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黄花梨的认别海南黄花梨与越南花梨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相对而言,海南黄花梨纹理及质感较细,越南花梨纹理较粗一些。
二、海南黄花梨气味大一些,即所说的降香,而越南花梨气味略小。
三、海南黄花梨纹理好,鬼脸多,即所谓的虎皮纹,层次感强,越南花梨相对差一些、层次感相对较差。
四、从材料上看,海南黄花梨直径普通较小,越南花梨树材略粗大。
上述两种木材的区别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的。
很多鉴宝专家都说很难用一种方法来完全鉴定,都是要有多年的实践经验才能综合定出产地。
海南黄花梨的文化魅力海南岛热带、亚热带气候和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树种---黄花梨。
老百姓喜爱黄花梨,历朝皇帝及达官显要也喜欢黄花梨,特别是明中期至清中期,黄花梨成为宫廷御用家具的主要材料。
国家确定明清木质家具一级文物,黄花梨名列首位。
黄花梨有如此地位和魅力,主要在于:一、木性稳定木材既能吸收水分,又能释放水分,可膨胀也可收缩,这使制作家具、雕刻工艺品时必须考虑木材的稳定性,避免变形。
二、手感温润明清时期,宫廷、达官显要对家具材质要求极高,冬天屋内冰凉,但用黄花梨制作的家具,木性适中,手感温润,没有冰冷的感觉,非常适合上层社会的生活需要。
三、色泽高贵黄色为皇家专用色彩。
黄花梨主色为褐黄色或深褐色,褐色中闪烁着金黄色,这一高贵色泽符合皇家审美要求。
黄花梨不太粘色,如染色后很快就褪色,这是黄花梨成为皇家家具首选木材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纹络幽美黄花梨自然纹络有山水纹、人物纹、动物纹、植物纹、琥珀纹,晶莹剔透,美不胜言。
不需画工构图施料,心材的切面,就有人物或动物的图案,趣意盎然,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五、香气诱人黄花梨辛辣香浓,制作成家具或工艺品,置于厅堂,香气四溢。
芬芳诱人,静心醒脑。
六、药用价高《本草纲目》、《海南本草》、《证类本草》中均记载为降香,具有行气活血、止血止痛、辟秽等功效,可治疗呕吐、心胃气痛、冠心病,特别是对高血压、皮肤过敏等症更具有立竿见影之功效。
什么是海南黄花梨老料经常听到有商人说某某仿古家具是用稀少的海南黄花梨老料制作的。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那究竟什么是海南黄花梨老料呢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我以为所谓海南黄花梨老料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以前明清家具的残肢,如椅子腿、桌子面等。
明清的黄花梨家具由于历经的年代久远再加上保护不善有的丢腿有的断梁。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无产阶级***使我国的历史文物遭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浩劫,明清的古家具当然也不例外。
而当时有心计的懂行人就偷偷拿一些黄花梨、紫檀家具的残肢回家后藏起来,历经几十年一直保存到现在。
这些经过数百年风雨沧桑和无数次灾难的老料,它们吸收了大地的精华本性已经相当的稳定,因此绝对不可能有变形和开裂的情况发生。
由于这种老料现在已十分稀少和难觅,因此弥足珍贵。
现在每一件真正的明清黄花梨家具都已被众人视为珍宝,在国内外的拍卖会上成交价格动辄成百上千万元,再加上现在旧家具的修复讲求“以旧修旧”,就是用旧家具的残肢老料来修复。
用其制作整件新仿的黄花梨家具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现在市场上一些规模大、有实力的家具商向顾客展示的明清黄花梨桌椅腿等老料之中有99%都是经过作旧后的赝品。
