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菌群的测定(精)
大肠菌群的测定
--注意事项
如何避免放小倒管时产生气泡(大肠菌群检测)? 客户要求大肠菌群<3/ml(g),请问如何检测和报 告? 伊红美蓝是鉴别培养基,请问鉴别的原理是什么?
大肠菌群的测定
--快速检测方法 LTSE快速检测法: 纸片快速法 TTC(氯化三苯四氮唑)显色快速法 DC(去氧胆酸钠)半固体试管快速法
大肠菌群的测定
大肠菌群的测定
--基本概念
大肠菌群指一群37℃、24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 氏阴性无芽孢杆菌。该菌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以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 食品的卫生质量。 大肠菌群包括大肠埃希氏菌(大肠杆菌)、柠檬酸杆菌、产气克雷白氏菌和阴 沟肠杆菌等。大肠菌群的来源分粪便来源和非粪便来源,在44.5℃仍能生长的 大肠菌群,称为粪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又叫耐热大肠菌群,在人和动物粪便 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而且在自然界容易死亡。因此,粪大肠菌群对粪便污染的 指示作用更为直接和贴切,主要就是大肠杆菌,但也包括克雷伯氏菌属,正是 由于包括了克雷伯氏菌属,使其与粪便污染的相关性受到了影响。 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这三个指标在实际工作中都在应用,但用途 有所不同,一般认为大肠菌群是水源的卫生指标和食品加工卫生状况的通用指 标,粪大肠菌群主要用于贝类和贝类养殖用水的卫生指标,大肠杆菌用于指示 食品受到近期粪便污染或不卫生加工。 大肠菌群表示方法:MPN( most probable number) /100mL 。
大肠菌群的测定
--乳糖发酵法(国标)
检验稀释 取样及稀释方法与菌落总数检验方法相同。 乳糖发酵试验 根据食品卫生要求或对检样污染程度的估计,选择三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乳 糖胆盐发酵管。接种量在1ml以上者,用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1ml及1ml以下者,用单料乳 糖胆盐发酵管。置36±1℃温箱内,培养24±2小时,如所有发酵管都不产气,则可报告为大 肠菌群阴性,如有产气者,则与对照的混合菌种一起按下列程序进行。 分离培养 将产气的发酵管分别在伊红美兰琼脂(EMB琼脂)平板上划线分离。然后置 36±1℃温箱内,培养18~24小时后取出, 观察菌落形态,并作革兰氏染色和证实试验。 证实试验 在上述平板上,挑取可疑大肠菌落1~2个进行革兰氏染色,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置36±1℃ 温箱培养24±2小时,观察产气情况,凡乳糖管产气、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无芽孢杆菌,即可 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 报告 根据证实为大肠杆菌阳性的管数,查MPN表,报告每100ml(g)大肠菌群的MPN值。 结果
大肠菌群的测定
检测方法 结果记录
--出口食品行业标准
大肠菌群的测定
--注意事项
初发酵阳性管,只能经过平板分离和证实实验后,才有可能成为阳性。一般地说, 如果平板上有较多典型大肠菌群菌落,革兰氏染色为阳性杆菌,即可做出判定。如 果平板上有典型菌落甚少或不够典型,则应多挑菌落做证实试验,以免出现假阳性。 只做一步初发酵,就作判定,会有相当部分的合格产品被作为不合格样品处理。 在实际工作中,有时遇到初发酵时产酸,但导管内无气泡产生,复发酵却证实为大 肠菌群阳性。有时导管内无气体,但在液面及管壁却可看到小气泡。导管管口的完 整情况与导管外有无沉渣存在均可影响产气反应的观察,管口不完整性有利于气体 进入导管,管口周围有沉渣能阻碍或延缓气体进入。 大肠菌群菌落的色泽形状与检出率密切相关,伊红美蓝平板上大肠菌群菌落呈黑紫 色,有光泽或无光泽时,检出率最高。红色、粉红色菌落检出率较低。 MPN检索表第一栏阳性管数下面列出的毫升(克)系指原样品的毫升(克)数,并 非样品稀释后的毫升(克)数。在进行产品检测前,根据产品标准选择度,如大肠 菌群标准30个/100毫升(克)时,应选择稀释度为11.1毫升(克)。大肠菌群标准 3个/100毫升(克)时,稀释度则为1.11毫升(克)
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检验稀释 44 ℃乳糖发酵试验
将接稀释液的乳糖胆盐发酵管,置于(44±0.5)℃水浴中,经 (24 ±2)h培养。 证实试验:将所有产气发酵管,分别转种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 上,置(36±1)℃培养18~24h,并同时接种蛋白胨水,置 (44±0.5)℃培养24h。在平板上观察典型菌落,并做镜检。 在蛋白胨水内加入靛基质试剂约0.5mL,观察靛基质反应。 结果靛基质阳性,平板上有典型菌落者,则证实为粪大肠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