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体崩塌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山体崩塌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南港至道须通村道路沿线崩塌及大台社区清千路K7+70m段崩塌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批准人:审核人:编写人:明达化工地质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4月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施工部署 (3)3.1 劳动力组织 (3)3.2 机械设备 (4)3.3 工期安排 (4)3.4 场地布置 (5)3.5 施工目标 (6)四、施工方案 (6)4.1 清方工程 (6)4.2 砌筑工程 (7)4.3 注浆工程 (14)4.4 挂网工程 (17)五、安全保证措施 (26)5.1 人身安全 (26)5.2 设备安全 (26)5.3 材料安全 (26)5.4 环境安全 (27)5.5 工艺安全 (27)六、质量保证措施 (29)6.1 砌筑质量保证 (29)6.2 挂网质量保证 (29)七、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30)山体崩塌治理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000)》(DD2008-2);(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B 50/143-2003);(4)《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5)《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7)《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11-501-2009);(8)《工程测量规范》(GB BV50026-93);(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查规范》(GB50287—99);(10)《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11)《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DL/T5185—2004);(12)《地质勘探安全规程》(AQ2004-2005)。

施工图纸现场勘察情况二、工程概况本工程共分为2个项目区共12个坡段,均为强风化的开挖岩质边坡,位于道路两侧,对过往车辆、人员安全构成威胁,本次治理措施包括以下四项:1、清方工程项目区各边坡表层及坡脚均散落大量碎石土,施工前需要清方,主要包括两种形式:边坡表面清方与坡脚清方。

由于边坡表面风化严重,多处出现崩塌掉块现象,个别地方出现底部悬空的危岩块,严重威胁车辆、人员安全,故首先应进行表面清方,将表面强风化层及危岩块全部清除,施工时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避免继续产生崩塌掉块。

2、挡墙工程治理区中大台崩塌、南须B1西南、B1东北、B2北、B2南、B6、B7局部、B8等段,边坡底部风化严重,需要采用挡墙进行支护,其作用主要是抵挡落石、反压坡脚,并且支撑上部岩体,增加整体稳定性。

3、SNS柔性支护工程对南须B4西、东段,由于坡面岩体节理发育,存在掉块的可能,且受治理范围限制,在进行清理后的边坡还应进行主动或被动柔性支护,以防止再次风化掉块对车辆、行人造成伤害。

4、结构面注浆对大台崩塌,岩层直立,受临空面影响,层理面开裂,采用结构面注浆措施封堵水流通道,加固岩体,减缓岩石风化速率,由于注浆工程施工位置较高,且可能产生人为落石、掉块,故应在坡顶清理后、其他工程之前进行,使后续工程不受影响。

5、施工项目统计表三、施工部署3.1 劳动力组织本工程总共投入人员为51人,现场技术负责人1名,专职安全员2名,施工员1名,班组长4人,其余人员分为4个施工班组,投入施工人员35人,分别为:清方:8人柔性防护:15人砌筑:15人注浆:6人主要工种如下:3.2 机械设备拟投入本工程的设备如下表:3.3 工期安排本工程分为大台和南须2个施工段,共4个作业内容,按照流水施工的组织原则,采用4个施工班组,首先施工大台施工段,再施工南须施工段的总体思路。

工程开工时间为2014年4月20日,完工时间为2014年6月20日,具体安排见下表:3.4 场地布置本工程范围较长,工期较短,工地无法形成封闭,因此施工场地管理要求较高,主要原则如下:1、各种材料设备沿工作面堆码,至少留出1个车道通行。

2、施工段范围内采用防撞桶与道路隔离。

3、施工期间,安排专人指挥交通。

4、在清理山坡碎石期间,道路间断性通行,并排专职安全员指挥。

3.5 施工目标质量目标:达到规范合格标准。

进度目标:确保工程按招标文件的工期要求按时完成。

安全目标:实现施工全过程“六无”:即无死亡、无重伤、无倒塌、无中毒、无爆炸、无重大机械交通事故。

文明、环保目标:减少扰民、降低污染和噪音,减少对社会交通的影响。

四、施工方案4.1 清方工程处理段内,因坡顶和破面风化较严重,存在大量松散块石,施工前应先对破碎松散表层及悬空危岩体进行清除,清方时采用人工方式,对于破面上存在的不稳定碎石采用电镐进行剔除。

作业前在坡顶打垂直孔,孔深大于2m,然后系上安全绳,作业人员系好安全绳后自上而下进行清理施工。

破面上碎石处理完后,采用挖掘机在跛脚位置进行清理,若地面为软弱土层,则清理至地面下0.6m,清理宽度为1.3m。

4.2 砌筑工程4.2.1 设计要求本工程石砌挡墙分为两种形式:南港至道须治理段:在坡脚前部修建一段高2m的重力式挡墙。

挡墙采用M10浆砌块石砌筑而成,地面以上高1.5m,基础埋深0.5m,挡墙顶宽0.8m,墙胸坡率1:0.2,墙背坡直立。

挡墙每隔10m设置一道沉降缝,由于墙高较低,长度较短,不设置排水孔。

南港至道须治理段砌体结构图大台治理段:该段治理范围内,在坡脚前部修建一段高5m,长45m的重力式挡墙。

挡墙采用M10浆砌块石砌筑而成,地面以上高4m,基础埋深1m,挡墙顶宽1.4m,墙胸坡率1:0.2,墙背坡直立且紧贴坡壁。

挡墙每隔10m设置一道沉降缝,路面以上0.5m设置一排边长20cm的方形排水孔,孔后做反滤层,排水孔水平间距2m。

大台治理段砌体结构图4.2.2 材料1、用于砌筑的材料汇总2、C15细石混凝土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符合规定,到货的水泥应按品种、强度等级、出厂日期分别堆存,受潮结块的水泥,禁止使用。

