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窒息性气体PPT课件

窒息性气体PPT课件

1)深昏迷或去大脑皮层状态; 2)意识障碍+下列任一项:
①脑水肿; ②休克或严重的心肌损害; ③ 肺水肿; ④呼吸衰竭; ⑤ 上消化道出血;⑥脑局灶损。
(4)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
14
【处理原则】 1.治疗原则
(1)及时脱离接触: (2)及时进行急救与治疗:
1)轻度中毒:氧气吸入+对症; 2)中、重度:面罩吸氧或高压氧,重要器官损害(脑 水肿)的防治,并发症的预防; 3)迟发脑病:高压氧、激素、血管扩张剂或抗帕金森 氏病药物及支持治疗;
25
【接触机会】 1、工业废气: 2、有机物腐败时也能产生硫化氢:如在疏通阴
沟、下水道、沟渠,开挖和整治沼泽地以及清 除垃圾、污物、粪便等作业均可接触硫化氢; 3、采矿事故:
血液为氧所饱和,但不能被组织利用。皮肤、 粘膜呈樱桃红色。
20
【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 1)前驱期:呼出气苦杏仁味,刺激症状,恶心、呕吐、震
颤,全身症状,脉搏↑、血压偏高,呼吸↑,腱反射+;
2)呼吸困难期:皮肤粘膜樱桃红色,极度呼吸困难和节律
失调,血压↑,脉搏↑,瞳孔散大、眼球突出、冷汗淋漓;
四、窒息性气体(asphyxiating gases) (一)概 述 【概念】
被机体吸入后,可使氧的供给、摄取、运输 和利用发生障碍,使全身组织细胞得不到或不 能利用氧,而导致组织细胞缺氧窒息的有害气 体的总称。
1
2
3
【毒作用表现】 毒作用特点: 1.缺氧 2.脑缺氧、脑水肿 3.有效的解毒治疗须有针对性 4.慢性中毒尚未确证
4
毒作用表现: 1、缺氧表现: ① 中枢神经系统早期、晚期 ② 呼吸、循环系统早期、晚期 ③ 肝肾功能障碍 ④持续严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出现麻醉现象 2、脑水肿:颅内压↑
缺氧3-5min→脑水肿 3、其它:
5
4、实验室检查: CO:定性检查HbCO+水+氢氧化钠保持淡红(正常
对照血液呈棕绿色) 氰化物:尿中硫氰酸盐含量
7
(二)一氧化碳 【理化特性】
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易溶于氨水, 易燃易爆;
8
【接触机会】 含碳物质的不完全燃烧 采矿的爆破作业 机械制造工业中铸造、锻造车间 化学工业(原料) 煤气中含CO10%-40%
9
【毒理】
⑴CO+ Hb== HbCO(80%~90%) ①结合Hb能力 :比氧大240倍 ②HbCO解离速度:比氧慢3600倍
塑料、有机玻璃; 3、化学工业: 4、染料工业: 5、摄影: 6、农药: 7、军事:战争毒剂; 8、某些植物:苦杏仁、木薯、白果;
18
【毒理】 呼吸道、皮肤吸收
19
主要毒理: CN-结合细胞色素氧化酶的Fe3+,抑制该酶活性,
使细胞色素失去传递电子的能力,呼吸链中断, 组织不能摄取和利用氧,引起细胞内室息。
空气即可缓解;
13
3.诊断及分级标准: (1)轻度中毒:(具有以下任何一项表现者)
1)剧烈头痛、头昏、无力、恶心、呕吐; 2)中轻度意识障碍,无昏迷,HBCO> 10%;
(2)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出现面色潮红、昏迷, 经
抢救恢复无后遗症,HBCO> 30%;
(3)重度中毒:(HBCO>50%+下列任一项)
⑵CO+血管外血红素蛋白(10%~15%) ①肌红蛋白:毛细血管→线粒体 ②线粒体细胞色素a3: 阻断电子传递链,
抑制组织呼吸。
10
【临床表现】
1、轻度中毒: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全身乏
力或短暂昏厥,脱离环境可迅速消除,HBCO>10%;
急 性
2、中度中毒 :述症状加重外,面颊部出现樱桃红色,
3)痉挛期: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心率↓,失禁,肺
水肿和呼吸衰竭;
4)麻痹期:深度昏迷,肌肉↓,反射消失,血压↓↓,脉
率不齐,呼吸↓且不规则,→死亡。
21
2.慢性影响 慢性皮肤刺激症状: 类神经征: 甲状腺肿大:
22
【处理原则】
1、快速脱离现场、脱去污染衣服、清洗皮肤; 2、心脏复苏; 3、就地应用解毒剂: (1)“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疗法 : (2)4-DMAP —硫代硫酸钠”疗法: (3)辅助解毒治疗:胱氨酸、半胱氨酸、谷胱甘肽、硫代乙醇胺; 4、对症治疗:防止脑水肿等。
23
【预防】
改革工艺、以无毒物替代、密闭通风、宣教、 个人防护等;
氯碱法净化; 职业禁忌:呼吸道、皮肤、甲状腺、肾脏等慢
性疾病及精神抑郁、嗅觉不灵敏者不宜从事氰 化氢及氢氰酸作业。 MAC 0.3mg/m3
24
(四)硫 化 氢 【理化特性】
H2S:腐败臭蛋味易燃无色气体,蒸气比重 1.19,易积聚在低洼处,易溶于水,乙醇、 汽油、煤油和原油,能与大部分金属反应形 成黑色硫酸盐。
中 多汗,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心率加速,心律失常,症
毒 状继续加重,可出现嗜睡、昏迷,经及时抢救,一般
无并发症和后遗症,HBCO>30%;
3、重度中毒: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初期四肢肌张力增加, 晚期肌张力降低,患者面色苍白或青紫,血压下降可 伴有心肌损害,高热惊厥、肺水肿、脑水肿等,一般 可产生后遗症,HBCO>50%;
15
2.其他处理:
(1)轻度--原工作。 (2)中度--观察2个月 (3)重度+迟发脑病者--调离
16
(三)氰 化 氢 【理化特性】
HCN:无色,苦杏仁气味,易溶于水(氢氰酸)、 乙醇和乙醚,可燃性,爆炸性。
17
【接触机会】
1、电镀、采矿冶金工业: 2、含氰化合物生产:氢氰酸生产,制造其他氰化物、药物、
不吸烟者>5mg/L,吸烟者>10mg/L 硫化氢:尿中硫酸盐↑,硫化血红蛋白。
6
【治疗原则】
1.输氧:提高血氧张力、激活细胞呼吸酶、加速排出
方法:鼻导管、面罩 (40%~60%)、 高压氧;
2.解毒:
氰化物:亚硝酸钠和硫代硫酸钠联合 硫化氢:?
3.肾上腺皮质激素: 4.钙通道阻滞剂:心可定,导博定,硝苯吡啶; 5.对症及支持:
11
【临床表现】 4、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急性CO中毒意识障碍
恢复后,经约2~60d的“假愈期”,又出现神 经、精神症状 ; 5、慢性影响: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有争议)。
12
【诊断】
1.诊断原则: ①CO接触史; ②临床表现和体征; ③HBCO测量结果;
④现场卫生学调查:空气中CO浓度。
2.接触反应:头痛、头昏、心悸、恶心,吸入新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