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书法欣赏教案

初中书法欣赏教案

初中书法欣赏教案【篇一:初级中学书法课教案】中学书法课教案爱中华-----------欧体短撇及其变化肇庆市鼎湖区永安镇初级中学陈永湛科目:书法。

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弘扬祖国的传统书法艺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初步学会短撇的写法、感知短撇的特点和变化。

3、初步学会“爱”、“中”、“华”三个字的写法。

4、通过对作品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初步感知书法作品之美。

教学重点:学会短撇的写法。

教学难点:学会相关字的写法。

教学拓展:初步认知短撇的变化;学会简单书法作品的写法;得到思想道德教育;感受祖国传统高雅艺术的魅力。

教具准备:示范用笔、示范用纸、磁铁、墨汁、笔架、盘子、多媒体等。

学具准备:毛笔、练习纸、宣纸、墨汁、字帖、羊毛毡等。

教学过程:一、欣赏:1.书法作品欣赏教师出示自己创作的书法作品给学生欣赏,激发兴趣,树好榜样和威信。

师:同学们,要练好书法,最好从楷书着手。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欧体楷书基本笔画。

欧体特征: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

二、新授师: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笔画,学习“短撇”。

有同学要问: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笔画,怎么还学笔画?其实啊,练字呢,要从一笔一画练起,而做人呢,要一生一世做真人。

“一笔一画学写字,一生一世做真人”。

1.短撇(1)、看短撇,并根据口诀进行练习。

(2)、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2. 短撇的意境啄法,像匕首、鹤嘴、竹叶,也像小鱼的鱼鳍、尾巴等。

3. 教学范字“爱”“爱”字有几个短撇,这两个短撇有什么区别?引出短撇的变化——平撇(1)、练习平撇。

(2)、教师示范“爱”字。

(拓展:“爱”字下面的两个长撇也有变化。

)(3)、学生练习。

4. 教学范字“中”通过练习复习其中的悬针竖的写法。

(1)、悬针竖的收笔和短撇的收笔有什么联系?(2)、写好一个字,除了写好笔画以外还要注意些什么?(结构:布白匀称)悬针竖口诀起笔:逆锋起笔、右下作顿运笔:中锋运笔、往下作竖收笔:渐提渐行、力送笔尖短撇口诀起笔:逆锋起笔、右下作顿运笔:中锋运笔、左下撇出收笔:渐提渐行、力送笔尖5. 教学范字“华”三、缤纷展示爱中华爱家乡爱永安四、评价小结1、评价(1)、互动,用五角星评价。

2、小结五、板书设计:短撇啄法像:匕首利剑如犀象之牙角平撇等对联斗方中堂等【篇二:中国书法艺术欣赏教案.doc胡有】八年级美术上册第十四课————《中国书法艺术欣赏》教案课业类型:欣赏课授课教师:胡有课时: 1节教学班级:304班教学时间:2013年12月11日下午第一节教材分析:中国书法是一门以文字为素材的抽象的线条艺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历代书法大家、名作迭出。

课本以书法的发展历程为线,以历代书法名作为面,综合叙述了文字的各体发展,向学生讲授时以文字、书法发展和书作的年代发展分别向学生讲述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字体。

书法发展历经甲骨文、金文、秦篆、汉隶(章草)、魏碑、唐楷,至唐朝中国书法的各种字体、书体均已出现。

另外,课本还对书法的表现形式有所阐释。

为提高学生对书法的认识水平,特意让学生做一简单练习。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教具准备:有关的文字各体作品、名家书法幻灯、书法练习的各种用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欣赏教室内悬挂书法作品,激发学生情趣。

二、新课教学:1、为什么书法是我国特有的艺术?(1)、汉字的独特造型;(2)、独特的书写工具(文房四宝)2、书法文字发展演变情况:( 1)古文字系统甲骨文——钟鼎文(金文)——篆书(大篆和小篆)( 2)今文字系统隶书——草书——行书——楷书(通过课件图片)3、书法审美的基本要素:( 1)是结体;( 2)是章法;(3)是用笔;(4)是用墨;(5)是韵律;(6)是风格。

4、介绍历代大书法家及其书法精品:(播放课件图片)(1) 王羲之、王献之;(2)初唐四大家: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薛稷;(3)张旭和怀素的草书;(4)颜真卿天下第二行书;(5)柳公权楷书;(6)宋四家:苏轼、黄公望、米芾、蔡襄;(7)元代书法家;(8)清代书法家。

