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附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匕.首(bǐ)扒.车(bā)庇.护(pì)濒.临灭绝(bīn)B.掰.开(bāi)肚脐.(qí)账簿.(bù)痴.心妄想(chī)C.干瘪.(biǎn)聘.用(pìn)混淆.(xiǎo)匪.夷所思(fěi)D.真挚.(zhì)热忱.(chén)韧.带(rèn)针砭.时弊(biǎn)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颁发震憾磨肩接踵哗众取宠B.禁锢劳碌战战惊惊丝豪不爽C.俯瞰斟酌正经危坐如坐针毡D.鼎盛意蕴信手拈来雕梁画栋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越是一知半解的人,往往越是喜欢高谈阔论....。

B.他才思敏捷,写文章时,没有丝毫寻章摘句....的痕迹。

C.李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中常常吹.毛求疵...。

D.名著隽永耐读,如果读法得当,你就会感到开卷有益....。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五四青年节前夕,身残志坚的蒋萌,被共青团中央授予2019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B.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多年来我校坚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广泛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家长的支持。

C.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水平,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爱科学、学科学。

D.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是否深厚,不仅在于它曾经拥有多少优秀文化,更在于它今天还能拥有多少优秀文化。

5、下列判断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

(2)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谢谢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3)在没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海里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

(4)大自然有时也会向他的儿女开战,在她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A.比喻引用排比拟人 B.拟人反语排比比喻C.比喻反语比喻拟人 D.比喻反语排比反语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同样200g的米,用水煮加260ml就可以了,用豆浆煮就需300ml。

②需要注意的是,用来煮饭的豆浆,一定是比较稀的豆浆。

③豆浆和精白米一起煮饭,不仅可以营养互补,还能延缓血糖上升的速度。

④做米饭时,豆浆的用量要多于用水煮饭时水的用量。

⑤洗净的米倒入豆浆后要搅拌一下,以防大米结成团。

A.③①④②⑤ B.①③④⑤② C.③④①⑤② D.③①②④⑤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①有弟皆分散,____________。

(杜甫《月夜忆舍弟》)②______________,万古惟留楚客悲。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③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④晨起动征铎,_______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⑤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⑥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其一)]⑦苏轼《水调歌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词人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2)默写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后四句。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范仲淹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解释句中加点的实词。

(1)百废具兴____(2)连月不开____(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___2.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文章第⑤段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现代文阅读。

(30分)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谷禾①有月光的晚上,我可以忘却生活的烦恼,去到村头的树林里或小河边,去到庄稼地头或某个无人的地方,在如雨的虫鸣和蛙噪里,在青草气息披拂的风中,安静地坐下来,回忆从前,反思现在,也想一下亲爱的诗歌。

或者干脆什么都不想,把身体完全放松了,躺在松松软软的青草上,闭上眼睛,聆听月光脉脉的流淌,在心里感慨,多少青春韶华都在这流淌的月光里老去了,多少壮志雄心都在这流淌的月光里成了飘忽的传说。

②现在,月光又溢满天空了,澄碧的蔚蓝似乎在隐隐发出银子的光亮,如果披着衣裳出去走走,你会遇见一个高个子男人,他仿佛迷失在了月光的声音里,一边凝望着沉睡的小村和远处的田野,目光似乎也被月光溢满了。

你知道这就是我了。

你继续走下去,也许会遇到更多的人,但不管相遇谁,一定都是被这样的晩上所引诱..的。

③案上的台灯突然熄灭了,我存身的书房陷入了短暂的黑暗,与月光有关的回忆被暂时中断。

我下意识地去拉窗帘,刚打开一条缝隙,交织的寒凉就落满了我的面颊。

我没有避开,而是把目光继续投向了远天,去寻找丛林般的水泥高楼之间偶尔飘过的那一轮灰白。

我知道,自从携家拖口在这座城市定居下来,我已经和真正的月亮,和有月光的晚上越来越生分了。

④我成了被月光遗忘的人。

禾苗上飘摇的月光,草尖上涨潮的月光,露珠里闪烁的月光,池塘里静影沉璧底月光,牛羊眼睛里默默反刍的月光,小河淌水亮汪汪的月光,树叶剪影哗啦啦的月光,白菜顶着雪的月光,照着我沿着母亲的唤声回家的月光,我走她也走的月光,床前照影的月光,地上凝霜的月光……还有月光里睡熟的村庄和醒着的田野,月光牵动着蛙鼓虫鸣和枝枝叶叶,似乎都成了古老的回忆。

