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油气工序及质量标准

试油气工序及质量标准

试油气工序及质量标准一、井口采油树安装、试压1、安装准备1)应根据试油井产量、压力、流体性质、预计措施等进行合理选用,确保取全取准资料、安全经济和满足生产需要。

2)装配采油树,应有专门单位负责检查,清洗各部件,保证闸门灵活、严密不漏,油管挂、钢圈、钢圈槽完好无损无缺,配件齐全,符合规定。

3)采油树整体试压合格后不能拆散,如情况特殊,则最多拆成三大件,连同套管短节一并送现场。

2、安装1)套管短节应先试上扣,用手上紧后,检查有没有错扣,如未错扣,用链钳上紧。

2)套管短节内径应与井下套管最小内径相同,两端倒角2×30°,钢级根据井情况选定(气井压力高的用N80或P110,压裂井用N80或P110)。

3)拧紧法兰盘螺丝时,对角轮流上紧,使受力均匀,螺丝上全。

4)悬挂器座好后,顶丝要全部顶紧,并调整一致,严禁不上顶丝或顶丝不全即进行高压作业。

5)闸门手轮必须方向一致。

6)新井射孔前,井口必须试压,试压同套管试压标准。

3、试压1)采油树试压必须带套管短节,送井场前试压好,试压为最大工作压力的1.5倍,30min 压力不降为合格。

2)在井口安装好采油树后,与套管一起试压,试压为最大工作压力的1.5倍,30min 压力不降为合格。

3)采油树组装好后,必须保证闸门开关灵活,各卡箍上紧,配件齐全,规格相符。

二、通井、实探人工井底通井,通井规外径不得小于套管内径6—8 mm,大端长度不小于0.3 m,且底部不得呈锥形,通至人工井底后实探人工井底2—3次,加压(管柱负荷下降)不超过1.5t,多次所探深度误差小于0.5m为合格。

通井取资料要求通井规外径、长度、大端长度,人工井底深度及遇阻情况,探井底时间、次数、加压吨数。

三、洗井、试压1、洗井上提油管至人工井底以上2—3m,然后应尽量采用清水洗井,如条件受到限制,经主管部门批准可用经过滤或沉淀过的其他水源。

洗井时须连续大排量循环洗井,排量不低于24m3/h,并至少循环两周,清水洗井要求洗至进出口水色一致。

射孔前洗井,必须洗净井底。

洗井如遇较大漏失要立即停止洗井,另行研究,采取相应措施,一般不可继续洗井。

对低压、漏失量小的井,洗井液中应加入一定比例的活性剂和粘土防膨剂,防止污染油层。

洗井录取资料要求:洗井时间,泵压(每30分钟记录一次)、洗井液名称,洗井方式、进口液量、出口液量、漏失量、洗井深度。

2、井筒试压新井洗井完毕,必须装上采油树,对套管、人工井底及采油树试压。

对4″-5″规格的油层套管,试压15MPa,30min压降不大于0.5MPa为合格;对6″规格的油层套管,试压12MPa,30min压降不大于0.5MPa为合格。

试压以井口压力表读数为准,不得用压裂车上的压力表代替。

试压录取资料要求:试压液名称、井筒试压时间,最高泵压、稳压时间、压降情况。

四、替防膨液、降液面、压井1、替防膨液射孔前必须替入防膨液保护油层,一般为0.5%TDC-15防膨液,要求井底至油层以上200m替满防膨液,根据井筒容积计算防膨液用量和顶替清水量。

录取资料要求:防膨液名称、性能、管柱底深、替入方式、替入数量、顶替液数量、防膨液井段、井下管柱结构。

2、降液面按射孔设计要求的深度进行抽汲降液面,与设计要求深度误差不大于±50 m。

3、压井在射孔前,根据预测油气水层压力系数,选择适当的压井液压井。

当地层压力高于静水柱压力时,压井液按照规范添加附加安全系数;当地层压力低于静水柱压力时,采用清水压井或降压法(降液面);当地层压力不清楚时,可参考钻开油气层时钻井液性能进行压井。

