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共42.0分)北美洲中部的密歇根湖东南岸多有沙丘,沙丘的沙子是黄白色且柔软的。
因人走在上面会让沙子发出嘎吱声,所以又被称为“歌唱的沙子”。
据此,完成下面问题1.关于密歇根湖畔东南岸多沙丘说法正确的是A. 盛行东风搬运沉积而形成的B. 沙丘西坡陡东坡缓C. 沙丘的沙源来自湖区和西部内陆地区D. 沙丘因流水沉积而成2.密歇根湖东部冬季多降雪的原因A. 湖区气候温暖,盛行上升气流,对流运动显著B. 湖区东部暖气团北上,与南下的冷气团相遇C. 冬季高压系统盛行下沉气流D. 极地冷气团越过湖面增温增湿明显水进型三角洲是三角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是指当水盆(湖和海)水面不断上升,河流所携沉积物在河湖(海)交汇地带沉积下来,并逐渐往陆地方向堆积,在其有效沉积率小于水面上升速度的条件下,在原三角洲沿岸平原之上所形成的一套水下沉积的、粒度规律的沉积体。
下图为“我国内陆某湖泊水进型三角洲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据提供的图文资料推断,水进型三角洲砂体颗粒在垂直方向的排列特点为A. 中间粗、两端细B. 上端粗、下端细C. 下端粗、上端细D. 两端粗、中间细4.当图示水进型三角洲面积显著增大时,多发生在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5.当图示沉积界线由⑤~①变化时,对河流特征的影响表现为A. 流速增大B. 含沙量减小C. 河床增高D. 河道多分汊下图中的桃花河位于我国鄱阳湖平原地区,村民为了灌溉之便,开挖了两条水渠,并在河中修筑两条低矮的水坝(低于河水水面)。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图中水坝的主要作用是A. 抬高水坝上游水位B. 加快水坝下游流速C. 减少水渠流量D. 拦截上游泥沙7.图中水渠利用率最高的月份是A. 5-6月B. 7-8月C. 9-10月D. 11-12月8.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河岸泥沙淤积作用最强是A. 甲B. 乙C. 丙D. 丁野外考察是培养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方法。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经过一片河岸砾石堆(图甲),他们测量了这些砾石的粒径,多数在2~10cm。
图乙是同学们查阅到的“河流流速与搬运物质的相关性”资料。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9.根据图乙中的信息,砾石滩以上河段河水的流速可能是()A. 50cm/sB. 250cm/sC. 400cm/sD. 600cm/s10.这种砾石滩通常位于河流的()A. 河源地区B. 堆积岸C. 侵蚀岸D. 入海口河槽展宽,出现分汊现象。
河槽沉积物具有河域与海域来沙的混合沉积特征,总体呈现主槽粗、边滩细。
下示意长江口河槽等深线(理论最低潮面)分布状况。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图中甲地的地貌类型是A. 洪积扇B. 冲积岛C. 江心洲D. 河漫滩12.南、北两支河槽等深线分布特征表明A. 长江干流北移B. 南支不断淤塞C. 北支河槽发育D. 南支径流量大读“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完成下列题。
13.关于甲、乙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B. 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C. 两地气候形成原因相同D. 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14.关于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地多洪涝灾害B. 甲地农作物以小麦为主C. 乙地为季风气候D. 乙地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壶穴是指基岩河床上形成的凹坑,由急流漩涡夹带砾石磨蚀河床而成,有椭圆形、近圆形、长条形、串珠状等多种形态(见下图)。
某地理工作者测量了粤东山区某溪流段的壶穴群,记录了各壶穴的深度、长短轴比、口径(取长短轴长度的平均值)。
该溪流段的基岩多裂隙,部分溪流段有跌水、瀑布。
据此完成下题。
15.对测量结果的统计发现,上游段壶穴口径与深度较下游段偏小。
据此推断A. 上游段壶穴多位于浅滩上,水流急B. 上游段溪流多跌水、瀑布C. 下游段壶穴多位于浅滩上,水流急D. 下游段溪流多跌水、瀑布16.该溪流段的壶穴基本上有裂隙穿过,其形态受节理影响显著。
其中A. 长条状壶穴的长轴走向与河谷基岩主裂隙走向垂直B. 串珠状壶穴的长轴走向与河谷基岩主裂隙走向一致C. 近圆形壶穴的形态受单一走向的裂隙控制D. 不规则壶穴的形态受单一走向的裂隙控制17.壶穴的形态多为椭圆形,主要是由于A. 流水沿裂隙的溯源侵蚀强于侧蚀B. 流水沿裂隙的侧蚀强于溯源侵蚀C. 流水沿裂隙的侧蚀强于下蚀D. 流水沿裂隙的下蚀强于溯源侵蚀读图,已知图中河流和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回答下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等温线为1月份等温线B. 图中河流流向为自北向南流C. 图中河流、湖泊位于南半球D. R城市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19.当图中湖泊蓄水范围为b所示时间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巴西高原上草木枯黄B. 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流动C. 无锡的白天比南京的白天略长D. S地盛行西北风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地转偏向力,河流沿岸深受地球地转偏向力影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0.下列河岸中(箭头表示水流方向,①③③④代表左岸或右岸),冲刷严重的是A. B.C. D.21.下图是两幅大河河口示意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淤积而扩展,最终可能与小岛相连的岸是A. 甲岸、丙岸B. 丁岸、丙岸C. 丙岸、乙岸D. 丁岸、甲岸二、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0分)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图为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及其中①所在的刚果河流域图。
材料二刚果盆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它位于中部非洲国家刚果(金)境内。
刚果(金)国土54%被森林覆盖。
