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及预防措

熊春香
【摘要】:阐述老年人跌倒发生情况,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综述老年人跌倒的
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老年人 跌倒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目前,世界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据联合国最新统计,全球
老龄人口总数已达6.29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0%,预计到2050年,全球老龄化
人口比例将增至15%。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快速增加,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
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伤害事件,是老年人群伤残、失能和死
亡的主要原因,对老年人的健康威胁甚大,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近年
来一些调查发现老年人死亡的70%与跌倒有关,跌倒既是老年人群重要的问题,
也是社会重视的问题。现综述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1 老年人发生跌倒情况
1.1 跌倒定义
1987 年 Kellogg国际老年人跌倒预防工作组将跌倒定义为无意图的摔
倒在地上或一些更低的平面上,但不包括暴力、意识丧失、偏瘫或癫痫发作所致
的跌倒。现在学者普遍认为跌倒是指身体的任何部位因失去平衡而意外地触及地
面或其他低于平面的物体。
1.2 跌倒水平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相关报道,目前全球老年人跌倒发生率已经由
28%~35%(≥65岁)增加到了32%~42%(≥70岁)。跌倒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和
疾病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居住在老年疗养院的老年人跌倒率大于居住在社区的老
年人;长期居住在护理机构中的老年人每年跌倒发生率为30%~50%,其中40%
的人有再次跌倒的经历。不同的国家跌倒的发生率也不同,日本老年人每年的跌
倒发生率为20%,美国为22%~34%,我国老年人的跌倒发生率为14%~34%。
1.3 跌倒损伤情况
老年人轻度及重度受伤中有20%~30%是由跌倒所致,急诊因素中有10%~
15%与跌倒有关,跌倒所致的损伤主要有髋关节、大脑外部和上肢损伤。对老年
人在住院中调查发现,跌倒所致的损伤中最严重的是髋部骨折,挫伤最多,擦伤
其次,骨折则以上下肢体股骨骨折较为常见。跌倒损伤比其他损伤导致住院的时
间要长,住院天数在4 d~15d不等,其中髋关节损伤要延长到20d左右。跌倒
也造成老年人沮丧、抑郁、焦虑的心理,同时害怕再次跌倒会使老年人的行为能
力降低,行动受限制。
2 跌倒的危险因素
2.1 内部因素
2.1.1 跌倒史
大量研究表明,跌倒史是老年人跌倒的危险性因素。有跌倒史的老年人比无
跌倒史的老年人动态和静态平衡能力显著下降,因此有跌倒史的老年人更容易发
生再次跌倒。
2.1.2 年龄
年龄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呈正比,随着年龄的增大,跌倒的发生率也增大。
2.1.3 性别
女性>男性,女性跌倒的几率约为男性的2倍,并且女性跌倒后发生骨折的概
率>男性。这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易导致骨质疏松有关。
2.1.4 独居
单人居住是老年人跌倒的潜在危险因素。有1/ 5 的老年人为单人居住,
其跌倒的危险性相对高于2 人及以上居住者。
2.1.6平衡和步态
老年人平衡能力的下降是引起其跌倒的主要原因之一。从生物力学角度分
析,步态不稳将导致跌倒。老年人的下肢肌肉收缩能力下降,脚跟着地、踝跖屈
和屈膝等动作缓慢,伸髋不充分,摆动腿抬高的程度降低,行走时拖拉。所以老
年人容易跌倒。
2.1.7营养情况
体重指数(BMI)能直接反映营养情况,有研究表明,低体重指数是老年人
跌倒的危险因素。随着体重指数(BMI)的增加,老年人意外跌倒的发生率增加。
2.1.8疾病情况
与老年人跌倒有关的疾病主要有循环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抑郁和
关节炎。如糖尿病和关节炎可导致老年人感知觉障碍从而增加跌倒的可能性。虽
然在老年人群中由于心血管系统原因导致的跌倒发生率并不清楚,但是在跌倒人
群中眩晕是普遍的症状。
2.1.9用药情况
苯二氮艹卓类药物的使用可导致老年人跌倒的危险性增加。抗心律不齐药、
利尿剂和镇静药物等的使用显著增加了老年人跌倒的可能性。
2.2.0心理社会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与跌倒有一定的联系,“担心跌
倒”的心理可以限制老年人的活动,降低活动能力并导致功能缺陷,跌倒的危险
性随之增加。患者对自身能力估计过高或自尊心太强,对危险性认识不足,或由
于不愿意麻烦家属、护士或护工,而事事亲力亲为,勉力为之,造成事与愿违的
后果。
2.2.1护士人力资源相对不足 夜间时段,病房内相对于日间而言,
护理人员相对不足,巡视病房的时间间隔长,以致不能及时发现和满足患者的客
观需要
2.2.2 运动情况
一些研究表明太好活动和太不好活动的老年人发生跌倒的危险性都很大。有
研究表明散步可以增加老年人跌倒的可能性,也有调查显示加强体育锻炼可减少
跌倒的发生率,但是可导致严重损伤概率增加。尽管如此,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
对老年人仍然是有益的。
2.2.3外部因素
与老年人跌倒有关的外部因素包括环境因素、穿着(鞋子过大、衣裤过长等
均易引起跌倒)、不合适的辅助行走器等。有研究表明,≥65岁的老年人发生
跌倒51% 与环境因素有关。这些不良的环境因素包括过强或过暗的灯光、光滑
的地板、松脱的地毯、不适宜的家具及卫生设施、过道有障碍物、浴室或楼梯缺
少扶手、沙发过于凹陷或过于松软、卧室家具摆放不当等。
3 预防措施
3.1 预防生理性因素所致的跌倒
年龄偏大、活动不便的人群,日常活动如起床、散步、如厕及洗漱等应随时
有人照顾,防止跌倒;视力、听力差的老年人外出一定要有人陪同。
3.2 正确合理用药
正确指导老年人用药。对于服用镇静安眠药的老年人,劝其未完全清醒时勿
下床活动;服用降压、降糖药的病人应遵医嘱服用,并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3.3 改善不良环境
纠正不良环境因素不但可减少环境中的危险因素,而且能增加老年人对跌倒
危险因素的认识,从而自觉控制和避免引起跌倒的相关因素。室内是老年人活动
的主要场所,因而环境安排时应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安全,床、桌、椅的高度和
摆放位置应合理;地面应平坦、防滑、没有障碍物;光线应均匀、柔和、避免闪
烁;楼梯走廊、厕所、浴室要安装扶手。对于室外的环境则要求在社区公共设施
的建设时要考虑老年人群的生理特点,道路及其他老年人活动场所的地面平坦、
防滑性能要强,减少室内外环境因素对老年人日常活动的影响。
3.4 重视急慢性病的预防治疗
对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及精神疾病病人应进行早期诊断、
治疗,特别注意了解他们的晕厥史,做好预防工作。
3.5 提供社区支持和家庭保健服务
由于人口出生率下降,人类预期寿命延长,以及社区经济等因素影响,传统
的大家庭模式正在改变,预示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会在丧偶后,特别是高龄时过
独居生活,故提供社区支持和家庭护理对独居和寡居、鳏居的老年人尤为重要,
也可有效地降低他们跌倒发生率。
3.6 健康教育
在社区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老年人保健知识。向危险人群讲授跌
倒的不良后果以及预防跌倒的措施,提醒其上、下楼要扶扶手,动作要慢,如厕
最好用坐式,晚间在床旁使用小便器。指导老年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加强锻炼和
适当的活动,保持骨关节的灵活性和防止肌肉萎缩无力和骨质疏松,特别是要加
强下肢肌肉、关节的锻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