五、射孔按射孔通知单进行射孔或补孔。

严禁误射、漏射,发射率要求100%,低于80%应补射。

对深井、低压、低渗透地层可选用常规负压射孔;对产量较高,渗透率较好的油气层,应尽量选用负压无电缆射孔。

无电缆射孔井,必须装好全套采油树,才能投棒引爆射孔,并注意听起爆声和观察井口油气显示。

录取资料要求:见表1表1 井射孔数据表六、下试油管柱入井油管必须刺洗干净,无弯曲、无裂痕、无腐蚀,接箍紧固,丝扣无油泥,无损坏、无毛刺,逐根用油管规通过。

Φ73mm油管使用外径Φ58—Φ60mm长度不小于0.8m的油管规通径。

下井油管和工具复查误差须小于0.3m/1000m,记录要详细完整,计算准确。

下井的顺序及管柱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

下封隔器分层试油管柱,必须执行操作规程,封隔器不得座在套管接箍上,封隔器下入深度与设计深度误差不大于0.5m,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验证封隔器的密封情况。

录取资料要求:油管根数、长度、钢级、规格(加厚或平式、内径)、管壁内外(有无异常或其它情况)、尾管是否有砂(砂粒形状)、管柱结构、油管下深。

起下封隔器录取资料要求:封隔器型号、规范、数量、附件、管柱结构、下入深度、座封方式(如RTTS须记录:井口方余、正转管柱周数、加压吨位)、起出时完好程度。

七、替喷、诱喷排液1、替喷凡采用泥浆、盐水作射孔液,射孔后应及时用清水(清水中必须加入适量的防膨剂或活性剂)进行替喷洗井,用水量不得少于井筒容积的两倍,并且连续施工,替出井内全部脏物,达到进出口水质一致。