⑤还记得第一次出远门。

5岁的我按母亲的嘱咐,穿过三个村庄和一条哗哗流淌的小河,去到3公里以外的另一个村子,给生病的弟弟抓药。

我一个人上路,到那个村子,打听着找到医生,递上药方,抓了药就急忙往家赶,但赶到河边渡口,天还是擦黑了。

渡口就在曾外婆家的村子旁因为经常去那里住,那些在对岸干完农活回村的舅舅和阿姨们差不多都认识我,要带我去曾外婆家,但问清我一定要赶在晚饭前把药送回家后,就不再强留,而是把我拎到肩上,背过了河去。

⑧过了河,我矮小的身影瞬间就融进了一望无际的庄稼地。

在一片接一片的玉米林、大豆田、棉花丛和隆起的坟包间疾速穿行,路上已经稀有人影。

风吹着庄稼叶子以及庄稼叶子摩擦我的衣服发出的沙沙声,仿佛蚕儿在咀嚼桑叶。

偶尔,癞蛤蟆从脚下穿过,瞬间就隐入了田埂另一边的草丛。

一只鸟儿倏地飞起来,在我的目送下,一直飞向蓝幽幽的夜空深处,飞向银盘似的月亮里去了。

因为有月光带着我回家,因为衣服上、鞋子上、脸和手上都沾上了星星点点的月光碎片。

我不但没有感到丝毫的害怕,而且到家后很久,心里还被巨大的兴奋和快乐充满着。

⑦如今奔忙在这个城市里,欣赏月光已经成了巨大的奢侈。

这里有灯红酒绿,有忙不完的工作,有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电视节目,有印刷体的天下大事,却唯独没有月光引诱我出门或带我回家,没有星星点点的月光碎片黏上我疲倦的眉头。

⑧屋子里什幺时候已经被柔和的灯光重新充满了。

我舒了一口气,去拉严窗帘的瞬间,耳畔恍惚传来鸟儿在月光中惊起的声音那是在如墨的田野上,又圆又大的月亮突然跃上了树梢,正在巢中沉睡的鸟儿仿佛受了惊吓,慌乱中扇动披着月光的翅膀飞了起来,接着,许多鸟儿也纷纷飞了起来你知道这定是我的错觉了,或者是某块废弃的砖石突然被汽车咆哮的声浪席卷着从最高的楼顶跌落下来。

1.本文以①_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通过回忆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第一次出门远行的内容,表达了作者③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⑥段划线句。

风吹着庄稼叶子以及庄稼叶子摩擦我的衣服发出的沙沙声,仿佛蚕儿在咀嚼桑叶。

(2)结合语境,赏析第②段中加点词语。

你继续走下去,也许会遇到更多的人,但不管相遇谁,一定都是被这样的晚上所引诱..的。

3.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④段“我成了被月光遗忘的人。

”一句的理解。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⑤⑥段有何作用?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追寻历史意义,走出“泛娱乐化”——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观①一段时间以来,各种“抗日神剧”“宫廷戏说”“名著改编”,总会引来很多质疑之声。

那些不顾史实乃至常识的粗制滥造,那些既无意思更无意义的胡编乱造,让人反感,却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信息爆炸、观点多元、文化多样的今天,应该怎么用好历史资源、做好历史传播,真正让历史对时代说话、向公众发言?②脱下沉重、刻板、僵硬的外衣,换上轻盈、生动、鲜活的步伐,历史的“轻松”背后是社会进步、思想解放的表现。

然而,以戏说代替正说,以调侃代替中立,以消费历史代替认识历史,以娱乐历史代替思考历史,可能就跌进了“泛娱乐化”的陷阱——历史变成了市场上的快消品、屏幕里的调味品,变成了抖一个个包袱、造一个个笑料。

③“在娱乐化的潮流中,人们主张对事物和人物不作评价,尤其是不作道德价值上的判断。

并不是认为这很困难,而是认为毫无必要。

”“泛娱乐化”背后,其实是对历史的一种“去价值化”。

一切都可以被恶搞、一切都可以被消费,饭局中就难免出现诋毁先烈的唱段,电视里就难免出现奇言怪行的英雄。

在这样的历史观看来,无所谓真相、无所谓真理,是非成败、高尚卑劣都不过尔尔,真可谓“节操碎了一地”。

④当历史仅归于娱乐之时,也就是历史被虚无主义绑架之时,这直接瓦解着社会的价值底座、人们的精神信仰。

正如学者的告诫,如果“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最后必然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