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3.1自然界的水循环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3.1自然界的水循环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陆地上各种水体类型、相互补给关系及其影响,能够根据河流的补给类型图,说出河流的补给类型及特点、原因。

2.掌握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及地理意义,提高判读水循环示意图的能力。

3.学会分析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方法。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圈的组成及特征三种形式的水体构成。

液态、固态和气态组成:由(1)。

不规则特征:连续但(2)⎩⎪⎨⎪⎧海洋水:储量最多,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大气水:分布最广陆地水:储量较少,但类型多样。

主要包括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水体空间分布2.。

相互补给.各水体之间的关系:水源3思考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

请根据“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分析这种说法是否科学。

答案陆地各水体之间存在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井水是地下水的一种,它与河流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所以“井水不犯河水”的说法从水循环的角度看是不科学的。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连续运动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岩石圈、大气圈、水.概念:自然界的水在1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循环类型字母主要环节海陆间循环 A 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e下渗、f地下径流海上内循环 B a蒸发、g降水陆地内循环 C h蒸发、植物蒸腾、c降水3.意义(1)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地表太阳辐射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判断1.外流区只发生海陆间循环。

( × )2.海陆间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是双向的。

( √ )探究点一河流补给类型与水文特征水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需求,地球虽然有71%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淡水资源极其有限。

下图为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图。

(1)图中河流补给类型有哪些?最主要的是哪种补给?(2)哪一种补给是单向的?(3)河水与湖泊水之间是怎样互相补给的?画出示意图。

(4)河水与地下水之间是怎样互相补给的?画出示意图。

(5)试比较长江、黄河在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汛期四个方面的差异。

答案(1)大气降水、冰川水、湖泊水、地下水补给等。

大气降水是最主要的补给类型。

(2)冰川水补给河水。

(3)当河水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河水补给湖泊水;当河水水位低于湖泊水位时,湖泊水补给河水。

(4)当河水水位高于地下水水位时,河水补给地下水;当河水水位低于地下水水位时,地下水补给河水。

(5)流量:长江>黄河。

含沙量:黄河>长江。

结冰期:长江无结冰期,黄河有结冰期。

汛期:长江汛期较早,且持续时间长;黄河汛期较晚,持续时间较短。

1.河流主要的补给形式补给水源补给季节补给结果及原因影响因素中国分布(主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以我国为例)雨水雨季河流最主要的补给形式,并在雨季形成汛期降雨量东部季风区季节性积雪融水春季温带、寒带的冬季积雪,春暖后融化,但因积雪量较少,仅形成春汛气温高低和积雪量东北地区永久性冰雪融水夏季温度较高的夏季,冰雪融化,形成夏汛,冬季温度降低,冰雪封冻,河流断流气温高低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水全年对河流径流量起着调节作用湖泊水与河水的相对水位普遍地下水全年是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水源地下水与河水的相对水位普遍2.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水文特征要素描述特征影响因素流量大或小①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由降水量多少决定;②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水位(汛水位高或低,水位变化的大或决定于河流的补给类型:①分布在湿期) 小(汛期长或短) 润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②分布在干旱地区、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决定含沙量大或小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地面物质结构及降水强度等有关结冰期有或无,长或短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有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凌汛有或无发生凌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有结冰期;②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河段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A.1~2月B.3~4月C.6~7月D.11~12月2.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A.冰川、地下水B.雨水、地下水C.雨水、海洋水D.海洋水、冰川3.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答案 1.C 2.B 3.D 解析第1题,图中a表示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说明长江处于丰水期,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

第2题,洞庭湖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没有冰川补给,故排除A、D 两项;海洋水不可能补给洞庭湖水,也不可能补给长江水,故排除C项。

第3题,退耕还湖能扩大洞庭湖的库容,提高对长江的蓄洪(a)补枯(b)能力。

探究点二水循环我国将争取在2020年前后,发射全球水循环观测卫星。

作为国际上首个对全球陆地、海洋和大气水循环要素进行综合观测的地球科学卫星,它对深化理解水循环有重要作用。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1)图中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有什么不同?可划分为哪些类型?(2)由图分析水循环联系了地球的哪四大圈层?(3)由图分析在水循环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人类可施加影响的主要环节是什么?答案(1)海洋和陆地之间的为海陆间循环;在陆地上的为陆地内循环;在海洋上的为海上内循环。