用原油替喷时,替入原油要干净,并做含水和含砂分析,含水必须在3%以内,含砂小于0.01%。

管柱带有封隔器替喷时,一般要求替喷管柱的进油孔(筛管或配产器外壳)距油层底部以下30m,特殊情况按设计要求执行,但一定要保证进油孔在油层底界以下。

替喷时排量要控制,不得将压井液挤入地层。

2、诱喷排液根据井的具体情况,选用自喷、气举、下泵,抽汲等适当方法进行诱喷排液,以利提高排液速度和提高诱导油流效果。

为了提高排液速度和排液强度,优先选用气举排液工艺,但是,必须严格执行施工设计,将井内液面降到规定深度(在套管强度允许范围内)。

气举或混气水气举排液应尽量采用反循环方法,当压风机气举到最大工作压力或举到设计深度时,出口有明显喷势,应停止气举,套管控制放压缩气。

套管气放完后,测液面上升速度。

自喷排液:在套管能喷的情况下,要首先放喷套管再放喷油管。

对于渗透率较好的疏松砂岩油层,要适当控制放喷,确保油层不受破坏,并严防出砂和损坏套管。

目前泰州采油厂试油诱喷主要是抽汲法。

射孔后需进行抽汲排液的井,在射孔前应作好抽汲准备工作,射孔后要及时深抽快排,以疏通地层,钢丝绳的下入深度要准确丈量,不得估算,井口要有防喷装置。

1)下抽汲管柱:一般是下管鞋、筛管,筛管要求下至射开层位的中上部。

2)抽汲诱喷准备:①接好出硬管线和计量箱,准备好标尺。

②天车、防喷盒、井口必须三点一线。

③加重杆、抽子、绳帽、防喷盒、必须完好,连接部分可靠。

灌绳帽时钢丝绳必须穿过绳帽破丝、倒卷、弯丝后拉入绳帽腔内,然后灌铅。

④抽汲钢丝绳用4/8"或5/8"钢丝绳,用猪棕做明显记号,记号不少于2个。

⑤抽汲前要下加重杆通井一次,以松掉钢丝绳扭劲,排齐钢丝绳;抽汲最深时,滚筒上钢丝绳不少于25圈。

气举排液资料录取(包括气举求产):气举方式、气举时间、举通时间、举通深度、累计返出油量、水量、压风机型号、台数、工作状况、放套管气时间,压降情况。

气举排液30分钟记录一次数据(包括气举求产)。

放喷排液取资料要求(包括自喷求产):每1小时记录一次油压、套压外,还必须每4小时量油1次,做含水分析一次,做氯根滴淀一次,做脱气分析一次。

抽汲排液取资料要求(包括抽汲求产):每4小时记录一次抽深、抽次、动液面、套压、总液量;每4小时做一次含水分析和氯根,计算出油量、水量、综合含水等;下泵排液由下而上详细记录泵挂结构,包括管柱规范和下井工具的规格、型号、编号、计算各工具的下深;泵上油管试压情况,泵压、压降;绘制管柱示意图,并标出生产层位、层号、井段、厚度、人工井底、油补距等;下井抽油杆的规范及长度,光杆规范及长度,上提防冲距;开抽投产后,采用分离器量油,每4小时量油一次。

八、油层(非自喷)测试(一)排液1、质量标准井内无脏物,测试层无堵塞,排出液性一致。

油层:油的含水小于1%,含砂量小于0.1%;油水同层:CL-含量波动值小于5%,含砂量小于0.1%。

2、操作规程(1)经诱喷后仍不能自喷,继续用抽汲、提捞的方法排液,使测试层和井底排除污物。

(2)正确计量,及时取样作简易分析,掌握液性变化。

(3)液性一致后,求初产,取油、气、水样品作全分析。

3、测试要求:一般要有三个工作制度,若产量很小,可只测一个工作制度。

每一工作制度采用“五定”法(定深、定时、定抽次、定速、定抽子直径)求产,并掌握每个工作制度的动液面深度;定时取样作简易分析,每层测试必须有两个油、气、水全分析数据。

每一工作制度求产稳定标准见表2:表2 一个工作制度求产稳定标准表九、水层测试1、自喷或非自喷水层,均应排完井筒水,连续三个班水样品中的CL-含量稳定,即波动值<5%。

2、CL-含量稳定后取两个全分析水样。

3、自喷或非自喷水层均选择一个工作制度求产。

产量稳定标准为相邻三个班的产量波动值小于10%,若班产量趋于连续上升,则应继续求产。

十、干层测试在新区,必须进行措施后,方能做出干层的结论。

干层测试,只须求得油、气、水全分析资料即可。

十一、高压物性取样(非自喷油井)1、取样器必须清洁、烘干。

仪器接近取样深度时,应减速下放,当下放至预计取样深度后应上下活动数次,以保证新鲜样品进入仪器。

2、无论时钟、锤击或壁式关闭凡尔,均需在凡尔关闭后停15min,才能上提仪器。

提出取样器后,应称重检查是否己取到油样。

3、锤击式取样器严禁在气体中锤击。

十二、求产自喷井求产,准确计算日产油、气、水量,按设计如需要进行系统试井时,油嘴应由小到大使用三至四级工作制度进行求产,每种工作制度稳定时间不少于4-8小时,求产必须连续进行,若中途停止则前次求产无效。

自喷油层求产质量标准:自喷排液至井口压力稳定,原油含水小于5%可进入求产,其稳定标准见表3。

表3 自喷油层求产稳定标准表自喷油水同层和水层求产质量标准:放喷排出井筒容积一倍以上,井口连续取水样三次分析证实为地层水且氯根波动小于10%即可求产。

自喷油水同层求产稳定标准见表4,自喷水层求产稳定标准见表5。

表4 油水同层求产稳定标准表5 自喷水层求产稳定标准自喷气水同层求产质量标准:日产天然气大于1000m或日产CO2气大于3000m的水层,一般定于气水同层,气水同层求产时要进行气水分离,其求产稳定标准见表6。

表6 气水同层求产标准对于非自喷井求产,需准确计量,取得日产油、水量、综合含水比等资料,必须连续进行,如中途停止则前面求产无效。

气举求产,必须定时间、定气举深度,或定气举压力。

气举管柱要按设计配带气举孔,气举深度要达到规定的要求。

抽汲求产,必须定深、定时、定次、定抽子胶皮直径。

选用下泵求产工艺时,要求泵工作正常,工作制度合适且稳定不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