5、对比不同时代书法家的艺术特色。

三、课堂小结:通过书法的赏析,学生更深的了解了中国的文化,中国文字的精深内涵,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习字如学做人,通过他写的文字可以看出此人的性格气质。

【篇三:初中七年级书法教案】第一单元认识行书第一课什么是行书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中国书法传统2、让学生明白学习书法的意义3、了解什么是行书及行书的特点教学重点:什么是行书与楷书有什么区别教学难点:行书与楷书的区别教学过程二、学习书法的意义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早在周代,就把书法列入了“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后人更是注重书法的教育,文字是写给人们看的,具有一手好字,不仅能够让人有赏心悦目的感觉,更能给人以艺术的美感。

或许有的同学会说,在科学发达的今天,电脑早就可以代替人类的书写工作,我们为什么还要舍易求繁呢?书法走到今天,已经逐渐转换为了纯艺术,它的实用功能已逐渐地减少,所以说,我们的书法课其实和美术、音乐等课程一样,均属于艺术类课程,在书法课上,我们所要学习的,不光是书写的技巧,更重要地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领略书法艺术的美感,体会其中的韵律,提高我们的艺术审美观。

三、怎样学好书法书法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所以要学好书法首先要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就是古人所说的要有“书卷气”要写“文化字”,其次就是要多看,多读,多思考,只要勤奋,勤能补拙四、1、什么是行书?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2、笔法特点行书比楷书简化,笔法以简便为主,多露锋入笔,笔画间多牵丝映带,以达到提高书写速度的目的。

五、练习,临摹5页的字体,体会与楷书的区别。

六、课后反思:第二单元独体字的行书写法教学目标:1、了解独体字行书的种类;2.了解独体字的形态特征;3.了解独体字的运笔方法;4.实践感受独体字体行书的动笔动作。

第二课梯形结构元久立火等字的写法。

教学目标:初步认识梯形结构字的特点重点:笔画的段落变化特点的了解。

难点:提按动作的把握。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a4透明白纸 15公分米格毛边含有元的范字教学过程:一、引入:同学们,梯形结构有正、侧两类,在书写中过程中要把握的特点是:正梯形结构汉字特点收上放下;倒梯形结构汉字特点放上收下,今天我们来学习梯形结构字的书写,请大家仔细观察它的形态特点,思考它的运笔方法,体现它的动作特征。

二、1、用多媒体呈现出有正梯形结构字的字“元久立火”部的梯形结构字写成点,问:“同学们说好看吗?” 横、撇两笔连写,因连带而呈欹斜之势;顺势书写竖弯勾。

第二个转折处顿后下按向左下笔;最后一笔反捺,笔断意连。

画。

全字结构。

2、展出倒梯形结构的“可、言”字例认识笔画外形及运笔特点,学生观察每个梯形结构字的形态特点,比较两个梯形结构字的不同之处。

提问:正梯形结构字和倒梯形结构字的形态特点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横画收笔向左下顺势带出“口”和竖钩;“口”和竖钩连续转折,一短横;“口”最后两笔连续书写。

六,指导学生临写有正梯形结构字和倒梯形结构字的范字用课前已准备好的15公分米格毛边纸临写有正梯形结构字和倒梯形结构字的范字各一张七、总结本课今天的这堂课我们了梯形结构字的种类、以及不同的梯形结构字形状和写法,虽然写的难度较大,但只要大家注意笔画开始为边行边按,然后稍停,再慢点提笔出锋,不久会熟练地掌握。

八、课外练习:临摹九、课后反思:元久立火可言字第三课方形结构教学目标 1、了解方形结构字的形态,学会其用笔法。

2、继续巩固书写姿势与毛笔执笔法。

3、初步掌握这类字书写技能教学重点:写好“方形结构”的字教学难点:方形结构汉字的变化规律一、组织教学:检查坐姿和书写工具准备情况。

二、复习检查:复习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

三、新授: 1、揭示课题,明确本课任务。

2、欣赏赵孟頫的书法,感受赵体。

3、学习方形结构字行书写法。

(1)认识方形字的结构特点。

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止的形态,并画出运笔方向。

南:运笔方向和方法:横撇偏于左侧,中间外框向右舒展,内部点、撇呼应,横画连写。

(2)老师示范书写例字:而、耳、月、身(3)学生练习。

巡回指导。

四、讲评: 1、展示典型佳作与病例,先由学生点评,再作小结。

2、学生自评。

五、小结临摹:止、南、而、西、耳、月、身、甫六、课后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