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奖惩管理办法

质量奖惩管理办法

受控文件:受控文件编号:版本号:A2发布日期:实施日期:分发号:拟制:审核:批准:日期:日期:日期:质量委员会成员会签:市场部:采购中心:研究所:生产中心:品管中心:财务中心:总经办:主题:修订页文件编号:版本号:A2页码:共10页质量奖惩管理办法修改日期状态修改内容修改人批准人主题:质量奖惩管理办法文件编号:版本号:A2页码:共10页1.0目的为了规范界定质量责任,明确奖惩措施,提升员工质量意识,调动员工参与质量活动的积极性,降低质量损失,达到提高公司质量管理水平的目的,特制定本办法。

2.0范围适用于公司采购过程、检验过程、生产过程、仓储过程、客户质量投诉和质量改进过程的奖惩管理。

3.0定义3.1质量异常:原料、包材、中间品、半成品、成品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或出现较大波动的情况。

3.2工艺异常:生产中突然发生人为因素的差错(如误投、少投或多投、漏投物料)或工艺指标出现异常时(如反应温度、压力、反应速度异常)将影响质量的情况。

3.3装备异常:生产过程中设备突然发生故障(含监测,监控仪表,电气设备等),出现异常状态,如异常振动、异味、异音、过热等;设备性能指标出现异常,如能力突然下降、电流超指标等;安全装置失灵等将造成生产和质量影响的情况。

3.4质量事故:因人为因素(违反操作规程、违反管理制度、玩忽职守等各类工作差错)造成的原料、包材、中间品、半成品、成品质量达不到要求而产生1万元以上损失的(含客户投诉),或造成严重客户影响、或受到政府行政部门处罚的情况。

4.0职责4.1品管中心:负责质量责任的判定;负责原料、包材、半成品、成品质量实施监督和检查考核。

4.2责任部门:4.2.1负责各自部门质量责任的判定;4.2.2负责公司质量责任判定的核实。

4.3生产中心:负责对制剂加工和灌装质量控制点各项预防措施的落实检查和生产监督;车间负责各项质控点措施的落实,生产线的自检、互检的实施,做好标识和记录,报告质量异常,保证产成品质量。

4.4仓储部:负责原料、包材、成品的仓储管理,做好产品防护,避免在搬运、仓储过程中产生质量损失,有责任报告产品在搬运仓储过程中的质量异常。

4.5财务中心:负责质量责任划分的审定和奖惩的实施。

4.6总经理:负责质量责任的仲裁、奖惩方案的审批。

5.0质量异常/事故报告程序和要求5.1生产过程质量异常的呈报详细参见JXZB-QP-041《生产过程质量异常处理流程》,市场投诉的呈报详细参见《市场投诉处理流程》。

5.2各部门经理级负责人接口头报告或“质量异常/事故处理报告单”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事件分析、处理,并向采购总监、生产总监、品管总监报告,总监级负责人视影响生产、质量的情节轻重向事业部领导报告,以供事业部领导进行决策。

5.3所有质量异常/事故处理,必须在2个工作日以内完成处理并将结果公布;5.4质量异常/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者,一经查实将给予当事人加倍处罚,情节严重的给予解聘。

5.5品管中心每日收集登记各类质量异常,以周报、月报、年报形式传递到生产车间经理、技术中心负责人、厂长、生产总监、品管总监,以供进一步制订纠正预防措施。

6.0质量奖惩办法质量责任判定详细参见JXZB-QP-040 《产品实现过程控制及责任判定》。

6.1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奖惩6.1.1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奖惩细则树立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内部顾客的理念,上道工序生产的产品或服务要满足下道工序的质量要求,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的产品或服务质量进行把关,下道工序发现的不良品对本工序进行适当奖励,对上道工序进行相应处罚,以激励全体员工参与和重视产品质量。

包装过程不良品按表1进行ABC分类:表1:包装过程不良品分类不良品类别不良类型A少瓶,少中包,箱贴标签错误,白瓶,渗漏,不同产品混装,少计量,胀包、沉淀、结晶等内质不良B 药液(粉)外观颜色有严重偏差、标签脱落、标签倒贴、歪贴或被污染C 标签起翘、箱桶破损、箱桶变形、箱湿、箱贴发霉生产过程质量按表2进行奖罚:表2: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奖惩细则过程奖励处罚原料、包材验收发现原料、包材不合格进行退货处理的(含生产过程发现),奖励发现人25元/次(品管正常检验除外)。

1、对原料、包材不合格采取让步接收的罚采购中心25元/次;退货不予罚款。

2、因原料、包材不合格引起断货责任的按断货处罚办法执行。

生产加工、灌装1、加工人员发现原料不合格影响生产与质量的,经品管确认奖励发现人50元/次;2、灌装人员发现包材同类关键指标不合格,造成退货的,经品管经理、车间经理、采购经理确认奖励25元/次;灌装人员在生产时挑出的瓶、盖、箱、签严重不合格品如瓶漏、瓶沙眼、瓶缺口、瓶变形、瓶不干净等,由品管和采购确认,按1元/个进行奖励,卷膜按1元/kg进行奖励,整批不良最高200元封顶。

此奖励金由采购在供方货款中扣除;3、灌装人员发现半成品外观等不合格的,经品管确认奖励发现人25元/次1、因加工人员发现原料不合格,经品管和责任部门确认的,罚品管和采购中心各25元/次(特采原料除外)。

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2、因灌装人员发现包材同类关键指标不合格,造成退货的,经品管和采购确认,罚采购中心、品管中心各12.5元/次。