用水标准为适宜饮用的水均可使用,不应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增长。

3、M10砂浆水泥采用32.5R用量为240kg/m3,砂子用量1221kg/m3,水量为290kg/m3。

砂:砂料现场验收,要求料径为0.35-1mm,细度模数2.3~3.7。

拌制砂浆,应严格按照试验确定的配料单进行配料,配料的称量允许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水泥为±2%,砂为±3%。

拌合时间:机械拌合不少于2~3min。

胶凝材料应随拌随用,胶凝材料的允许间歇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或参照下表选定。

在运输或储存中发生离析或泌水时,砌筑前应重新拌合,已初凝的砂浆不得使用。

4、石材砌石体的石料均现场验收,砌石材质应坚实新鲜,无风化剥落层或裂纹。

石材表面无污垢,水锈等杂质,用于表面的石材,在每一个施工段内应色泽均匀。

石料密度应大于25kN/m3,抗压强度应大于30MPa。

石料外形规格,毛石应呈块状,最小重量不应小于25kg。

规格小于要求的毛石,可以用于塞缝,但其用量不得超过该处砌体重量的10%。

料石应棱角分明,各面平整,其长度应大于30cm,最小边厚度应大于20cm,料石外露面应修凿加工,砌面高差应小于5mm。

4.2.3 工艺流程垫层→砌筑→勾缝→反滤、排水工程4.2.4 垫层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留有积水摊铺:C15垫层厚度为100㎜,采用人工摊铺,平板振动器振捣,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的边缘,且捣密实。

找平: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按事先做好的控制标高桩找平,表面应用木抹子搓平。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浇水养护,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混凝土强度大于1.2MPa后方可进行下步作业。

4.2.5 砌筑1、砌筑过程铺浆(座浆):采用水泥砂浆作为胶结材料,要求厚度30mm,铺浆厚度为要求厚度的1.5 倍,使石料安装后有一定的下沉余地,有利于灰缝座实。

逐块座浆,逐块安砌,在操作时认真调整,务使座浆密实,以免形成空洞。

摆放石料:在已座浆的砌筑面上,摆放洗净湿润(或饱和面干)的石料,并用铁锤击石面,使座浆开始溢出为度。

石料之间的砌缝宽度应严格控制,采用水泥砂浆砌筑,一般为30mm。

竖缝灌浆:石料摆放就位后,及时进行竖缝灌浆,并振(插)捣密实。

振实后缝面略有下沉,可待上层平缝铺浆时一并填满。

二次砌筑时间:每一单位砌面铺砌完成24~36h 后(视气温、水泥种类,强度等级不同而定),即可进行清理冲洗,准备上一层的铺筑。

虑水孔:根据设计,在大台治理段需设置虑水孔,间距2m设置一处,倾角不小于5%,出水口应高出地面0.5m,出水口为200*200mm方孔,在砌筑时预留。

伸缩缝嵌填:每10m或按设计要求设置一道伸缩缝。

伸缩缝宽3cm,每完成50-60cm高铺砌,嵌填一次。

砌筑完成后墙顶用1∶3水泥砂浆抹成5%外斜护顶,厚度不小于30 mm。

2、一般要求浆砌石砌筑应符合下列要求:1)砌筑前,应在砌体外将石料上的泥垢冲洗干净,砌筑时保持砌石表面湿润;2)应采用坐浆法分层砌筑,铺浆厚宜3cm~5cm,随铺浆随砌石,砌缝需用砂浆填充饱满,不得无浆直按贴靠,砌缝内砂浆应采用扁铁插捣密实;严禁先堆砌石块再用砂浆灌缝;3)上下层砌石应错缝砌筑;砌体外露面应平整美观,外露面上的砌缝应预留约4cm深的空隙,以备勾缝处理;水平缝宽应不大于2.5cm,竖缝宽应不大于4cm;4)砌筑因故停顿,砂浆已超过初凝时间,应待砂浆强度达到2.5MPa后才可继续施工;在继续砌筑前,应将原砌体表面的浮渣清除;砌筑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体;5)勾缝前必须清缝,用水冲净并保持缝糟内湿润,砂浆应分次向缝内填塞密实;勾缝砂浆标号应高于砌体砂浆;应按实有砌缝勾平缝,严禁勾假缝、凸缝;砌筑完毕后应保持砌体表面湿润做好养护;6)砂浆配合比、工作性能等,应按设计标号通过试验确定,施工中应在砌筑现场随机制取试件7) 砌石体应采用铺浆法砌筑,水泥砂浆沉入度应为4~6cm,当气温较高时,应适当增大沉入度。

8) 在铺砌灰浆前,石料应洒水湿润,使其表面充分吸收,但不得残留积水。

砌筑时不得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芯的砌筑方法。

砂浆应饱满,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先填塞砂浆,后用碎石或片石嵌实,不得先摆碎石后填砂浆或干填碎石块的施工方法,石块间不应相互接触。

9)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停止砌筑。

无防雨棚的仓面,遇大雨应立即停止施工,妥善保护表面,雨后应先排除积水,并及时处理受雨冲刷部位。

3、质量要求:平整:同一层面应大致砌平,相邻砌石高差应小于20~30mm。

稳定:石块安置必须自身稳定,大面朝下,适当摇动或敲击,使其平稳。

密实:严禁石块直接接触,座浆及竖缝砂浆填塞应饱满密实,铺浆均匀,竖缝填塞砂浆后应插捣至表面泛浆为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