另一种可以称为老料的是海南岛的黄花梨树,被当地的黎人砍伐后放置在自然环境下,在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里其边材部分经过白蚁的反复虫蚀和雨水的浸泡已经腐烂得斑驳不堪,其裸露出的心材表面形成类似钢化玻璃破碎后的纹路和细小的斑块,这是自然条件所形成的岁月痕迹,人为是没有办法仿造的。
而后又经过海南岛特有的雨热同季、旱凉同期季节的不断变换,虫蚀过后裸露的黄花梨心材直接接受多次反复的干燥、潮化,潮化再干燥,使黄花梨心材部分颜色趋于加深,醇厚而一致,油质及芳香的降香物质浸润全身,使其不仅气味芳香而且玉质感更加鲜明,经打磨后木材的表面呈现出一种萤火虫般的磷光甚是迷人。
用这种黄花梨材料制作家具不用烘干,做成家具后也决不会开裂和变形,而且颜色漂亮香气浓郁。
这种老料现如今也是少之又少难得一见了。
海南黄花梨的真假一把海南黄花梨宫廷圈椅到底值多少钱?郑先生为此苦恼了很久。
两个月前,郑先生在老家具店“遛弯”时,意外地发现了一把海南黄花梨做的宫廷圈椅,郑先生自认为对红木家具颇为懂行,在反复品鉴了颜色、花纹、包浆等多方特征后,认定这是一把“正宗”用海南黄花梨制作的家具,于是如同捡到宝贝般,以158000元将其买进,藏于家中把玩。
半个月后,郑先生与朋友去古玩城闲逛,意外地发现了四把与收藏的“海黄圈椅”极为类似的宫廷圈椅,最让郑先生吃惊的是四把圈椅每把皆明码标价3280元。
郑先生满腹疑惑,海南黄花梨存世量极少,为何一家小家具店竟有如此大量珍宝?郑先生不禁心底一沉,急找店主询问。
店主很是热心地告诉郑先生,这四把圈椅不是海南黄花梨的,而是用花梨木为主要材料制作,再通过刮磨、着色等做旧技艺,新料老做,样子看起来与海南黄花梨极为接近,其内部全为花梨木。
店主还说,这些家具制作简单,可以大量供货。
听到这些话,郑先生的心中仿佛被插进了一根冰锥,几乎瘫倒在地,作为一个红木市场的老玩家,他猜想自己或许是“吃药”了。
然而郑先生却不死心,专门寻找了木业专家鉴定,结果他收藏的圈椅就是家具店老板所说的“做旧的花梨木圈椅”。
木材专家告诉郑先生,近些年,海南黄花梨的价钱可谓一路飙升,在巨大的利益作用下,很多人运用科技手段,对纹理、重量接近海南黄花梨的花梨木进行配料及着色打磨,再运用拆分销售的方法让很多红木老玩家上当,于是就出现了老玩家凑不全一套,批发商要多少有多少的怪事。
至于上段文章所说的拆分销售,也是一个不得不让我们注意的地方。
对于资料较深的红木家具爱好者都知道,很多老家具因为经过动荡年月,四处飘落,很多东西都很难凑成一套。
一般来说我们称其为“孤间”,很多爱好者购买家具就在享受一个淘的过程,非要自己凑成一套,才会感觉有所收获。
特别是在中国北方,很多玩家结伴而出,彼此留心将散落在市场上的家具凑成一套,这一套可能原本就是统一的一套,也有可能按照自己的审美,根据家具的款式颜色自己调配而成,这也是一件享受淘宝乐趣的事情。
这种凑孤件的方式往往能用最少的钱买到更具价值的家具,若有幸凑成一套,家具就会坐地起价,甚至可能是收购价的数倍。
而这种方法需要购买者对家具的鉴定极其了解,拆分收购虽然可能花更少的钱,但收购风险也增大了。
很多卖家就是看中一些对家具略有了解却自命清高的爱好者心理特点,将本是一套三件套家具,分放到三家不同品牌,甚至相距很远的家具店中销售,而且这些家具往往放在最不起眼的地方,让其布满灰尘,仿佛是马上就要被扔掉的垃圾一样。
待自以为捡到便宜的藏家发现,其再开出一个远高于赝品价,但低于珍品价的中间价格,诱藏家上当。
这种方法在旧货圈子中极为常见,特别常见于海南黄花梨、老红木这种新老材料混做的家具种。
据笔者了解,现今市面上能够见到的海南黄花梨老料极少,很多老玩家根本没见过真正的海南黄花梨。
前不久,某拍卖会上,就有一张海南黄花梨制作的方桌以200元起拍却无人问津的怪事。
这本是中国南方城市中一资深玩家,受人之托拿几件珍品来为拍卖会撑场,所以将自己最中意的一件海南黄花梨家具拿出来,也希望能够借此询价。
因为考虑市面上海黄家具真货极少,排名行特别邀请三位业内名家鉴定,三位专家皆对此家具赞不绝口。
有位专家曾开玩笑的说:“这绝对是老货啊,可以进博物馆啦。