热带雨林的面积仅次于南美洲亚马孙平原,有“地球第二肺”之称。
但过度砍伐导致森林覆盖率不断下降。
联合国粮农组织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森林采伐速度已经超出森林再生能力的极限。
材料三刚果盆地边缘矿产资源丰富,金刚石、铜、锗、钴、锡、铀、锰、钽的储量都居世界前列,有“中非宝石”之称。
盆地为该国重要农业区,产油棕、咖啡、橡胶、烟叶等。
(1)结合材料,试推测刚果(金)过度砍伐森林的种种诱因。
(2)刚果河为世界第三大河流,试说明N河段的水文特征。
(3)与黄河相比,刚果河口未形成明显的三角洲,请分析原因。
(4)④⑤两地气候类型不同但年降水量相近,请分别说明两地降水时间并解释成因。
答案和解析1.【答案】【小题1】C【小题2】D【解析】1. 【分析】本题考查密歇根湖畔东南岸多沙丘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能力。
解题关键是掌握当地盛行风。
【解答】 ACD.密西根湖的西岸与东岸的北端是岩石构成的,而南岸与东岸的大部分地区则是由沙滩与沙丘所组成,沙丘的沙源来自湖泊和西部内陆地区,部分的原因是西风从西向东吹拂而来,故C正确,AD错误。
B.当地位于西风带,东南岸沙丘西坡为迎风坡,坡缓,东坡为背风坡,坡陡,故B错误。
2. 【分析】本题考查密歇根湖东部冬季多降雪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能力。
解题关键是灵活运用气候的形成因素。
【解答】B.冬季暖气团已经退出北美大陆,夏季暖气团才北上,故B错误。
D.五大湖地区冬季盛行西风和西北风,极地冷气团经过湖面时,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水汽凝结形成降雪,故D正确。
C.冬季高压系统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不利于降雪形成,故C错误。
A.如果湖区气候温暖,盛行上升气流,对流运动显著,会导致整个湖区多降雪,而不是东部多,故A错误。
故选D。
3.【答案】【小题1】C【小题2】B【小题3】D1. 【分析】本题考查水进型三角洲砂体颗粒在垂直方向的排列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和读图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流水沉积的过程解答。
【解答】读图分析可知,三角洲沉积的5个界线,越向下沉积越早,多为颗粒较大沉积物,越向上为后沉积的物质,颗粒较小,因此在垂直方向的排列特点为下端粗、上端细,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 【分析】本题考查三角洲地貌的形成。
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掌握河水补给来源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解答】由材料可知,该湖泊为我国的内陆湖,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夏季温度最高,融化量最大,水量最大,因此三角洲沉积的面积最大,B对,ACD错。
故选B。
3. 【分析】本题考查水进型三角洲面积变化对河流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和读图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解答。
【解答】当沉积界线由⑤~①变化时,说明河流的水量增大,河流的侵蚀作用加大,河床降低,河流的含沙量增大,泥沙沉积量增加,在河流的入湖口,河道分汊较多,故BC错误,D正确;流速不能确定,故A 错误;6.【答案】【小题1】A【小题2】B【小题3】A1.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坝的主要作用,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的是获取有效信息。
【解答】修建水坝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灌溉,其主要作用是阻挡上游来水,抬高水渠入口处水位,增加水渠流量。
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
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水渠利用率最高的月份,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的是获取有效信息。
【解答】7—8月鄱阳湖平原正处于伏旱,且农作物播种面积大,需水量大。
故此季节图中水渠利用率最高,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
3.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坝的主要作用,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的是获取有效信息。
【解答】甲处位于河流凸岸,且等高线由密变稀,地形由陡变缓,加上水坝阻挡,河流流速减慢,搬运能力下降,淤积作用最强,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
9.【答案】【小题1】B【小题2】B11.【答案】【小题1】D【小题2】D1. 【分析】本题考查甲地的地貌类型判断,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流水地貌及形成。
【解答】从图中等深线分析,甲地是理论最低潮时出露水面,高潮时没入水下的泥沙沉积体,地貌类型是河漫滩,D正确;洪积扇为河流出山口形成的扇状堆积体,A错误;冲积岛和江心洲是高潮时也能出露水面的河心岛,BC错误。
2. 【分析】本题考查南、北两支河槽等深线的分布特征,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流水地貌及形成。
【解答】从图中分析,南支河槽宽度大,北支河槽宽度小,根据北半球河流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分析,北支河槽流量小,泥沙沉积快,河道变窄,南支冲刷强,河道变宽,长江干流南移,ABC错误;南支河槽宽,河道深,径流量大,D正确。
13.【答案】【小题1】D【小题2】A1.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三角洲,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获取图示信息,熟悉东南亚和埃及的地理环境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结合两地的经纬度位置和河流轮廓判断,甲表示湄公河三角洲,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乙表示尼罗河三角洲,受地中海气候影响,AC错;尼罗河水量不是十分丰富,B错;河口三角洲均为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的,D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