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话变调

普通话变调


变调
2、普通话的主要变调情况有哪些?
上声变调

去声变调 “一”“不”变调 重叠式形容词变调
知道
吗?
变调 普通话的音节在连续发出时,其 中有一些音节的调值会受到后面的音 节声调的影响,从而发生改变,这种 现象就叫变调。
• 上声变调 • “一”、“不”变调
一、变调(调值发生变化)(一般发生
变调都是前变后不变)
请你试着读下面的词语或句子:
1.老家 老人 老虎 老外 通过实例,你能发 每天 每年 每秒 每月 现变调规律吗? 2.老百姓 打鬼子 3.请你理解我 4.东风雪铁龙 5.李小冉
什么是语流音变
说话或朗读时,要把许多音节连续
普通话的变调情况很复杂, 但很有规律,多数是由后一 个音节声调的影响引起的。
模块一
普通话口语基础
普通话变调
基础部:宋凤玲
学习重点:
普通话的上声、去声及“一” 、 “不”的音变规律。
学习难点:
普通话的上声的音变规律。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语流音变及变调知识。 2 、掌握普通话的几种变调情况。
■ 能力目标: 学习并掌握音变规律,把普通话说的更加 准确、悦耳,自然和谐。
(3)上声 一手 一体 一起 一总 一早 一举 一己 一本 一晃 一里 一口 一脸 一嘴 一把
3、在去声前读阳平 一道 一半 一并 一定 一度 一律 一再 一贯 一切 一致 一部 一辆 一块 一段
4、夹在词语中间读轻声 看一看 走一走 说一说 笑一笑 读一读
• • • • •
一致通过 一样轻重 一声大喊 一张白纸 整齐划一
小(214)+两(214)+口(214) 小两口(21+35+214) 老|保守 小|拇指 孔|乙己 耍|笔杆 纸|雨伞 请|允许 好|总理 鲁|厂长 小|海岛 冷|处理 (5)三个以上的上声音节相连,则按词或语气先 划分若干部分,再按上述规律变调。 永远/友好 (35+21+35+214) 请/往北/走 (35+35+21+214) 我/很/了解/你 给/你/两碗/炒米粉 老李/想走 请你/给我/打点儿/洗脸水 展览馆/里/有/好/几百 种/展览品
• 2、读准下列词语,注意变调。
一清早 一身胆 一条龙 一口气 一场空 一点通 一丝不苟 一朝一夕 一刀两断 一筹莫展 一马平川 不相干 不规则 不得已 不起眼 不倒翁 不成文 不劳而获 不言而喻 不即不离 不遗余力 不可一世 一辈子 一系列 一席话 一而再 一笔账 一品红 一技之长 一诺千金 一面之词 一泻千里 一箭双雕 不要紧 不动产 不象话 不锈钢 不道德 不自量 不计其数 不见经传 不置可否 不义之财 不共戴天
一个老僧一本经,一句一行念得清。不是老僧爱念经, 不会念经当不了僧。
我得不到答复,不得已只好呆在小屋里。 不久,他们送来了吃的,也不知道是些什么 东西。本不想吃,可肚子不答应,勉强吃了 一点儿,不甜不咸,不酸不辣,说不出是什 么味儿。这样过了几天,每天不是听海浪的 呼啸,就是遥望大海,不仅没人能够交谈, 也不敢随便走动。
一切顺利 一律作废 一帆风顺 始终如一 百里挑一
一定照办 一天到晚 一知半解 国家统一 大年初一
• 强化训练,巩固知识
• 1、句子练习。
A 星期一一大早,我就看完了一本书。 B 你一走,他就给了我一张经典CD碟。 C 如果一定要走,也应该把理由说一说。 D 因为当初一念之差,导致现在一事无成。 E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 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 F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G 我们一见如故。
• 2、练习
A 一帆 一桨 一渔舟,一个渔翁 一钓钩。 一俯 一仰 一场笑,一江明月 一江秋。
【朗读练习】
一个老僧一本经,一句一行念得清。 不是老僧爱念经,不会念经当不了僧。 没有一片绿叶,没有一缕炊烟,没有 一粒泥土,没有一丝花香,只有水的世界、 云的海洋。
(三)“不”的变调
• 1、单念或在词语末尾读原调。 不 偏不 决不 她刚才高兴不? • 2、在阴平、阳平、上声前读去声 (1)阴平 不多 不说 不吃 不高 不安 不堪 不公 不惜 (2)阳平 不同 不来 不能 不读 不成 不曾 不凡 不祥
“不”的变调
• • • • • • • • •
1)“不”在去声前变阳平 不必búbì 不变búbiàn 不会búhuì 不测búcè 不错búcuò 不待búdài 不要búyào 不但búdàn 不定búdì ng 2)“不”夹在词中间读轻声 如:来不来、看不清 练习: 你要不来,我也不去。信不信由你。 不伦不类
不信鬼神 不算高明 不大可能 不怕困难 不必客气 不相上下 不说假话 不听劝告
不知好歹 不欢而散 不能迟到 不难学会 不劳而获 不愁吃穿 不由自主 不可多得 不许说谎 不敢相信 不管闲事 不懂外语
【词语朗读练习】 一成不变 一去不返 一蹶不振 一言不发 一字不漏 一文不值 一毛不拔 一唱一和 一尘不染 一模一样 一窍不通 一手一足 一丝不苟 一丝不挂 一丝一毫 一五一十 不知不觉 不卑不亢 长短不一 不假思索 不闻不问 不可一世 不伦不类 不言而喻 不屈不挠 不三不四 不拘一格 不清不白 不折不扣 不赞一词 不屑一顾 不谋而合
发出,在连续的语流中,音节之间、 声调之间会互相影响,产生一些语 音上的变化,这就是音变。 普通话的音变主要包括变调、轻声、 儿化和语气词“啊”的变化等。
1、普通话有主要哪些音变现象?
变调
轻 声
儿 化
“啊”的 音变
普通话音节在连续发出时, 有的声调会受后面声调的影响发生变化 (跟单字调不同),这种音变现象叫做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音变知识?
• 你又掌握了哪些普通话的变调规律? • 你能将普通话的变调规律应用于平常的朗读或说话中
吗?
变调
上声变调
“一”的变调 “不”的变调
单念
单念
单念
两上声连读
阴平、阳平、上声前
阴平、阳平、上声前
三或三以上
去声前
夹在词语中间
去声前
夹在词语中间
布置作业,升华提高
(3)上声 不想 不买 不远 不齿 不等 不法 不轨 不朽 不许 不准 不好 不美 不矮 不懒
3、在去声前读阳平。 不便 不必 不对 不利 不快 不妙 不幸 不会 不料 不测 不愧 不要 4、夹在词语中间读轻声。 好不好 行不行 跑不跑 差不多 睡不着 打不开 醒不了 想不开
①在去声字前都变阳平。②在非去声字前都读去声。 ③“一、不”夹在词语中间读轻声。
绕口令练习:
老虎拦住鹿和兔的路,张着嘴 巴要吃兔。兔子捂着肚子呜呜哭, 说是吃草中了毒。 • 老虎放开兔子去追鹿,左找右 找找不着鹿,返回头来抓小兔,跑 了兔,没了鹿,气得老虎直发怒。 •
“一”、“不”的变调
因为在语流中“一”、“不”的变调规律比较独特,与 其同调类的字变化不同。先观察“一”、“不”在单念时 的调值,然后分组讨论并掌握这两个字的变调规律。
教材第63页训练1、训练2、训练3、训练4。
冬冬打碎一个花瓶儿,爸爸见了不言不语,妈妈见了不 慌不忙,冬冬心里却一起一落。妈说:“花瓶儿不是故 意打碎的,所以不批评你。”爸说:“不过以后要注意 ,改改不管不顾的坏毛病。”妈说:“旧的不去新的不 来。”冬冬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忙说“我以后一定注意 ,再不粗心大意。”全家一说一笑之间,解决了冬冬的 一个大问题。
赵一瘦和孙不胖并列第一,不输不赢 赵一瘦和孙不胖不是一家人,不在一个单位。 他们年龄不大不小,身材不胖不瘦,个子不高不 矮,脾气不急不躁。两人爱好一模一样,都不喜 欢与不三不四的人,说一样的话,唱一样的歌, 走一样的路。 这一天赵一瘦和孙不胖一前一后不约而同来 到“一唱一和”茶吧喝茶、吃瓜。赵一瘦对孙不 胖一板一眼地说:“咱们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能 一口气不换气喝一杯
4、上声+轻声
一般念半上。(21+轻声4)13分30
奶奶 傻子 马虎 影子 暖和 老婆 嫂嫂 口袋 伙计 姥姥 骨头 枕头 比方 讲究 姐姐