”但事实却出人意料,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大部分玩家只见过价的,所以对真货自然倍感陌生,总感觉这件海黄家具颜色太深,质量太轻。
即使个别识货的玩家,由于沉默螺旋效应不敢出声,默认其为假货,最终的结果就是没人出价。
如此因假误真,见到真货不敢出价真是可惜,可叹!收藏海南黄花梨家具不仅要重材质,同样要考虑其中的文化,值得收藏的海黄家具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或许这就是收藏中所说的缘分。
广州中山大涌已成功种植出海南黄花梨,这是海南黄花梨爱好者的福音,也是对“投机收藏家”的当头棒喝。
相比其他红木原料而言,海南黄花梨的炒作价值很高,收藏价往往被高估,一件海黄家具的到底有多大价值。
是否真的能够保值升值?藏家应该理性地挤出水分后再行定夺,收藏需要平和的心态,万不可为“藏宝”而“抢宝”。
揭秘:黄花梨的前世今生海南黄花梨又叫降香黄檀,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树种。
虽然广东、海南都有黄花梨生长,不过,由于海南岛日照长、雨量大,因此海南黄花梨的密度最大、油性最好、花纹也最漂亮;另外,海南黄花梨的柔韧度很好、抗压、耐腐蚀,所以,它始终位列五大名木,价格也是居高不下。
海南黄花梨分为油梨和糠梨,油梨生长在海南中西部,含油量足、密度大,颜色红中透紫;糠梨生长在海南岛东部的文昌、琼海等地,颜色多为金黄色,无论是糠梨还是油梨,稍加打磨后,除了美丽的荧光,还有琥珀般透明、温润的质感;另外,海南黄花梨木纹优美、灵动,业内称其为鬼脸,可见其纹路变幻莫测。
海南黄花梨协会的资深会员、副秘书长魏希望说,海南黄花梨透着隐隐降香,它不仅能舒筋活血、降气散淤、改善睡眠,还能治疗心绞痛、消化不良、和跌打损伤。
除了药用价值,黄花梨最大的用途还是用于制造高级硬木家具,因为黄花梨木质坚硬、韧性大、纹理灵动美丽、而且散发着清香,所以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黄花梨就已经被宫廷征用。
黄花梨成活容易、成材却相当困难。
从剖面图来看,黄花梨分三层,最外层是树皮,其次是厚厚的白色内皮,最里层红褐色的是芯材部分,也就是俗称的格,内皮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只有坚硬美丽的芯材才能做成精美的工艺品或家具。
黄花梨长到直径15厘米至少需要十多年,可直径15厘米的花梨木的心材也许只有筷子粗细,等到芯材长成可以做家具的大料,至少还需要数百年,黄花梨价值高昂由此而来。
明朝时候,由于文人、仕大夫的推崇,黄花梨家具的制造达到了顶峰,一张重达两吨的罗汉床可以不用一颗铁钉,完全依靠榫卯而完美契合、严丝合缝。
皇亲贵胄的痴迷以及过量的需求给黄花梨带来了杀身之祸,由于肆意砍伐,截止民国初年,海南黄花梨已经所剩不多。
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人们终于开始重新重视黄花梨,政府严令禁止砍伐野生黄花梨,为了培养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政府退耕还林、并提供优质树苗,黄花梨终于重现生机。
在一些自然保护区,我们仍然能找到野生黄花梨。
越往山区走,树龄超过40年的野生黄花梨就越多,不过这些黄花梨都被人造铠甲保护着,避免被人盗伐。
收藏黄花梨黄花梨生长缓慢,那目前市场上用于制作家具的黄花梨原料又是哪里来的呢?专家认为,一是来自早年囤积的原木;一是来自于民间收购的黄花梨老料,比如说门板、农具木柄、房梁和旧家具等等。
正因为原材料稀缺,海南黄花梨的价格一路攀升,1979年黄花梨每公斤仅仅9块钱,2000年前后涨到60元/公斤;2004年左右黄花梨涨到每公斤800元;现在,优质的黄花梨原木已经高达6000元一公斤,也就是说,30年间黄花梨的价格翻了600多倍,黄花梨因此得名木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