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答案)小学数学基本功比赛(版面调整)

(答案)小学数学基本功比赛(版面调整)


B.教师道德行为规范
C.教师角色
D.教师素养
5.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体积相等,它们底面积的比是 2:9,圆柱的高是 9
厘米,圆锥的高是 B 。
A.2 厘米
B.6 厘米
C.8 厘米
D.12 厘米
6.在教授“乘法结合律”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加法结合律”推出“乘法结合
律”,这是利用了 B 的数学思想。
(2)3+7+11+15+…+99 =(3+99) ×25÷2 =1275
小学数学试题 第 3页(共 7页)
五、解决问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1.有一个挂钟每小时敲一次钟,几点敲几下。钟敲 6 下,5 秒钟敲完。钟敲 12 下,
几秒钟敲完? 5÷(6-1)×(12-1)
=1×11 =11(秒)
1.直观性原则。该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 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 深刻地掌握知识。材料中的数学老师将若干正方形分给学生,让学生拼出长方 形,是利用直观性教学原则的表现。 2.启发性教学原则。该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 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学科 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数学老师让学生自己拼出长 方形,可以参考课本公式并求出长方形的面积,是运用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表现。 3.谈话法。谈话法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材料中的数学老师“请学生回答,并 让学生说出这样求的原因”是运用谈话法的表现。 4.读书指导法。读书指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其他参考书, 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材料中的数学老师“引 导学生阅读课本”是运用读书指导法的表现。
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 D 、模
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A.操作能力
B.阅读能力
C.表达能力
D.推理能力
9.以下四个选项中,与 105 互质的数是 D 。
A.24
B.49
C.50
D.68
10.很多学生在学习了乘法口诀后,习惯于“三七二十一”这一记忆顺序,如果问
克 32 元,则取的果汁糖和牛奶糖的质量比为 A 。
A.29:7
B.7:29
C.31:19
D.19:31
13.在现存的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中,最早的一部是 A 。
A.《周髀算经》 B.《孙子算经》
C.《九章算术》 D.《算术书》
14.下列年份中,不属于闰年的是 D 。
A.1980
B.2016
C.2044
A.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
B.将物体数和形的特征相结合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
C.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以及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
D.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和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
4.我国 A 是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至 2020 年)
制定的。
A.《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
他们“几乘三等于二十一”,很多人都反应不过来,这是一种 B 现象消极
作用的表现。
A.发散思维 B.定势
C.逻辑思维
D.启发
11.下列这些学习策略中,属于认知策略的是 A 。
A.对数和形记忆策略
B.数学理解和思考
C.关于注意力的策略
D.问题解决的反思策略
12.果汁糖每千克 28.5 元,牛奶糖每千克 46.5 元,现要求混合后糖的单价为每千
A.假设
B.类比
C.转化
7.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相当于长方形面积的 2 ,相当于 5
三角形面积的 1 。如果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8 平方厘米, 10
那么三角形空白处的总面积是 D 平方厘米。
D.对应
A.20
B.50
C.80
D.72
(第 7 题)
小学数学试题 第 2页(共 7页)
8.《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提出数学课程的内容的核心:数感、
又∵ S 四边形 EHGF=4cm2
S△GCB=1/4 S 四边形 ABCD
∴S△FCB+ S△ADH=10×6×1/4+4=19 cm2
小学数学试题 第 5页(共 7页)
六、命题(10 分) 下面是现行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和五年级两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请你从
中选择一项内容(二年级或五年级),编制 3 至 5 道试题(题目的形式和内容自 定),并写出命题意图、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
1
1
1
1
5 . ( 2 + 3 + 4 +…+ 2008 ) ×
1
1
1
1
1
1
1
(1+ 2 + 3 +…+ 2007 )-(1+ 2 + 3 + 4 +…+ 2008 ) ×
111
1
1
( 2 + 3 + 4 +…+ 2007 )=(
2008
)
二、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小学生学会用学具拼搭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这是动作技能学习。 ( × ) 2.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主体的新型的双边活动。( × )
2.题目与设计的考查目标一致,答案正确,基本能写出命题意图,得 6-7 分; 3.能编制出几道题,题目基本属于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答案正确,命题意图 简单,得 4-5 分; 4.编制的题目属于本单元教学的内容,但是目标不明确,或者答案有误,命 题思路不清晰。得 1-3 分; 5.没有按要求编制题目,或者编制的题目出现严重错误,不给分。
1.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2.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评价要求:能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确定考查的内容,编制出适当的题 目,题目难度、广度和区分度适中,答案正确,命题意图清晰。具体评分要求:
1.能阐明考查的范围,题量与设计的考查目标一致,难度、广度、区分度适 中,答案正确,命题意图清晰,得 8-10 分;
1.已知 M=2×3×5,那么 M 全部因数的个数有 C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3 个
B.7 个
C.8 个
D.无数个
2.把浓度为 15%和浓度为 40%的两种糖水混合,要配制成 140 克浓度为 30%的糖
水,15%的糖水需取 C 克。
A.84
B.8.4
C.56
D.3.6
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关于空间观念的主要含义不包括 B 。
小学数学试题 第 4页(共 7页)
4.如图,在长方形 ABCD 中,AB=10 ㎝,AD=6 ㎝,
AC 和 BD 是对角线。E 是 AB 上的一点,四边形
EFGH 的面积是 4 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是多少?(5 分)
(第 4 题)
解:因为三角形 ACD 和三角形 CDE 是等底等高的三角形,所以三角形 ADH 和三角 形 CEH 的面积相等,这样问题就好解决了。
3.用一根绳子测井台到井水面的深度,把绳对折后垂到井水面,绳子超过井台 9 米;把绳子三折后垂到井水面,绳子超过井台 2 米。水面到井底的水深是 1 米, 求绳长和井深。(5 分) 解:设井深为 x 米,则 (x+9)×2=(2+x)×3 x=12 12+1=13(米) 绳子:(12+9)×2=42(米) 答:绳长 42 米,井深 13 米。
小学数学试题 第 7页(共 7页)
积是长方形 ABCD 面积的 1 。 4
10×6÷4=15(平方厘米)……2 分
15+4=19(平方厘米)……4.5 分
答:(略)……………5 分
或解题思路:
∵ S△ADC= S△ADC
∴ S△ADH= S△EHC
∴ S△FCB+ S△ADH = S△FCB+ S△EHC= S△GCB+ S 四边形 EHGF
小学数学试题 第 6页(共 7页)
七、材料分析题。(共 10 分) 一位数学老师在教长方形的面积这节课时,先跟学生讲这节课要教的是长方
形的面积。然后将若干正方形分给学生,让学生拼出长方形,并告诉学生可以参 考课本上的公式求出长方形的面积,之后请学生回答,并让学生说出这样求的原 因。老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小结,板书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S=ab,引 导学生阅读课本。 分析材料中的数学老师在教学中运用了哪些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并简要说明。 答:材料中的数学老师运用了以下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D.2100
15.x,y 是两个三位数,x 个位上是 0,去掉 0 后得到的数是 y 的一半,已知 x+y=624,
则 x 的值是 D 。
A.380
B.410
C.460
D.520
四、计算题:(每题 5 分,共 10 分。)
(1)0.36×5- 3 x= 3
4
5
解:
1.8- 3 x = 3
4
5
x =1.6
江门市 2018 年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数学
本试卷共 4 页,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报名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 2.做选择题时,必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