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鲁迅先生》ppt课件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爱 国
爱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民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爱 子
思考:通 过对本篇 课文的学 习,你对 鲁迅有没 有新的认 识?请谈 谈你的体 会。
鲁迅是活在现实中国的,每一个愿 意在思考和关注社会、人生、文学 问题的青年,都能够和他进行心灵 的对话。
你能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吗?
yá n qiá n wěn
• 筵会 .
lü è
虔诚 .
tì
紊乱 .
pōu
lè i
肋膜 .
yāng
• 掠夺
.
ō
抽屉
.
解剖
hé
.
遭殃
.
• 噢的一声 .
gēng yǎo qú wù
阖一阖眼睛 .
kāi gē da
• 调羹舀
瞿秋白
深恶痛绝
揩
疙瘩
萧红眼中的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生活中的鲁迅 ①人之子的鲁迅 萧红眼中的鲁迅
②人之夫的鲁迅 ③人之友的鲁迅 ④人之主的鲁迅 ⑤生活之主的鲁迅
生活中的鲁迅 ①人之子的鲁迅 ②人之夫的鲁迅
萧红眼中的鲁迅
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儿子
一个尊重妻子的好丈夫
一个培植晚辈作家的慈 祥宽厚的长者 一个追求真理坚持真理 的战士 一个不卑不亢的学者
③人之友的鲁迅
生活中的鲁迅
萧红眼中的鲁迅
一个美满家庭的家长 一个和蔼宽厚的平易近 人的老人 潇洒、幽默、风趣、
1936年在全国木刻展览会上 和青年在一起。
鲁迅(1881—1936),20世纪中国伟 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20世纪的文化 巨人之一,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 魂”,文学不过是他传播思想的武器。
鲁迅的作品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病态进行无 止境的发掘,对中国人的“奴性”进行了 彻底的批判,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 大拷问 。
他残酷地鞭打着人的灵魂,也反对任何形 式的忍从,他始终维护人的思想的独立性 和不妥协性。
主要作品
•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 编》 • 散文集:《朝花夕拾》 • 散文诗集:《野草》 • 杂文集:16本 • 还有书信、日记和学术著作等
作者介绍
画 忆 萧 红
萧红故居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1.标明各个小节序号。 2.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 3.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哪些生活场景?
深 刻 与 伟 大 的 另 一 面 是 平 和
鲁 迅 萧 : 红
著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 主家庭。 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 出走。 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 的伴侣。 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 到上海。 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 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
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 《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萧
红
(1911—1942)
鲁迅先生 爱护青年、
支持革命、
童心未泯、 体恤他人、 博学广识、 幽默风趣
1914年在北京与全国儿童展览会会 员合影。 193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演讲。
· · · · · ·
1933年在上海和宋庆龄蔡元培在一起。
④人之主的迅
⑤生活之主的鲁迅
本文题目是《回忆鲁迅先生》,课文只 写鲁迅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写“我”,海婴, 许广平。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
本文与一般人物传记不同,是一 篇回忆录。 萧红以细腻的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 常生活中零碎的细节,随意点染; 但感情真挚而又深厚,文笔散漫而 又抒情,展现出鲁迅先生丰富的性 格特征。
过去,人们把鲁迅复杂化了,今天 我们要把复杂的鲁迅简单化,也就 是还原一个可亲可爱、可敬可学的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