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3.模块1 任务3

03.模块1 任务3

【新课导入】我们在上节课掌握了计算机的运算规律,相信大家都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印象。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计算机的组成。

对计算机的整体构造,外形,有一个相对的认识。

【讲授新课】计算机的组成1.计算机系统由哪两大部分组成?硬件软件2.计算机硬件由哪五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两大部分构成。

二、存储程序控制的基本概念2、微型计算机的工作过程指令:计算机完成某个操作所发出的命令就称为指令。

程序:使用者根据解决某一问题的步骤,选用一条条的指令进行有序的排列,计算机执行了这一指令序列,便可完成预定的任务。

这一指令序列就称为程序。

一、存储程序控制的基本概念例:从输入设备输入两个数2和8,要求计算机进行相加处理。

并将结果10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1)CPU访问输入输出接口在微机存储器ROM(或DPROM)中已存储了控制程序,它能指挥计算机正常工作。

开机后,CPU自动从ROM中取出已存入的指令,做扫描键盘、访问I/O接口等工作。

(2)读入数据并运行在CPU扫描键盘,即查键时,当按下2和8键,则CPU就将键入的两个数2和8经数据总线送到运算器中,并根据键入的“相加”要求,完成2+8=10的运算。

得到和数10。

(3)暂存结果将两个数之和10暂存在CPU中(比如存于累加器),也可以转存在其它存储器中(如RAM)。

(4)输出结果CPU根据预先编制好的程序,将结果10送出,经过译码,把二进制数10转换成ASCII码。

执行时,CPU可根据此程序指挥计算机的有关部件按要求工作,将10送至输出设备显示器,最后就在显示器上显示结果数10。

三、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组成的各种计算机部件和设备的总称,是计算机完成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

计算机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一、运算器ALU运算器是一个用于信息加工的部件,它用来对二进制的数据进行自述去处和逻辑运算,核心部分是加法器,运算器主要由一个加法器,若干个寄存器和一些控制器组成。

二、控制器CU控制器主要功能是根据人们预先编制好的程序,控制与协调计算机各部件自动工作。

运算器和控制器不论在逻辑关系上或是在工艺上都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往往组装在一起,所以将这两个部分称为“中央处理器”CPU(Center Process ing Unit)CPU的性能基本决定了计算机的性能,CPU是整个电脑系统的核心。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有:(1)主频:即CPU的时钟频率。

(2)时钟频率:即CPU的外部时钟频率。

(3)内部缓存:即封闭在CPU芯片内部的高速缓存。

(4)外部缓存:即CPU外部的高速缓存。

(5)MMX技术:是“多媒体扩展指令集”的缩写。

(6)制造工艺。

三、存储器1、内存储器内存储器(Memory主存,内存),是计算机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的记忆部件,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和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两种。

RAM中的信息:可随机地读出或写入,一旦关机(断电)后,信息不再保存。

ROM中的信息: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写入,通常只能读出而不能写入,断电后,ROM 中的原有内容保持不变。

ROM一般用来存放自检程序、配置信息等。

外存储器不能被CPU直接访问,其中存储的信息必须调入内在后才能力CPU后才能为CPU 所使用,比内存储器大得多。

①硬盘:安装在主机箱内,容量有40GB、80 GB、120 GB。

②软盘:封装在塑料保护套中,3.5英寸软盘容量为1.44MB,双面高密度。

③光盘:信息读取要借助于光驱,其容量为650MB。

④USB优盘:是利用闪存在断电后还能保持存储的数据不丢失的特点而制成的,特点是重量轻、体积小。

⑤USB移动硬盘:可以通过USB接口即插即用,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容量大、存取速度快。

⑥DVD光盘:存储密度高,存储容量大,容量一般为4.7GB3、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Memory):是内存与CPU交换数据的缓冲区,是为解决内存与CPU速度不匹配的问题而设计的一种存储设备。

