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思想与方法之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2

化学思想与方法之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2

第二部分高考必备化学思想与方法之五考三模一、《高考说明》稳定性表现:与去年高考说明相同,保持了高度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近几年高考以能力测试为主,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然强调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以及化学实验能力与探究能力。

因此在复习备考中,正确把握这一复习方向,认真研究这些能力要求的含义,结合复习程序梳理考纲中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把握复习的重点和方向,并结合具体实例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做到复习全面、准确,不偏不漏不怪、高效。

二、高考试题的结构分析传统热点——主干知识和基本方法变化内容——新设知识、变化要求的内容。

(一)传统主干知识:1.物质的量;2.氧化还原反应;3.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4.热化学;5.电化学;6化学平衡;7电解质溶液;8常见金属元素及化合物;9.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10化学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11化学基本计算;12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等内容。

非选择题考查方式:1.用化学用语(化学式、结构简式、方程式)表达观点、结论;2.定性描述:大小比较、变化规则、推断结论;3. 计算;4.描述实验现象;5.评价、选择实验方案(选择最佳);6.采集、处理数据(图形、图像、流程图);7.设计实验(选择试剂、仪器装置、步骤);8.编制流程;9.绘制图像或示意图;10.应用或构建模型11.构建概念或理论;(二)山东化学高考考了什么?1.考查重点以考查综合实验能力为主。

要求具有规范的实验操作能力、能正确的描述实验现象、能根据实验目的进行简单设计、实验评价以及实验创新。

同时对实验中的定量问题能进行相关的计算和分析讨论。

2.化学实验的知识要求(1)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名称、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试题侧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所需的仪器,要求明确化学实验仪器的作用)(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侧重混合物(离子)分离、沉淀处理(过滤、洗涤)、溶液配制、中和滴定,要求明确化学实验操作的规范要求】(3)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侧重气密性的检查、收集方法、尾气的吸收、量气装置、倒吸现象及防止措施等,要求掌握原理。

)(4)实验设计一般局限于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及鉴别的试剂选择、防相互干扰措施、步骤设计、现象预测;可能延续仪器连接等综合性的考查。

(三)山东试题特点分析(1)化学素养的考察[1-2个]例1(山东08-10)下列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B.门捷列夫在前人的基础上发现了元素周期律,表明科学研究既要继承又要创新C.C60是英国和美国化学家共同发现的,体现了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D .科恩和波普尔因理论化学方面的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意味着化学已成为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学科例2(山东09-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金材料中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B.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D.在汽车排气管上加装“催化转化器”是为了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预测】化学特点、节能减排、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食品安全成为考查素养的主体。

原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改变分子、创造出新的分子B.将煤的长途运输转变为电的长途输送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C.氮化硅陶瓷、通讯光缆等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糖类、蛋白质、油脂等基本营养物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2)专题知识的集中考察——主干知识的系统性[2-3]例1(山东07-13)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能形成共价化合物B.只有在原子中,质子数才与核外电子数相等C.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36种元素D.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是2或8例2(山东08-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SiH 4比CH 4稳定B .O 2―半径比F ―的小C .Na 和Cs 属于第ⅠA 族元素,Cs 失电子能力比Na 的强D .P 和As 属于第ⅤA 族元素,H 3PO 4酸性比H 3AsO 4的弱例3(山东09-1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B.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综合考查一般设置为一个选择题。

除此之外,有机化学基础也设置为一个选择题。

例4(山东08-14)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 = 恒容时,温度升高,H 2浓度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B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 2浓度一定减小C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 +H 2O CO 2+H 2集中考察平衡常数的意义,并以此为切入点,对平衡特征、影响平衡移动因素、影响速率因素进行考察。

例5(山东09-14)2SO 2(g )+O 2(g ) 2SO 3(g )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催化剂V 2O 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222H c CO c O H c CO c ⋅⋅Δ25D.在t 1、t 2时刻,SO 3(g )的浓度分别是c 1,c 2,则时间间隔t 1~t 2内,SO 3(g )生成的平均速率为集中考察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预测2011年在保持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表)、有机化学基础仍以专题集中的形式考查外,电化学的内容可能为考查形式。

预测1:右图中,两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如下:a 极:Cu 2++2e -=Cu ,b 极:Fe -2e -=Fe 2+,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可能是电解池B.a 极上一定发生还原反应C.a 、b 可能是同种电极材料D.该过程中能量的转换一定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综合考查原电池、电解池的基础知识预测2: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 溶液或NaOH 溶液为电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NaCl 溶液或NaOH 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 2+2H 2O +4e -=4OH -B .以NaOH 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 +3OH --3e -=Al(OH)3↓C .以NaOH 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 保持不变D .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结合元素知识、溶液理论考查电化学原理预测3: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黑笔写红字”的趣味实验。

滤纸先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

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铅笔端作阳极,发生还原反应B. 铂片端作阴极,发生氧化反应C. 铅笔端有少量的氯气产生D. a 点是负极,b 点是正极创设新情境,考查化学素养和基础知识预测4:氢镍电池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产生镉污染的镉镍电池。

氢镍电池的总反应为。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电池放电时,H 2是正极B .电池放电时,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正极C .电池充电时,氢元素被氧化D .电池放电时,电池负极周围溶液的pH 不断增大预测5(原创):利用电化学原理使N 2+3H 2=2NH 3在常温、常压下完成成为近年来的研究方向。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的是 ( )A.若图示装置为原电池装置,则,电解质溶液可选择H 2SO 4B.不论图示装置为电解池还是原电池,b 电极一定发生氧化反应C.电解质溶液(或其他类型的电解质)中,阳离子一定向b 电极移动D.合成NH 3过程中,外电路中电子一定流入b 电极(3)主干知识拼盘——知识点覆盖面的体现(2-3个)例1(山东07-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6O 2和18O 2互为同位素,性质相似B.常温下,pH =1的水溶液中Na +、NO 3- 、HCO 3- 、 Fe 2+可以大量共存C.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2121c c v t t -=-2D.C(石墨,s) = C(金刚石,s);∆H>0,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1)原子结构(2)离子共存(HCO3-的性质、HNO3强氧化性)(3)Al3+的水解、ClO-的性质(HClO的强氧化性)(常见物质的俗名及用途——体现化学与生活的关系)(4)∆H的意义。

例2(山东08-13)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0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水稀释至100mL,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B.在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32g氧气,则转移2N A个电子C.标准状况下,分子数为N 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D.一定温度下,1L 0.5mol·L-1NH4Cl溶液与2L 0.25mol·L-1NH4Cl溶液含NH4+物质的量不同(1)质量分数的理解(2)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分析(3)气体摩尔体积计算(4)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及NH4+水解例3(山东09-10)下列关于氯的说法正确的是()A.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B.若1735Cl、1737Cl为不同的核素,有不同的化学性质C.实验室制备Cl2,可用排饱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D.1.12LCl2含有1.7N A个质子(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以氯元素为载体,考察氧化还原、原子结构、气体制备、N A等内容。

【预测】综合元素知识、物质组成、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平衡理论、溶液理论等相关内容的综合题可能占到2—3个。

预测(原创):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5℃时,pH=13的1.0L C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B. 标准状况下,2.24L 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1N AC. 同浓度的NH4Cl、NH4HCO3溶液中,c(NH4+)浓度相同D. pH=1的溶液中,NO3-、SO32-、Fe3+、Na+能共存(4)主干知识深度综合——最后一题例1(山东07-15)一定体积的KMnO4溶液恰好能氧化一定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