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住院的安全护理
王启丽
[摘要] 分析神经内科老年住院病人跌倒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通过对神经内科老年病人住院期间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做好神经内科老年病人护理安全的有效预防。
结果:采取积极措施增加了护理人员及患者、家属的防范意识,减少或避免了现存或潜在危险因素的发生。
结论:做好神经内科老年病人的安全护理,降到了跌倒的发生率,创造了安全的就医环境,可提高神经内科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及预后。
[关键词] 神经内科老年病人跌倒安全隐患护理
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1] 。
1990年以来,我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长3.32%,2000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老年人口绝对数世界第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意外跌倒越来越多地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成为老年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而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由于体质差、反应迟钝、行动缓慢、行走不稳、平衡功能下降更容易发生跌倒。
为避免老年人跌倒,需了解及分析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做好健康教育。
1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7月~2009你说呢7月我科住院的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共284人,其中65~80岁152人,80以上7人[3] 。
2跌倒的危险因素
2.1 生理因素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的生理功能发生变化,其中包括 1)衰老导致感觉迟钝、反应变慢,并且往往伴有视力减退。
当环境突然改变时,不能正确判断环境结构及障碍物,身体失去平衡时不能及时做出适宜的动作,容易跌倒。
2)老年人易患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例如脑血管意外(俗称“中风”)、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等,容易引起平衡能力下降,容易跌倒。
3)骨骼肌肉的因素下肢髋、膝、踝的退行性关节炎,导致步态和肌肉失常;腰背脊柱的劳损退变使脊柱对下肢的重新调整代偿能力下降。
足部疾病(骨刺、滑囊炎,趾甲畸形等)可提供错误的下肢本体感觉信息,诱发跌倒,还有老年过程导致的骨质疏松是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危险因素。
2.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引起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65~69岁女性跌倒发生率为30%,男性为13%,85岁以上女性超过50%,男性为31%。
造成跌倒的原因多样,主要有:卫生间及病房地面湿滑、不平整;采光过强或过暗,病房里面以及外面走廊过道狭小或者有障碍物;穿过于紧身或狭小的衣服或不合脚极容易滑到的鞋子;不合理的病房设施(如环境杂乱、路边分界不清);病床过高,上下床不方便;病床过小,不牢固难以难以在床上坐稳或者没有护栏容易发生跌倒。
2.3药物影响
神经内科的常用药如镇定催眠药、抗焦虑抑郁药、降压及利尿药,扩血管药等药物可以影响患者的神志、精神、视觉、步态、平衡、血压
等易引起老年患者的跌倒[4] 。
有研究表明,临床根据患者病情使用的药品中,有相当一部分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神经、视觉、平衡、血压代谢等(血管扩张药、降压利尿药)况且老年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及敏感性受机体退化的影响与年轻人不同,故易产生反应迟缓和认知能力下降等不良反应,导致跌倒的概率增加。
2.4 疾病因素
目前我国有83.12%的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其中以高血压、脑卒中后遗症为多,占总数的61.4%[5]。
神经系统疾病(如脑梗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良性位置性眩晕、体位性低血压、癫痫、眩晕症)等原因可以使老年患者发生跌倒。
而老年患者缓帕金森病、脑水肿、周围神经病变等可能影响感觉输入、中枢系统功能和骨骼肌肉力量的协调,这些因素也可引起老年患者发生跌倒。
2.5心理因素
有些有知识的老年患者由于对自身能力过高的估计,对危险性认识不足,或自尊心太强不愿意麻烦家属和医护人员,事事都亲力亲为而成为跌倒的危险因素。
平衡的信心和跌倒时的情绪也是影响跌倒的因素,害怕跌倒的心理科限制老年人的活动,降低活动能力并导致功能缺陷,跌倒的危险性随之升高。
3护理干预措施
3.1评估跌倒的危险性及做好健康教育
1)做好入院评估介绍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应从多方面收集以往有无跌倒的病史,本次患病或既往病史中是否有易引起跌倒的疾
病,患者的视力情况,入院时或入院前用药是否有潜在跌倒的危机,步态及平衡能力,下肢能力,下肢肌肉骨骼是否有疾病,本身的肢体行动能力等,详细介绍病室环境,易引起跌倒的危险场所,如厕所、浴室、楼梯等,以引起患者的重视,对活动不便易跌倒的老年人建议家属陪护,对于因种种原因家属无法陪护者,应详细说明病情,并签字为证,以免发生医疗纠纷。
2)采取各种必要的安全措施了解病史后要帮助患者熟悉病房和周围环境,患者夜间起床可先打铃通知护士,让护士给予帮助,老年人的病床应适当降低,地面应保持平整干燥,如果刚擦过地应有明显标志,提醒老年人注意防滑。
洗手间和走廊内照明光线要充足并要有扶手。
对长期卧床者及眼科手术后的患者,突然起床很容易引起跌倒,故交代患者最好在床上大小便,如必须起床时应由家属或护士协助患者大小便、下床活动、坐卧轮椅等,对于有跌倒的可能的患者最好有预防跌倒的记录单。
3)心理行为的护理干预老年人跌倒一次后,就会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害怕跌倒而限制活动,有的因本身疾病长期卧床不起,而易产生消极心理,对这类老年人除加强肌力和平衡功能的锻炼外,心理护理更为重要,因此,对于有这种跌倒恐惧心理的老人,护理人员不仅要帮助他们了解如何预防跌倒,帮助老人克服恐惧心理。
因此,老年护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在于有效评估和积极消除各种引起跌倒的危险因素,只有通过全面,细致的护理评估,必要时护理
干预以及护理人员,老年人和家属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防止跌倒的发生,维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3.2药物指导
需告知患者在服用或注射镇静催眠药(如氯丙嗪)易引起直立性低血压,需卧床休息半小时以上以免引起头晕跌倒。
服用α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时也易引起直立性低血压,也需卧床休息。
服用降压药(如卡托普利、尼群地平等)应严格遵医嘱,不可停服、漏服,或私自改变剂量以免引起血压的骤升骤降引起头晕导致跌倒的可能。
利尿药(如双氢克尿噻、安体舒通等)最好在白天口服,以免夜尿增多,增加跌倒机会。
4结论
随着我国居民疾病谱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首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普遍延长,使老年人口大量增加,老年患者住院的安全护理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跌倒是老年患者住院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所以,了解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做好健康教育时预防其跌倒的有效护理。
参考文献
[1] 范宝华,王秀平.老年人的跌倒问题及护理对策,解放军护理杂
志,2001,18(2):24
[2] 刘雪荣,于普林.浅析人口老龄化与老年社区卫生保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15(6):24
[3] 陈丽珊,陆丽华。
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安全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对策,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18
[4] 李平,冯凡.ICU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实用护理杂
志,2005,21(10):63
[5]徐建鸣.预防住院病人跌倒的最新护理实证,实用护理杂志,2001,17(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