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基防护栅栏作业指导书

路基防护栅栏作业指导书

施工过程控制标准化管理手册编号:JQ4-ZT21-LJ-16 路基防护栅栏作业指导书2012年08月01日发布 2012年09月01日实施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南项目经理部施工过程控制标准化管理手册编号:JQ4-ZT21- LJ-16 路基防护栅栏作业指导书单位:中铁二十一局集团中南项目经理部编制:审核:批准:2012年08月01日发布 2012年09月01日实施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津秦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路基防护栅栏作业指导书1.编制依据1)铁路线路防护栅栏施工设计图[通线(2012)8001];2) 新建铁路天津至秦皇岛铁路客运专线路基设计工点图;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4)《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2.适用范围适用于津秦铁路客运专线路基防护栅栏工程施工。

2. 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明确路基栅栏防护工程施工工艺、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路基防护栅栏工程施工。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平整场地,清除障碍物。

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打桩场地边线并标识。

3.防护栅栏设计情况本标段防护栅栏高度统一采用2.7m形式,防护栅栏单元长度根装刺丝滚笼 据现场实际情况选用3.0m 、1.59m 、1.15m 三种形式; 防护栅栏由立柱、上槛、下槛、拦片、桩冒构件现场拼装组成。

其中地面纵坡小于6°地段,采用防护栅栏长度3m ,地面纵坡在6°~ 12°地段,采用防护栅栏长度1.59m ,地面纵坡在12°~ 36°地段,采用防护栅栏长度1.15m ,各构件采用C30混凝土预制。

防护栅栏施工采用预制场集中预制,施工现场安装预制件的施工方式。

4.防护栅栏构件预制工期计划防护栅栏预制计划工期:2012年8月1日~2012年10月10日;防护栅栏安装计划工期:2012年9月1日~2012年10月31日。

5. 防护栅栏安装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安装刺丝滚笼栅栏安装工艺流程图5.1施工技术准备(1)防护栅栏安装前,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认真审核图纸,分类算出每段工程数量,为施工提供可控依据。

(2)施工放样:试验段区恢复征地红线,每隔20米设一桩,做好标记,并用白灰撒出征地红线及立柱基础线,要求准确,简明。

(3)测量放样:每20m放出铁路征地红线,做好标记,并撒白灰线,距征地界以内0.5m,放出基础方框线。

5.2 基础施工要求本标段基础地基承载力≥100kPa,抵抗侧向压力≥60kPa,基础采用C25混凝土现场浇筑。

本标段2.2m高防护栅栏基础尺寸采用600㎜×800㎜×900㎜,斜坡地段采用基础尺寸采用600㎜×600㎜×900㎜。

安装防护栅栏前首先按照图纸要求开挖基础,基坑应尽量垂直开挖,基坑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扰动基坑侧原状土体。

对扰动土体应挖除回填,回填土压实回填系数不小于0.93。

开挖后,坑内要求无明显碎土、杂物等。

5.3预制构件出场要求1.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有麻面、掉皮。

脱模时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70%;出场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80%。

立柱尺寸精度要求:截面边长误差≤2.5㎜,高度误差≤5㎜,立柱中预留孔位位置误差≤2.0㎜,牛腿支撑、凸榫位置及尺寸位差≤2.0㎜。

上槛、下槛、栏片、柱帽的各部尺寸误差均应≤2.0㎜。

2.预制构件采用的混凝土须为细石混凝土。

3.刺丝滚笼进行热镀锌处理,镀锌量一般环境采用120g/㎡,特殊环境采用270g/㎡,纵向拉筋、冷拔钢丝、支架、抱箍、连接钢丝等均需要热镀锌处理,镀锌量270g/㎡。

4.纵向拉筋采用两根ф2.5㎜冷拔镀锌钢丝绕弯而成,纵向拉筋间隔120㎜采用ф2.2㎜冷拔镀锌钢丝绕成刺丝固定。

5.安装刺丝滚笼冷拔镀锌钢丝均由ф6.5㎜的HPB300高线钢丝冷拔后在热镀锌处理加工制作。

5.4运输要求钢筋混凝土防护栅栏出场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80%。

运输中应有保护措施,于其间夹草席、稻草、锯末或其它缓冲防震材料,竖向堆码层数不超过5层,高度不超过600mm。

刺丝滚笼及连接构件应有有效的包装保护,防止磕碰。

钢筋混凝土防护栅栏栏片竖向安排放置,其中夹缓冲材料,以防碰伤。

5.5安装基础基坑按照设计要求开挖完后,埋入立柱。

埋入立柱时,严格控制好位置,定位后,用C25混凝土浇注,保证立柱纵、横向不移位,竖向垂直,待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撤去立柱支撑。

待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后,在安装下槛、栏片、上槛及柱帽,安装后上、下槛与栏片的间隙采用C30混凝土或M30水泥砂浆灌满形成牢固的整体,固定后不得出现栏片晃动的现象。

所有连接螺栓均采用防盗设计,由螺杆、螺帽、防盗垫圈组成,安装及拆卸使用专门工具,根据不同连接点的厚度,选用不同尺寸的防盗螺栓。

螺栓拧紧固定后螺栓头部采用焊机现场点焊固定,防止螺帽松动。

刺丝滚笼与防护栅栏连接采用纵向拉筋及支架连接。

防护栅栏安装。

防护栅栏安装完成后,用抱箍将支架固定与立柱和上槛的线路内侧,跨度为3m的防护栅栏中部设置一处加密支架。

支架固定完成后沿线路纵向悬挂两根纵向拉筋(每根纵向拉筋由两根钢丝互绕制作),纵向拉筋悬挂于支架焊接挂钩上,采用刺丝连接卡或ф2.5㎜镀锌钢丝支架钢管和纵向拉筋2圈后拧紧固定。

