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能量转化的量度 教案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能量转化的量度 教案

能量转化的量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2.知道功的计算公式W=FS,能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3.知道功的国际单位是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境中例子的分析,主动建构功的概念。

2.通过对实例、实验的观察、分析、对比,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中,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构建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乐趣。

2学情分析
“功”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但通过前一节及以前的学习,学生对能量有了初步的认识,尽管学生尚未学过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但这并不影响学生根据经验判断具体物体的势能的大小。

而且学生对不同事例中能量转化的多少凭自己的生活经验也能作初步的判断。

但在实例中能量转化究竟应该如何量度,学生还感到比较迷茫。

教材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引入主要是由于:①学生对能量有了初步的认识;②学生对不同事例中能量转化的多少凭自己的生活经验也能作初步的判断。

在实例中能量转化究竟应该如何量度,学生还感到比较迷茫,故教师可以借此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需求,让学生主动的建构知识。

3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有关功的计算
难点:判断是否做功。

4教学过程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引入
(一)引入(取材我们浙江的骄傲和拉车达人,激发
学生的求知欲)
活动1.观察图片,说说这两个过程能量转化
占旭刚举重:;
头发拉车:。

链接语:杠铃和车增加能量,为了知道能量转化了多少,请从力和运动的角度分析、比较,杠铃被举起和车被拉动的情景有什么共同特点?
活动2【活动】1.功的条件
从力和运动的角度分析、比较,杠铃被举起和车被拉动的情景有什么共同特点?
实例
能量的变化
受到的力及方向
发生距离的方向


(1)总结功的条件(1);
(2)。

活动2.找出下列情景中,戴罗建对铅球做了功。

()
①从地上捡起铅球放在肩部②托着铅球在原地不动
③手握铅球,向前推一段距离④迅速投球后,铅球在空中飞行
⑤托着铅球慢慢走向队友
本次活动学生熟悉了做功的条件,而且从中归纳得到不做功的情况,为两个条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3、4为后面的例2做铺垫。

(2)归纳不做功的情况:
①。

②。

③。

(3)总结功的定义,。

活动3.运动会结束戴罗建将铅球带回家的途中判断对铅球有没有做功?
1.手拿着铅球在水平路面上走了50米
2.手拿着铅球站在水平匀速行使的汽车上
3.乘电梯时,将铅球放在电梯上,电梯从1楼上升到3楼
4.手拿着铅球,在电梯中从3楼上升到10楼
5.到家把铅球水平交给妈妈离开手之前
结合提示归纳描述功的方法,提醒学生做功必须受力分析。

结合运动会的情景,深化巩固做功的条件,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求知欲,而且为做功不等于做工(工作)起到衔接作用,使得学生更易接受,知识结构更顺畅。

活动3【讲授】从力和运动的角度分析、比较,杠铃被举起和车被拉动的情景有什么共同特点?评论(0)
活动4.思考:第二次与第一次比较说明做功多少与什么有关,什么关系?
第三次与第一次比较说明做功多少与什么有关,什么关系?
(1)归纳功与力和距离的关系
科学上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2)功的公式:功 = 力×距离
W = F.S
(3)功的单位:牛·米焦耳,简称焦(J)1焦耳=1牛·米
(意义:1牛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1米的距离时所做的功为1焦。


例1:用100牛的水平力将某重为500牛的物体沿水平地面拖动5米,该力做多少功?
例1:用100牛的水平力将某重为500牛的物体沿水平地面拖动5米,则这个过程中,重力做多少功?
熟练使用公式,强调解题格式,其中给出重力,对解决问题有一定干扰,看学生是否真正会判断是否做功。

例2:某足球运动员在水平方向用25牛的力,将10牛的球沿水平地面踢出,球在地面上滚了30米才停下来,人脚对球所做的功为()
A.750焦
B.300焦
C.450焦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例3:有一物体重100牛,将该物体从1楼匀速提到3楼,每层楼高3米,需要做多少功?思考能量转化多少能?
强调公式W=Gh,其中学生对从一楼到三楼楼高判断失误,并引出功和能的关系
(三)功和能的关系
1.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2.用功来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

3.能: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就说物体具有能。

4.已知马车重3000牛,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重力的0.2倍,马拉着车匀速行驶100米,拉力做多少功?
此时是否马车的动能增加焦?
产生矛盾冲突,虽然做功,但能量并没有增加,要求学生课外去解决,但课外不直接告诉原因,让学生知道学习不仅仅在课堂,向焦耳学习,从中让学生接受情感教育,但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计算摩擦力也做功,发现两力一样大,学生不难得出,做功抵消,说明有力做负功,为高中学习力做负功打下基础。

活动4【练习】功的量度
例2:某足球运动员在水平方向用25牛的力,将10牛的球沿水平地面踢出,球在地面上滚了30米才停下来,人脚对球所做的功为()
A.750焦
B.300焦
C.450焦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例3:有一物体重100牛,将该物体从1楼匀速提到3楼,每层楼高3米,需要做多少功?思考能量转化多少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