4、上声+上声+上声 (1)前两个音节为一个 词语——前两个变阳平 展(214)+览(214)+馆(214) 展览馆(35+35+214) 蒙(214)+古(214)+语(214) 蒙古语(35+35+214) 洗脸|水 虎骨|酒 管理|组 水彩|笔 手写|体 胆小 | 鬼 草稿|纸 选举|法 跑马|表 勇敢|者 (2)后两个音节为一个词语——半上+阳平+上 很(214)+理(214)+想(214) 很理想(21+35+214)
③、单音节+单音节+单音节(“单三格 ”结构)。前两个变阳平(35+35+214) 软懒散 稳准狠 减免缓
句子练习: • 1.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 2.这是五百块钱,你去买两百本笔记本。 • 3.李厂长批评了管理组的做法,要求他们按时 整改。 • 4.今晚百花广场有好几百人表演的大型舞蹈。 • 5.养鸟是我的一个癖好。与鸟为伴,乐无他求 。鸟有灵性,可与人相通,此乃爱之根源。 • 6.有些演讲者全神贯注在自己的讲稿上,从来 不正视听众一眼。肯定地说,这样的演讲者在 演讲的当天就会被听众忘掉。
• 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 俗,甘愿自己冷落自己。 • 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不愿意轰轰 烈烈,不会像信号弹似的,在很高 的天际闪烁红色的光芒。
练习:谜语
1) 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
亩田。 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 地在眼前。2) 水冲不走,火烧不 掉, 吃了不会饱,一刻不能少。
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 • • • • • • • • •
朗读下列成语: 一心一意 一五一十 一言为定 一网打尽 不三不四 不伦不类 不可思议 不共戴天 朗读绕口令: 一个大,一个小,一件衣服一顶帽。 一边多,一边少,一打铅笔一把刀。 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西瓜一颗枣。 一边多,一边少,一盒饼干一块糕。 一个大,一个小,一头肥猪一只猫。 一边多,一边少,一群大雁一只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