3、因灌装人员发现半成品外观等不合格的,经品管和责任部门确认的,罚加工工序25元/次(配方问题除外)。

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4、在验收过程让步接收时,已对采购员和供应商进行了处罚的不再重复处罚。

5、因原料、包材退库造成不同原料、包材混料的情况,罚责任部门50元/次。

成品终检成品终检过程,检查出成品包装不合格的,不论瓶/袋数,均以件计,经品管经理确认奖励发现人A类不良5元/件、B类不良2元/件、C类不良0.5元/件,整批不良最高200元封顶。

因成品终检过程,检查出成品包装关键指标不合格的,不论瓶/袋数,均以件计,经品管经理和责任部门确认罚生产车间A类不良5元/件、B类不良2元/件、C类不良0.5元/件,整批不良最高200元封顶。

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搬运、仓储在搬运和仓储过程发现因生产操作、检验不当发生的不合格品,经品管经理确认奖励发现人A类不良5元/件、B类不良2元/件、C类不在搬运和仓储过程发现因生产操作、检验不当、转运仓储不当发生的不合格品,经品管经理和责任部门确认罚责任部门A类不良5元/件、B类不良2元/件、C对责任鉴定存在异议的情况,由采购总监、生产总监、品管总监进行仲裁。

如弄虚作假、恶意将合格品整成不良品骗取资金者,一经发现一律开除处理。

6.1.2生产过程各部门车间质量评比细则6.1.2.1为鼓励与质量强相关部门/车间进行自主管理,公司设立质量奖励基金,基金额按下表设定:部门/车间 旺季(3~8月份)基金其他月份 一类部门 50元/人/月 30元/人/月 二类部门30元/人/月20元/人/月部门/车间月度质量奖金额=月基金×当月人数×当月分数/100良品0.5元/件,整批不良最高200元封顶。

类不良品0.5元/件,整批不良最高200元封顶。

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库检库检或仓管员巡查过程发现因生产操作、检验不当发生的不合格品,经品管经理确认奖励发现人A 类不良5元/件、B 类不良2元/件、C 类不良品0.5元/件,整批不良最高200元封顶。

(品管部库检发现异常除外)库检过程发现因生产操作、检验不当、搬运仓储发生的不合格品,经品管经理和责任部门确认罚责任部门A 类不良5元/件、B 类不良2元/件、C 类不良品0.5元/件,整批不良最高200元封顶。

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搬运、发货在发货过程发现因生产操作、检验不当、搬运仓储不当发生的不合格品,经品管经理确认奖励发现人A类不良10元/件、B 类不良5元/件、C 类不良0.5元/件,整批不良最高200元封顶。

在发货过程发现因生产操作、检验不当、搬运仓储不当发生的不合格品,经品管经理和责任部门确认罚生产车间、品管中心或其他责任部门A 类不良10元/件、B 类不良5元/件、C 类不良0.5元/件,整批不良最高200元封顶。

因仓储条件不足造成的不良除外,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市场投诉处罚责任部门A 类不良100元/次、B 类不良50元/次、C 类不良20元/次6.1.2.2与生产过程强相关部门:采购部、品管部、生产部(车间)、技术部、设备部、仓储部物流部。

因质量责任和问题出现机会的不同,分为二类,一类部门:生产车间、品管部、技术部、仓储部;二类部门采购部、设备部、物流部。

6.1.2.3每月由品管部按表3进行考核打分,奖金额按下式进行计算,低于70分者,取消当月质量奖,发生质量事故的,取消当月质量奖。

部门奖金的分配由各部门车间自行制订分配方案,方案交品管部备案。

表3:生产过程各部门QMS 检查考核细则6.2市场投诉的考核与处罚6.2.1发生市场投诉和退货,根据责任界定结果,统计质量损失按月度KPI 考核、年度激励方案考核到部门和个人。

6.2.2市场投诉和退货质量责任由品管中心进行初步界定,由各责任部门进行确认,存在异议不能确认时,由公司领导仲裁。

6.2.3根据原因和损失额界定为人为质量事故的,除月度、年度考核外,按6.3质量事故进行处罚。

6.3质量事故的处罚发生人为质量事故的,直接责任人按2%予以处罚赔偿,一般质量事故(1~10万元)的序号项 目扣分细则1异常异常未汇报扣5分/次,因异常导致损失1000元以下扣2分/次,损失5000元以下扣5分/次,损失9999元以下扣10分/次,原料包材让步接收扣2分/次,生产过程发现原料包材不合格退货扣5分/次2 库检 库检发现A 类不良扣2分/件,B 类不良扣1分/件,C 类不良扣0.5分/件,拒不整改者扣30分3市场投诉发生A 类不良投诉扣5分/次,B 类不良投诉扣2分/次,C 类不良投诉扣1分/次 4现场管理生产现场由品管、生产、技术联合组织每周不定期检查一次,发现未标识物料(包括瓶、桶、箱)扣1 分/处,发现不良品与合格品混放扣2分/处,发现不同品名产品混放同一容器扣5分/处,其他问题按1~10分酌情扣分5记录未及时作岗位操作、检查记录或作回忆录者扣 1分/张,未作记录者扣2分/张,作岗位操作、检查虚假记录者扣5分/张,(必检记录:出库单、入库单、成品检验报告单、复配检验单、复配岗位操作记录、首件检验单、药液包材确认单、进料检验单)6内部投诉服务部门服务不到位或不提供生产服务,被服务部门可以进行内部投诉,内部投诉以书面投诉形式为准,由主管领导进行确认,出现一次投诉扣10分直接责任人处罚上限为2000元;重大质量事故(10万元以上)的直接责任人处罚上限为3000元,直接管理者连带责任处罚上限1000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