刺丝滚笼采用刺丝连接卡或ф2.5㎜镀锌钢丝支架钢管和纵向拉筋2圈拧紧固定于纵向拉筋上,上下纵向拉筋处间隔固定,同一直线方向刺丝滚笼每隔80㎝固定一处。

刺丝滚笼安装后圈径不小于45㎝,刺丝连接卡连接点间距在同一直线上为20㎝。

刺丝滚笼安装后下缘距离钢筋混凝土防护栅栏上缘垂直距离为0.05m。

5.6线路封闭技术要求及方法1.防护栅栏安装要做到“严、直、齐、美”,线路封闭严实,不留间隙;沿线路方向顺直,不忽远忽近;防护栅栏顶端与下端纵向过渡平滑整齐,不忽高忽低;要求整体效果美观,避免给人零乱感觉。

安装先平整场地,下槛下部地面应平整夯实,保证两侧排水不受影响,栅栏底部距离地面高度5cm,不满足时,应进行回填处理。

2.防护栅栏安装时,应对栅栏两侧地面惊醒平整夯实,当栅栏设置位置为坡地或栅栏两侧地面存在高差时,对栅栏两侧各2m范围内的高出部分进行平整,两侧地面应平齐等高且不高于栅栏下槛底部,以保证栅栏相对于两侧地面均达到防护高度。

3.隧道封闭防护栅栏设置于隧道进出口堑顶以外至少2m;地形陡峭,人及动物难以到达时可不设置。

4.桥台、桥墩封闭防护栅栏设置于用地界0.5m处时,应从桥台下包围锥体封闭线路;对易于攀爬进入墩顶的桥梁,在高度(墩顶U型槽底)低于3m 的矮墩处设置栅栏进行封闭。

5.涵洞封闭:防护栅栏应从涵顶通过,放线时应先满足涵洞宽度要求,使涵顶防护栅栏距涵洞两侧等距,两侧应保持相同角度。

6.排水沟封闭:防护栅栏跨越水沟等设施时,下部采用混凝土箆子封闭;封闭间隙不得大于10㎝。

7.其它封闭:放线遇到建筑物、铁路设备等情况时,应采用直角拐弯形式封闭,对建筑物、设备等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放入防护栅栏以内或以外。

车站、货场、正线与支线交汇等处防护栅栏应保证开口位置距封闭处200m以上。

5.7其它要求:1.防护栅栏设置结合绿化情况,考虑景观的整体效果;2.防护栅栏每根立柱外侧预制内凹的“禁止入内”警示标识字样,采用黑体字形,字高140mm,字间距300㎜,内部图红色油漆。

3.栅栏门:根据工务、电务等设备检查和维修施工作业的需要,设置栅栏门,可采用单开门及双开门两种形式。

单开宽度1.5m,双开宽度3m,其网片形式与防护栅栏保持一致,门柱采用C30钢筋混凝土预制,基础、截面尺寸及高度同钢筋混凝土立柱金属网片防护栅栏形式,并通过销轴、销轴套与门柱连接。

门柱上预制设置“禁止入内”的警示标志,门上设锁,并应防水。

6.施工的质量控制工程技术部向施工队下发图纸和施工方案,施工队长在熟悉图纸、施工方案的前提下,合理地安排施工工序、劳动力,并向操作人员作好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

落实质量保证计划、质量目标计划,落实至班组每一个人,而且应让他们了解本次交底的施工流程、施工进度、图纸要求、质量控制标准,以便操作人员心里有数,从而保证操作中按要求施工,杜绝质量问题的出现。

6.1.防护栅栏的立柱、门柱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6.2.防护栅栏上槛、下槛、栏片、柱帽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6.3.防护栅栏距离线路中心位置的允许偏差为0㎜-100㎜。

7.劳动力组织7.1 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7.2各分部根据施工计划各自安排班组,班组成员组成:其中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

8. 设备机具配置栅栏安装机械设备情况:每个班组机械设备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由于我标段地处丘陵地带,路堑边坡比较高,根据地形情况配备小型吊车。

9.施工的质量控制9.1质量目标本项目质量目标: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及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9.2质量管理机构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管理机构,明确各作业班组质量责任,定期考核、奖罚,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

质量管理机构框图见图。

质量管理机构框图9.3.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9.3.1质量保证体系1、质量岗位职责⑴项目经理认真贯彻上级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负责本项目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对工程质量负总责。

制定质量管理目标和规划,掌握工程质量动态。

主持工程质量验收和评定,召开工程例会,分析质量情况。

支持技术负责人抓技术质量工作,对技术人员和质检员的业务工作要给予大力支持,听取技术人员和质检员的合理化建议,确保其工作的权威性。

坚决制止一切不重视质量的行为。

组织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

⑵技术负责人贯彻落实本项目质量方针和目标,确保工程质量达到目标要求。

组织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的编制和审核工作,并随时检查其执行情况。

组织制定质量保证措施实施细则,掌握质量现状,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组织有关人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和处理方案,并责成有关人员限期改进。

参加质量工作会议,组织定期工程质量检查和质量评定,领导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新技术攻关活动和创优活动,搞好现场质量控制。

负责施工中的技术指导、质量监督工作,对一些新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要及时对施工人员进行传授;有权制止不重视质量的行为,对不合格工程有权责令停工或返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