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6.5-反冲运动-火箭-习题

16.5-反冲运动-火箭-习题

16.5 反冲运动 火箭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反冲运动的是( B )
A .喷气式飞机的运动
B .物体做自由落体的运动
C .火箭的运动
D .反击式水轮机的运动
解析:喷气式飞机和火箭都是靠喷出气体,通过反冲获得前进的动力;反击式水轮机靠水轮击打水,通过反冲获得动力.
2.一人静止于光滑的水平冰面上,现欲向前运动,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D )
A .向后踢腿
B .手臂向后甩
C .在冰面上滚动
D .脱下外衣向后水平抛出
解析:由于冰面没有摩擦,所以C 不行;A 、B 由于总动量守恒,所以人整体不动;只有D 是反冲现象.
3.一个静止的质量为M 的不稳定原子核,当它放射出质量为m 、速度为v 的粒子后,原子核剩余部分的速度为( B )
A .-v B.-mv M -m C.-mv m -M D.-mv M
解析:以原子核为一系统,放射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M -m )v ′+mv =0得v ′=-mv
M -m .
4.车厢停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车厢后面的人对前壁发射一颗子弹.设子弹质量为m ,出口速度v ,车厢和人的质量为M ,则子弹陷入前车壁后,车厢的速度为( D )
A .mv /M ,向前
B .mv /M ,向后
C .mv /(m +M ),向前
D .0
解析:在车厢、人、子弹组成的系统中,合外力等于零,动量守恒;子弹与人的作用及子弹与车壁的作用,都是系统内力,不能使系统总动量发生变化;发射子弹前系统总动量为零,子弹打入前车壁后,系统的总动量也为零,所以车厢的速度为零.
二、双项选择题
5.采取下列哪些措施有利于增加火箭的飞行速度( AC )
A .使喷出的气体速度增大
B .使喷出的气体温度更高
C .使喷出的气体质量更大
D .使喷出的气体密度更小
解析:设原来的总质量为M ,喷出的气体质量为m ,速度是v ,剩余的质量(M -m )的速度是v ′,由动量守恒得出:(M -m )v ′=mv 得:v ′=mv
M -m 由上式可知:m 越大,v 越大,v ′越大.
6.一气球由地面匀速上升,当气球下的吊梯上站着的人沿着梯子上爬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A .气球可能匀速上升
B .气球不可能相对地面静止
C .气球可能下降
D .气球运动速度不发生变化
解析:只要满足人与气球的动量之和等于气球原来的动量,A 、C 选项的情况均有可能发生.
7.某人站在静浮于水面的船上,从某时刻开始人从船头走向船尾,设水的阻力不计,那么在这段时间内人和船的运动情况是( AD )
A .人匀速走动,船则匀速后退,且两者的速度大小与他们的质量成反比
B .人匀加速走动,船则匀加速后退,且两者的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C.不管人如何走动,在任意时刻两者的速度总是方向相反,大小与他们的质量成正比
D.人走到船尾不再走动,船则停下
解析:人和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总动量为0;不管人如何走动,在任意时刻两者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两者的速度大小与他们的质量成反比;若人停止运动则船也停止运动.
8.一个运动员在地面上跳远,最远可跳l,如果他立在船头,船头离河岸距离为l,船面与河岸表面平齐,他若从船头向岸上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
A.他不可能跳到岸上B.他有可能跳到岸上
C.他先从船头跑到船尾,再返身跑回船头起跳,就可以跳到岸上D.采用C中的方法也无法跳到岸上解析:立定跳远相当于斜抛运动,在地面上跳时,能跳l的距离,水平分速度为v x,在船上跳时,设人相当于船的水平速度为v x,船对地的速度为v2,则人相对于地的速度为v1=v x-v2,由于人和船系统动量守恒,因此mv1=Mv2,所以人在船上跳时,人相对船的水平速度也为v x,但人相对于地的水平速度为v1=v x-v2<v x,故人不可能跳上岸来.
