产 不象话 不锈钢 不道德 不自量 不计其数 不见经传 不置可否 不义之财 不共戴天
变调 “一”的变调 单念 “不”的变调 单念
上声变调
单念
两上声连读
阴平、阳平、上声前
阴平、阳平、上声前
三或三以上
去声前
夹在词语中间
去声前
夹在词语中间
综合训练:作品22号(p47)
没有一片绿叶,没有一缕炊烟,没有一粒泥土,没有一丝花香,只有水的世 界,云的海洋。 一阵台风袭过,一只孤单的小鸟无家可归,落到被卷到海洋里的木板上,乘 流而下,姗姗而来,近了,近了„„ 忽然,小鸟张开翅膀,在人们头顶盘旋了几圈,“噗啦”一声落到了船上。 许是累了,还是发现了“新大陆”?水乎撵它它不走,抓它,它乖乖地落在掌心。 可爱的小鸟和善良的水手结成了朋友。瞧,它多美丽,娇巧的小嘴,啄理着绿色 的羽毛,鸭子样的扁脚,呈现出春草的鹅黄。水手们把它带到舱里,给它“搭 铺”,让它在船上安家落户,每天,把分到的一塑料筒淡水匀给它喝,把从祖国 带来的鲜荚的鱼肉分给它吃,天长日久,小鸟和水手的感情日趋笃厚。清晨,当 第一束阳光射进舷窗时,它便敞开美丽的歌喉,唱啊唱,嘤嘤有韵,宛如春水淙 淙。 小鸟给远航生活蒙上了一层浪漫色调,返航时,人们爱不释手,恋恋不舍地 想把它带到异乡。可小鸟憔悴了,给水,不喝!喂肉,不吃!油亮的羽毛失去了光 泽。是啊,我们有自己的祖国,小鸟也有它的归宿,人和动物都是一样啊,哪儿 也不如故乡好! 慈爱的水手们决定放开它,让它回到大海的摇篮去,回到蓝色的故乡去。离 别前,这个大自然的朋友与水手们留影纪念。它站在许多人的头上,肩上,掌上, 胳膊上,与喂养过它的人们,一起融进那蓝色的画面„„
“一”的变调 “一”的本调是阴平。单念,或在句尾 词末念本调。 “一”在非去声音节前念去声: 一天 一年 一秒 一起 “一”在去声音节前念阳平: 一半 一切 一座 “一”在重叠动词中念轻声: 看一看 聊一聊 听一听
(二)“一”的变调 1、单念或在词语末尾及序数词、基数词中 ——读阴平 一 一二一 统一 第一 七· 一 第十一排三十一号座 始终如一 2、在阴平、阳平、上声前变读为去声 (1)阴平 一张 一边 一些 一封 一方 一家 一般 (2)阳平 一头 一直 一行 一时 一连 一齐 一团
(3)上声 一手 一体 一起 一总 一早 一举 一己 一本 一晃 一里 一口 一脸 一嘴 一把
3、在去声前读阳平 一道 一半 一并 一定 一度 一律 一再 一贯 一切 一致 一部 一辆 一块 一段 4、夹在词语中间读轻声 看一看 走一走 说一说 跳一跳 读一读
1、句子练习。 A 星期一一大早,我就看完了一本书。 B 你一走,他就给了我一张经典CD碟。 C 如果一定要走,也应该把理由说一说。 D 因为当初一念之差,导致现在一事无成。 E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 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 F 一粥一饭都是来之不易的。 G 我们一见如故。
(3)上声 不想 不买 不远 不齿 不等 不法 不轨 不朽 不许 不准 不好 不美 不矮 不懒
3、在去声前读阳平。 不便 不必 不对 不利 不快 不妙 不幸 不会 不料 不测 不愧 不要 不错 4、夹在词语中间读轻声。 好不好 行不行 跑不跑 差不多 睡不着 打不开 醒不了 想不开
上声变调 “一”、“不”变调
二字格
阳平 三字格 展览馆 纸老虎
上声变调 上声音节在后,此音节不变调; 上声音节+非上声音节: 每天 每年 每月,“每”字念半上; 上声音节+上声音节: 每秒 本领 导演等,上声音节念成 双单格 单双格 阳平+阳平+上声 半上+阳平+上声
一、变调(调值发生变化)
3、上声+非上声 半上声(211)+非上声 (1)上声+阴平 火(214)+车(55) 火车(211+55) 老(214)+师(55) 老师(211+55) 小说 首先 指挥 紧张 普通 主观 本身 眼光 主张 武装 纺织 体贴 产生 好书 (2)上声+阳平 祖(214)+国(35) 祖国(211+35) 朗(214)+读(35) 朗读(211+35) 几何 语言 总结 美人 旅行 可能 以前 女人 感情 小时 委员 仿佛 本来 有时
【绕口令练习】 不怕不会,就怕不学。一回学不会再来 一回,一直学到会,我不信学不会。 【词语朗读练习】 一成不变 一去不返 一蹶不振 一言不发 一字不漏 一文不值 一毛不拔 一唱一和 一尘不染 一模一样 一窍不通 一手一足 一丝不苟 一丝不挂 一丝一毫 一五一十 不知不觉 不闻不问 不屈不挠 不折不扣 不卑不亢 不可一世 不三不四 不赞一词 长短不一 不伦不类 不拘一格 不屑一顾 不假思索 不言而喻 不清不白 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