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桓仁移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

桓仁移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

DB21/T 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2017移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征求意见稿)2017—**—** 发布 2017—**—** 实施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前言 (Ⅱ)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23 术语和定义······················································ 2-64 技术要求························································ 6-95 试验方法························································ 9-116 检验规则························································ 11-127 标志、标签和包装 (12)8 运输和贮存····················································· 12-13前言本标准依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参考GB/T22532-2008《移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

本标准于2017年**月**日首次发布;本标准由本溪市质量技术监督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辽宁省参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辽宁)有限公司、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桓仁满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桓仁满族自治县野山参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景鑫、孙忠勃、张毅、孙本昌、孟珂、孙昕。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何良、郑海波、刘立凤、孙业峰、武洋、张艳莲、丁国伟、周惠、裴立楠、樊琳琳、蔡明、吕威、王冰冰、王彬、李欣航、杨波、王绍悦、孙阳、王艳萍、张明月、孙宪宇、牛晓宇、朴仁男。

桓仁移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桓仁移山参(以下简称移山参)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和包装以及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桓仁移山参的采收、加工、等级分类、收购、经营和技术鉴定。

注:移山参作为药用时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新版本)。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 5009.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4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T18765 野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3 定义和术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桓仁移山参Transplanted wild ginseng在桓仁地域人参苗经人工移栽在林下或非林下参床,生长年限较长,并具有野山参部分特征的人参。

3.1.1 野山参苗移栽 Transplanted of wild ginseng野山参幼苗经人工移栽在山地林下,在野生环境里继续自然生长若干年,具有野山参部分特征。

3.1.2 园参苗移栽Planted garden ginseng seeds in hill园参(大、小苗)经人工移栽到林下自然生长若干年,具有野山参部分特征。

3.1.3 园参籽趴 Zi ginseng园参种子播种出苗后未经移植,自然生长若干年,具有野山参部分特征。

3.1.4 园参秧趴 Yang ginseng挑选“体形”较好的4年以上生园参经人工整体后再移栽到园参畦床中,生长若干年,具有野山参部分特征。

3.1.5 池底参 Chidi ginseng园参收获时遗留下的参苗或园参自然落地种子而出的参苗,在废弃的老参地里自然生长若干年,具有野山参部分特征。

3.2 生晒移山参 Tried Transplanted ginseng鲜移山参经过刷洗后烘干或晒干。

3.3 山参 Ginseng3.3.1 传统意义的山参 Traditional ginseng是指人参种子自然落地在林下生根发育而成。

与现代的野山参(野生人参)同属一类。

3.3.2 现代意义的山参 modern ginseng参苗经人工移栽在林下山地或在人工畦床上生长多年的人参,并具有野山参部分特征。

与移山参同属一类。

3.4 人参芽苞 Dormant bud of ginsegn人参芦头上的越冬芽。

3.5 芦碗 Node in the shape of bowl人参地上茎的残痕。

3.6 五形 Feve shapes芦、艼、体、纹、须。

3.7 人参芦 Rhizome of ginseng主根上部的根茎。

3.7.1 圆芦 Column rhizome人参芦下部与主根相连的一段芦,呈圆柱状。

3.7.2 马牙芦 Rhizome in the shape of horsetooth芦碗较大,状如马牙。

又分大马牙、二马牙。

3.7.3 竹节芦 Rhizome in the shape of bamboojoint芦碗间距大,不紧密,形如竹节。

3.7.4 堆花芦 Duihua rhizome高龄人参有的圆芦上部的一段芦,芦碗密集,形如堆花。

3.7.5 二节芦 Rhizome with two sections具有圆芦和马牙芦的根茎。

3.7.6 三节芦 Rhizome with three sections从人参主根始以次长有圆芦、堆花芦、马牙芦的根茎。

3.7.8 缩脖芦 Neck-shrinking rhizome因生长条件限制芦的生长发育特短,间或凹陷粗钝。

3.7.7 转芦(回脖芦) Neck-turning rhizome移栽时改变了芦头原来的朝向或因土壤环境所限,使芦碗扭转朝向。

3.7.9 多头芦 Rhizome with many chiefs参芦因伤残遭强烈刺激所致,长出两个以上芦头。

3.7.10 蹭芦 Ceng rhizome人参芦芽苞遭到破坏后,主根在地下憋了一年或几年,由潜伏芽重生新芦。

3.7.11 后憋芦 Regenerated rhizome原芦损伤后在其基部长出再生芦。

3.8 人参艼 Adventitious roots生长于芦上的不定根。

3.8.1 枣核艼 Adventitious roots in the shape of jujube两端细,中间粗,形如枣核的不定根。

3.8.2 毛毛艼 Hairy adventitious roots不定根较细似如毛毛。

3.8.3 顺长艼 Slender body不定根上端稍粗向下均匀而细长。

3.8.4 掐脖艼 The bottom of root with opposite adventitious roots在根茎基部生长一个或几个不定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