(2)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

(3)地表径流和下渗。

1.水循环类型及特点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发生领域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主要环节及示意图特点最重要的类型,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典例长江流域的水循环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人类活动河流流量和水位变化河流含沙量变化直接影响的环节破坏植被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增加地表径流、下渗植树种草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减少硬化城市路面增加地表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增加下渗铺设渗水砖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变化平缓减少下渗修建水库对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变化平稳减少水库下游河流含沙量地表径流围湖造田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增加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水源区河段流量减少地表径流取用河流水流量减少地表径流取用地下水地下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下径流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4~5题。

4.图中②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B.水汽输送C.地表径流D.蒸发5.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图中哪个环节施加影响( )A.①B.②C.③D.④答案 4.B 5.D 解析第4题,图中水循环的环节中,①是蒸发,②是水汽输送,③是降水,④是地表径流。

第5题,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对水循环环节中地表径流施加的影响。

(2016·陕西西安高一月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对于水循环的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能量交换B.塑造地表形态C.使地表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D.维持全球水量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2.建设三峡工程,主要对水循环的哪个环节施加了重要影响( )B.降水A.蒸发C.水汽输送D.地表径流答案 1.C 2.D 解析第1题,水循环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海陆间水循环可以调蓄地表径流,但就多年平均值而言,海水蒸发和径流注入的值是相对稳定的。

第2题,三峡工程最主要的功能是防洪,它可以调蓄长江径流,反映人类对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施加影响。

(2016·衡阳市五校联考)每年4~6月,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河流常常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汛”,即白天河流流量很大,夜晚则洪峰消退。

据此完成3~4题。

3.此类洪水的直接补给水源主要是( )B.高山冰川融水A.大气降水D.湖泊水C.季节性积雪融水4.“一日一汛”反映了当地( )B.昼夜温差大A.冰雪融化迅速D.自然灾害频繁C.降水变率很大答案 3.C 4.B 解析第3题,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每年4~6月,该地白天气温回升快,季节性积雪大量快速融化,导致河流流量大,形成洪峰;夜晚降温快,气温较低,季节性积雪融水量小,河流流量变小,洪峰消退。

第4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一日一汛”反映了当地昼夜温差大。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水循环过程,给图中未标明箭头的直线标出箭头。

(2)填出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A________,C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3)由A与B组成的水循环叫____________;由D与E组成的水循环叫____________。

(4)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一个环节关系最密切?________(填字母)。

(5)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________(填字母)。

(6)环节B与E水量较大的是________。

答案(1)A↑C←D↑(2)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3)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4)F(5)C (6)E专项提能6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图表特征: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反映河流流量的大小及变化,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是河水的空间来源和时间变化的总体反映。

下图是“我国某条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示意图”,该地全年降水量比较均匀。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该河流甲、丙两个汛期形成原因的异同。

(2)分析乙时段河流流量较小的原因。

(3)归纳该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4)近几十年来该河水量明显减少,甚至夏季出现断流现象,请分析其原因。

本图图名为“我国某条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示意图”,横坐标为时间,左侧纵坐标为流量,右侧纵坐标为温度。

(1)相同点:影响因素均为气温。

不同点:甲汛期是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所致;丙汛期是夏季冰川融水所致。

(2)4~5月,随着气温的升高,蒸发量增加,季节性积雪的融化量不断减少,补给河流的水量减少;同时,农业用水量较大,致使河流流量较小。

(3)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出现在春季和夏季,冬季断流;径流量年际变化大。

(4)人类活动规模扩大,沿岸过度使用水资源;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退缩。

(2016·四川成都高一月考)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

读图,完成(1)~(3)题。

(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A.降水B.湖泊水D.冰川积雪融水C.地下水(2)该河流若在我国,可能位于( )B.东北地区A.西北地区D.东南地区C.华北地区(3)①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②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早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B.①早于②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C.①晚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D.①晚于②流域内开荒种田扩大答案(1)A (2)D (3)C 解析第(1)题,结合降雨量与径流量变化的关系判断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降水,所以A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