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方案
(草案)
一、课堂教学结构的操作程序框图
二、自学辅导的材料、方法和目标
㈠“自学材料”的编写遵循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确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导学性——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3、探究性——有利于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4、层次性——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5、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意识。
㈡“自学材料”的一般组成形式:
1、学习目标;
2、预习内容设计:课前预习练习题(包括例题模仿题)或课文导读内容,并设置思考题、疑难问
题或拟定启性的发自学提纲;
3、增补课内补充练习或同步训练和小结检查提纲;
4、设置课外探索与思考题。
㈢自学辅导的方法和目标
1、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学会粗读、细读、精读的读书方法。
粗读即逐字逐句地读,钻研教材内容、概念、公式和法则,正确掌握例题的格式;精读即概括内容,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逐步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加强学生自学过程中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2、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就是在课前,学生根据“自学材料”按教师提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看书、完成课前预习练习题。
并根据教师设置的思考题、疑难问题和拟定的启发性自学提纲,感知教材内容,观察、分析、思考问题,梳理知识结构体系,为课堂教学的目标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
1、教师导入新课后,检查学生自学知识,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作认
真分析,并把主要的倾向性问题进行梳理、归类。
2、在检查学生自学知识的基础上,在课堂中对知识的学习过程,应贯穿“三点”,即对“疑点”的解决过程、对“重点”的消化过程,对“学点”的掌握过程。
教师应抓住“三点”整体操作课堂教学环节,学生应围绕“三点”自主加入各个操作过程。
教师要做到三个明确:(1)明确教的内容。
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方面,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一律不教。
(2)明确教的方式。
应该是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教师只评定对不对,完整不完整,对“不对”的,教师要帮助更正,对“不完整的”教师要帮助补充。
(3)明确教的要求。
要不折不扣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不能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要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还要提醒学生预防可能出现的毛病,以免学生走弯路。
由此,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难点和疑问放手让学生议论,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中心思想等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这种做法,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思维来获得知识,暴露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另一方面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拓展。
当然,课堂教学应围绕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宗旨。
应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一原则建构课堂教学。
以课堂的教学模式为参考,针对学科内容灵活运用。
3、当堂巩固。
“当堂巩固”中教师要保证训练的时间在15分钟左右,让学生能在实践中,把刚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做”,不搞死记硬背;训练的形式像考试那样让学生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
教师认真批改作业,课后以学生自我纠错为主,适当面批辅导,坚持“天天清”。
四、课外巩固提高
学生经过课堂的初步训练,它能够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即反馈准确的信息,教师应针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布置课外适量、适度的巩固性的和少量的延伸、拓宽性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另外,提倡目标达成“周周清”。
“周周清”是在教师认真批改作业、认真测评的前提下,面向全体学生查漏补缺。
适用对象是当周学习内容不能过关的学生,特别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解决疑难,进行知识的再学习、再强化、再巩固,从而掌握本周所学内容。
维护学生的自尊和继续学习的热情。
其特点是分散辅导为主,集中讲授为辅;教师指导为辅;学生自我纠错为主。
五、几点思考
1、“学—导”型课堂教学模式,首先解决自主学习中的“自学什么”、“怎样自学”问题。
我认为,我校的自学辅导教学方式应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条件等因素,可以以孟建平的系列丛书·课时同步学案设计《辅教导学》为蓝本,作适当的修改,以课前预习(练习)加拟定启发自学提纲和小结检查提纲,可作为学生的自学材料。
定能取其长补他人之短。
从预习中形成自学习惯,从而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
从而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形成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性。
自学辅导教学是具有明显优点的教学方法,并取得显著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能更好的体现因材施教;三是有利于学生加强理解,牢固掌握知识;四是能更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好地实现班级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的紧密结合。
2、建构自主课堂教学模式应围绕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宗旨,应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一原则的建构课堂教学模式。
不应照搬照套代表性的“自主课堂”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应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内容建构课堂教学。
例数学学科,新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学生的自学基础上,以贴近生活的例子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新的知识和内容;作图题则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手把手的教会学生如何去作图;几何的证明书写必须板演,以严谨的态度让学生学好书写格式;课题学习就要引导学生如何合作、以共同的智慧去探究,去完成学习任务等。
因此,建构自主课堂教学模式,应以代表性的“自主课堂”教学模式为参考,针对学科内容灵活运用。
3、建构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的目的是赋权、高效、自主。
这必须杷课外时间还给学生,由学生自主的支配。
我校的学生是全日制寄宿制学校,每天的早自习(语文、英语)早读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其它学科自学时间控制在5至10分钟,巩固作业原则上当堂清。
只要适当控制各学科的课外占用时间(可以规定每一学科每天的课外作业量、从征订资料关入手),减负是可以实现的。
并且提倡目标达成“周周清”,进行知识的再学习、再强化、再巩固,从而掌握本周所学内容。
4、任何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成功关键在于教师的素养。
所以,我们要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千方百计地铸造师魂,使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在课堂上一言一行能给学生良好的影响,还要引导教师苦练基本功,提高教师在课堂上引导、点拨的水平。
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东庐中学的“讲学稿”等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把教师从作业堆中解脱出来。
教师就可把大量的时间节省下来研究教材。
精选习题、试题。
教师的功夫花在课外,课内精讲精练,不说废话。
这样,学校追求遵循规律的常态教学,追求务实高效的教学研究,追求平等合作,共谋发展的教学情境,才可达到“赋权、高效、自主”的教学目的。
5、教学改革达到“减负、高质”才是发展的硬道理。
“学—导”型课堂教学模式,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也有其精华,任何教学改革也离不开各学科、各章节
的特点和各校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停留在“技术层面”上,只关注自主的操作程序,关注运用中技术的技巧。
不可否认,“技术层面”上探索必不可少,否则,观念就容易落空。
俗话说得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可见,我们要超越技术,甚至要跳出自主课堂教学模式本身看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使教学改革达到“减负、高质”的目标,教改才能的成功。
这样才能超越技术层面,真正建构自主课堂教学模式。
6、坚持不懈是建构自主课堂教学模式最基本的保证。
新课程实施以来,“一阵风”现象比较普遍,形式主义较为泛滥,许多教师也尝试新方法、新措施,但不能到位,不能坚持。
洋思中学的改革坚持了近二十年,东庐中学的改革也已近十年。
因此,我们必须奖优罚劣,加大推进的力度。
坚持把建构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写进了教师岗位责任制和教师津贴工资、奖励工资的发放办法中,聘任、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以此实现“一票否决”,保证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