9.小车AB静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A端固定一个轻质弹簧,B端粘有橡皮泥,AB车的质量为M,长为L,质量为m的木块C放在小车上,用细绳连接于小车的A端并使弹簧压缩,开始时AB与C都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当突然烧断细绳,弹簧被释放,使物体C离开弹簧向B端冲去,
并跟B端橡皮泥黏在一起,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
A.如果AB车内表面光滑,整个系统任何时刻机械能都守恒
B.整个系统任何时刻动量都守恒
C.当木块对地运动速度大小为v时,小车对地运动速度大小为m
M v
D.AB车向左运动最大位移大于m
M
L
解析:AB与C这一系统合外力为零,系统在整个过程动量守恒,但粘接过程有机械能损失.Mv′-mv=
0,同时该系统属于人船模型,Md=m(L-d),所以车向左的位移应等于d=mL
M+m.
三、非选择题
10.课外科技小组制作一只“水火箭”,用压缩空气压出水流使火箭运动.假如喷出的水流流量保持为2×10-4 m3/s,喷出速度保持为对地10 m/s.启动前火箭总质量为1.4 kg,则启动2 s末火箭的速度可以达到多少?已知火箭沿水平轨道运动阻力不计,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
解:“水火箭”喷出水流做反冲运动.设火箭原来总质量为M,喷出水流的流量为Q,水的密度为ρ,水流的喷出速度为v,火箭的反冲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ρQt)v′=ρQtv
代入数据解得火箭启动后2 s末的速度为
v′=
ρQtv
M-ρQt=
103×2×10-4×2×10
1.4-103×2×10-4×2
m/s=4 m/s.
11.两质量均为M的冰船A、B静止在光滑冰面上,轴线在一条直线上,船头相对,质量为m的小孩从
A 船跳入
B 船,又立刻跳回,则A 、B 两船最后的速度之比是多少?
解: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0=(M +m )v A -Mv B , 解得v A v B =M M +m .
12.一炮弹质量为m ,以一定的倾角斜向上发射,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v ,炮弹在最高点爆炸成两块,其中一块沿原轨道返回,质量为m 2
.求: (1)另一块爆炸后瞬时的速度大小;
(2)爆炸过程系统增加的机械能.
解:(1)爆炸后沿原轨道返回,则该炸弹速度大小为v ,方向与原速度方向相反
爆炸过程动量守恒,mv =-m 2v +m
2
v 1 解得v 1=3v
(2)爆炸过程重力势能没有改变,爆炸前系统总动能
E k =12
mv 2 爆炸后系统总动能
E k ′=12·m 2v 2+12·m 2
(3v )2=2.5mv 2 所以系统增加的机械能为ΔE =2mv 2.
13.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辆平板车,车的两端分别站着人A 和B ,A 的质量为m A ,B 的质量为m B ,m A >m B .最初人和车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在,两人同时由静止开始相向而行,A 和B 对地面的速度大小相等,则车( D )
A .静止不动
B .左右往返运动
C .向右运动
D .向左运动
解析:两人与车为一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力,竖直方向合外力为零,所以系统在整个过程
中动量守恒.开始总动量为零,运动时A 和B 对地面的速度大小相等,m A >m B ,所以AB 的合动量向右,要想使人车系统合动量为零,则车的动量必向左,即车向左运动.
14.(双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从光滑的半径为R 的半圆槽顶部A 由静止滑下.设槽与桌面无摩擦,则( BC )
A .小球不可能滑到右边最高点
B B .小球到达槽底的动能小于mgR
C .小球升到最大高度时,槽速度为零
D .若球与槽有摩擦,则系统水平动量不守恒
15.某宇航员在太空站内做了如下实验:选取两个质量分别为m A =0.1 kg 、m B =0.2 kg 的小球A 、B 和一根轻质短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小球A 粘连,另一端与小球B 接触而不粘连.现使小球A 和B 之间夹着被压缩的轻质弹簧,处于锁定状态,一起以速度v 0=0.1 m/s 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突然解除锁定(解除锁定没有机械能损失),两球仍沿原直线运动,从弹簧与小球B 刚刚分离开始计时,经时间t =3.0 s ,两球之间的距离增加了s =2.7 m ,求弹簧被锁定时的弹性势能E p .
.
解:取A 、B 为系统,由动量守恒得 (m A +m B )v 0=m A v A +m B v B ①
又根据题意得v A t -v B t =s ②
由①②两式联立得v A =0.7 m/s ,v B =-0.2 m/s 由机械能守恒得
E p +12(m A +m B )v 20=12m A v 2A +12m B v 2B ③ 代入数据解得E p =0.027 J.
欢迎下载,谢谢观看!资料仅供参考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