▲存取速度存取速度,就是我们向磁盘储存数据和从磁盘上得到数据的快慢,这个速度越快,我们等待的时间就越少。

CPU > Cache > RAM > ROM > 硬盘> 光盘> 软盘▲内存和外存的比较:内存:存储信息速度快,断电后存储内容全部丢失。

外存:存储信息不受断电的影响,存取速度相对于内存慢得多了。

▲存储容量硬盘:40GB、80GB、120GB…软盘:1.44MB光盘:650MB▲存储单位(1)位(bit):表示一位二进制信息,可存放一个0或1。

位是计算机中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

(2)字节(Byte):是计算机中存储器的一个存储单元,由8个二进制位组成。

字节(B)是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常用的单位有:KB1KB=1024B=2^10BMB1MB=1024KB=1024*1024B=2^20BGB1GB=1024MB=1024*1024KB=1024*1024*1024B=2^30BTB1TB=1024GB=1024*1024MB=1024*1024*1024KB=1024*1024*1024*1024B=2^40B4、输入设备:把原始数据和处理这些数据的程序通过输入接口输入到计算机的存储器中。

常用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写字板、数字化仪、条形码阅读器、数码相机、模—数(A/D)转换器等。

从读取数据的角度看,当从磁盘、光盘、电子盘或磁带读取文件时,它们是输入设备。

5、输出设备:输出计算机的处理结果。

常用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响、喇叭等(嘴巴)从保存数据的角度看,当向磁盘、光盘、电子盘或磁带保存文件时,它们是输出设备。

【课堂练习】指出下列哪些是输入设备( ),哪些是输出设备( )A喇叭、B显示器、C条形码阅读器、D数字化仪、E打印机、F绘图仪、G光笔、H音响、I鼠标、J扫描仪、K写字板、L数码相机、M键盘四、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是在计算机硬件设备上运行的各种程序及其相关文档的总称。

它分为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两类。

1、系统软件:是管理、监控和维护计算机资源的软件。

一般可分为四类: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Visual Basic COM、delphi)和软件工具。

(1)操作系统是管理控制计算机自身的基本软件,是系统的核心部分。

操作系统的功能是管理计算机的全部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高效周到的服务。

(2)语言处理系统是将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让计算机执行。

(3)数据库是存储计算机系统内的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在操作系统支持下进行工作的庞大软件。

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一系列命令,用户可以建立、维护、管理和使用数据库。

(4)软件工具是指软件开发、实施和维护过程中使用的程序。

2、应用软件:是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而专门设计的计算机程序,一般由用户编写或外购。

包括管理软件(MIS),字、表处理软件(WPS Office 2003、WPS Office 2005 GSE、Microsoft Office2003、MicrosoftOffice XP)、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等。

计算机病毒定义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发展史1949年:一种“能够实际复制自身的自动机”1960年代:“磁心大战”游戏1983年:开始出现了研究性计算机病毒报告1988年:计算机病毒开始大肆流行1998年:“CIH计算机病毒年”2000年:网络传播“我爱你(I Love You)”计算机病毒本质:人为编制的寄生性的计算机程序特点-寄生性、传染性、隐蔽性、潜伏性、破坏性危害:占用系统资源、破坏数据分类–破坏程度:良性、恶性–寄生方式:系统型、文件型、宏病毒–传染途径:驻留内存、不驻留内存病毒的传播途径病毒的传播途径*信息安全的隐患1. 计算机犯罪–非法盗用服务功能–线路窃听–盗窃财产:金融犯罪、软件盗版2. 计算机病毒和蠕虫–计算机病毒–“蠕虫”、特洛伊木马、时间炸弹3. 对计算机设备“无意的”误操作4. 对计算机设备物理性破坏•*信息的安全措施1. 预防计算机犯罪验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生物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和措施2.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检测和消除自动检测;定期检测;及时升级;对软盘、光盘、网上下载的程序要立即查毒;发现病毒立即清除3. 物理环境方面的防护措施各种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不间断电源预防掉电、定期自动进行有效的数据备份【填空游戏】利用ppt显示几组相片,让学生猜图片中哪些是输入设备、储存设备、输出设备等。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我们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构造,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并理解了计算机的安全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