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优秀教案
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1.把握老王的人物形象刻画;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2.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文章主旨
一、激趣导入,检查预习
1.导入
同学们,大家有没有乘坐过三轮车?有没有跟三轮车夫攀谈过?大家对 他们的生活了解吗?我也不了解,只是觉得他们的工作很辛苦。直到有一天 ,我读到杨绛先生的《老王》,我才发现:辛劳的人生原来也可以有温暖的 回忆—— 只要我们怀着一颗真诚的心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今天由我带领大家来聆听一 个关于三轮车夫的故事。首先,我们来认识故事的作者——杨绛先生。
1/1
没有力气运送货物;死后也没有什么人替他送终。(板书:“不幸”的老王) 3.这个不幸的人(老王)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 明确:老王为人老实。体现在老王给人半价送冰,且冰比别人送的大一
倍,他从来不欺负老主顾,大概压根也没想到过这一点。 老王为人热心、善良。体现在:他替作者免费送人;他在生命的最后时
1.提问学生:这两个人物交往的过程有许多感人的情景,体现了他们之 间的关爱、照顾,这样的描写集中在哪些文段中?
明确:第8至第22自然段。 2.学生朗读第8至第22自然段。 3.提问学生:作者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手法来表现老王? 明确: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4.引导学生揣摩语言,体会作品朴素、平淡而富有表现力的风格。可以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⑴肖像描写。提问学生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8自然段的句子。 明确:作者将老王的“面色”比喻成“死灰”,把老王的躯体比喻成“棺材里 倒出来的”“僵尸”,又用夸张的手法写到“髅”“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王病入膏肓的身体状况,表现了作者对他的深切同情和 酸楚的心情。 ⑵语言描写
课题 课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知识点
教学 目标
能力点 教育点
重难点 教学过程
《老王》教学设计 枣庄一中东校 张磊
老王
课型
现代文新授课
1 课时
教具
多媒体
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的博大,体察善的魅力,陶冶美的情操。 2.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以善良回报善良。
1.学会刻画人物的形象。 2.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966 年 8 月)大会上革命群众愤怒地控诉我们种种罪行,并公布今后的
待遇:一,不发工资,每月发生活费若干元;二,每天上班后,身上挂牌,
牌上写明身份和自己招认并经群众审定的罪状;三,组成劳动队,行动听指
挥,并由“监管小组”监管。我们俩的遭遇相仿佛。他的专职是扫院子,我
的专职是扫女厕。
在群众愤怒的呵骂声中,我方知我们这一大群“示众”的都是 “黑
2.作者简介 杨绛,生于1911年,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 翻译家、学者。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 茶》等,译有《堂吉诃德》,著名作品有《我们仨》,《澡堂》。 3.基础知识 伛(yǔ) 荒僻(pì) 攥(zuàn ) 塌败( tā )取缔( dì ) 骷髅(kū lóu ) 滞笨(zhì) 愧怍(zuò )惶恐(huáng) 二、目标导航,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目标(PPT) 2.快速阅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并思考问题。 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本文的线索是:“我”与老王的交往) 勾画出与老王有关的信息。 三、合作学习,交流探究 1.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为这位三轮车夫写作本文的呢? 明确:愧怍,愧疚的心情。源于文末这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 愧怍”。 学生齐读这一句。 设计意图:以此问为纲,引领同学对文本的学习,以此为线索,重点诠 释句中“幸运的人”、“不幸者”和“愧怍”的深层意蕴。 2.为什么说老王是“不幸的人”,你从文中哪些地方读到了老王的不幸? 明确:老王的职业是蹬三轮车的,社会地位十分卑微、低下;老王没有 亲人,无依无靠,孤单一人;老王只靠着一只眼蹬三轮;老王不合群,受他 人嘲笑、辱骂,戳脊梁骨;老王没有家,十几年来住在一个破落大院的塌败 的小屋里;载客三轮被取缔,老王糊口的唯一来源遭威胁;老王身体消瘦,
帮”、“国民党特务”、“苏修特务”、“反动学术权威”、“资产阶级学
术权威”等等。
我和同伙冒雨出席棚,只愁淋成落汤鸡,不料从此成了“落水狗”,人
人都可以欺凌戏侮。 明确、小结:这样的处境应该是十分艰难的。作者在当时受批斗、被人
欺凌的情况下,仍能尊重他人、照顾他人,说自己是“幸运”的,这说明她善 于体会别人的苦处而淡化了自己的愁苦。这样的人很高尚,她的言行散发着 人性的温暖,散发着“人道主义精神”的光芒。(板书:“幸运”而善良的我) 四、重点讲解,深度研习
4.感喟命运,走进杨绛 (1)杨绛先生究竟为老王做了什么,使得老王用尽生命最后的力量来回 报作者呢?学生自由讨论回答。 明确:作者常光顾老王的生意,给予他经济上的帮助。作者关心老王心 灵,不歧视不嘲弄不在背后说老王的坏话。作者关心老王身体,给他大瓶的 鱼肝油。载客三轮取缔后,依然光顾老王,并降格为“货”。作者尊重老王, 连他包鸡蛋的一块破布也要认真叠好后还他。 (2)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很照顾老王,那她当时的生活怎样?是否有富 足的物资可以给老王?是否有充分的能力可以照顾别人? 多媒体补充写作背景(资料来自杨绛《丙午丁未年纪事—— 乌云与金边》):
1/1
比较下面这两个句子,谈谈第①句在表达上的好处。
①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② 我笑着说:“老王,这些鸡蛋都给我们?”
学生自主发言,教师明确:“强笑”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蓄透露自己 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感谢“我们”,心中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 动。“新鲜”、“大”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物资的紧张,表现老王的乐于照顾别 人的品质。
刻还给作者送上香油和大鸡蛋。 老王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为了回报老主顾,半价送好冰。为了杨绛夫妇
,扶病传话。为了报答杨绛夫妇,倾囊送油送蛋。为了使作者心安,为了给 杨绛省麻烦,违心收钱。
总结:老王的老实、感恩、热忱等等都源自他人性善良的一面,都来自 他善良的本质。半价送冰,免费送人,送油送蛋,一个“送”字,写尽了老王“ 善良”的本质呀!(板书:“善良”的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