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大学生在创业与学业之间该何去何从

论大学生在创业与学业之间该何去何从

编号201304
第四期“创业之星·选苗育苗”训练营
结业论文
课题名称: 论大学生在创业与学业之间该何去何从
姓名
学号
学院专业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班级组别三班(二)组
论大学生在创业与学业之间该何去何从
姓名:
摘要:
现代社会,大学生跻身创富明星的传奇创业经历往往成为莘莘学子心中仰望的坐标。

在当前选择创业还是学业是凸显在广大学生面前的关键问题。

大学生如何选择,是先富"口袋",还是先富"脑袋"?
关键词:
创业大学生学业
正文:
对于学生创业,一种意见认为,大学生毕竟还是学生,理当以学业为重,为了创业而放弃学业,有点儿像一些短视的家长让孩子退学外出打工经商,从长远看肯定得不偿失;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读书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手段,就业、创业、为社会创造效益和财富才是最终目的,既然有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到社会上去一试身手大展鸿图的实际能力,那么他们离开学校全力以赴投身创业就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

1.学业是创业的基础,学生以学为主。

此观点认为,大学生创业之所以被冠以大学生这一限定词,有其独特的含义。

大学生创业是指正处于求学阶段或者刚完成学业,被社会认定为"大学生"的群体所从事的创业活动。

因此,这些创业者同时具备的身份是学生,学生是他们创业的重要基石。

社会对大学生创业之所以充满信心的一个原因,是大学生创业者具有相对较高的科技创新能力。

事实上,分析近一两年涌
现的大学生创业者的整体情况,不难看到,能够迈出创业步伐的创业者,大都有着较好的学业基础,他们在创造思维、科技发明创造、开拓进取等方面走在学生群体的前列。

毫无疑问,正是因为大学生创业者身后的学业基础,他们的创业行动才会引起社会的如此关注,关注他们能否将所学成功用于实践,关注他们的实践能否反过来推动、刺激他们的所学。

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与其项目的选择关系密切。

要使自己的产品和理念在市场运作中具有竞争力,大学生创业项目有必要结合自己的学业,充分发挥学业的优势。

初次创业的大学生,应选择发挥自己特长的项目和行业,急于求成,一味跟风模仿他人的成功模式、成功项目,创业计划项目很难得到风险投资商的青睐,创业难以取得成功。

2读书只是手段,创业与财富以及为社会创造价值才是目的,需要全身心投入。

此观点认为,大学生创业之初,由于对市场、对管理、对社会不熟悉,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尤其是作为新成立的企业的负责人,必须投入全部的精力,以"破釜沉舟"的状态与其他员工同甘共苦,才能取得创业的成功,如果同时要去完成学业,自然分散精力,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既要做好学生,又要做好创业者,对大多数人而言,在我国高校当前还未实行完全学分制情况下,是不现实的。

对于刚迈出创业脚步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即便在企业步入正规之后,要同时兼顾学业和创业,也不是件易事。

无论是侧重学业还是创业,其实各种观点都有各自的道理。

但是笔者认为两者有一致和可协调性,即:有创业的意志的学生认为在校所学专业对自己的事业影响不大,则可以完全侧重创业和项目;但是如果在校所学对自己今后一心从事的项目有帮助,则需要在校全身心投入学
业当中。

1.学生在校期间所选的的学业和专业,如果对自身所选项目和未来职业规划而言有辅助作用,甚至必不可少的,则学生应该而且必须全心投入到此学业的学习当中。

既然在校的学业与自己的创业方向是相辅相成的,那么此专业的知识在今后一定会对自身有极大的帮助,需要我们广大创业者在校认真对待,坚决不能放弃学业。

在校期间对此种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学习,如果创业者放弃学习,而全身心投入自己的项目,那么在离校之后很难有时间精力以及学习资源区自学。

比如,如果市场营销的学生创业,想从事新产品的销售和推广,那么他就必须坚持将自己专业成绩提高,并且还需要不断从课外多了解相关知识,多阅读相关营销书籍。

市场营销与自己从事的创业项目可以说是息息相关,不仅可以从理论上有系统的了解,还可以从相关老师身上学习诸多案例甚至老师自身的相关经验,这些知识对于初出校园,涉世不深的大学生而言是相当宝贵的,此时如果放弃市场营销的学习,那将是得不偿失的不明智举动。

一旦我们脱离校园,没有了老师的经验分享和指导,学习的效率和成就显然低的多。

况且脱离了校园我们谁又能保证自己会像学生时期的学习干劲儿呢。

所以一旦放弃这些对自身有帮助意义的专业,就可能意味着永远失去了学习的机会。

那么,对于这些有用的课程又该如何有效的学习呢?
(1)首先读专业。

首先需要最此课程需要深入研究,下苦功夫学好,要真正做这个行业的专才,这样未来在此行业才有发言权。

(2)读大师。

所谓名师出高徒,浅野总一郎因为得到日本大军事家,大教育家佐夫间象
山的指点,才从一文不名的乞丐成为实业巨子亿万富翁。

大师就是大师,他们有异于常人的远见卓识,学术成就和做人做事的经验,他们的育人方法也往往高人一筹。

(3)读图书馆。

除了读大师,最重要的便是图书馆。

要去到图书馆去博览群书,围绕着自己感兴趣的和本专业相关的书籍仔细研究。

2.如果在校所学专业与今后所从事的的事业和项目完全无关,或者对此知识的学习完全没兴趣,则可以考虑侧重自己的创业。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我们都了解中国的大学甚至中学的课程设置有着极大的不合理性,一方面是教育方法的不合理性,培养的人才主要是死读书学生,创造力被抹杀,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实际的锻炼;另一方面,是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大学许多课程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完全没实际作用的。

所以那些对学生创业没实际意义的课程和专业,大可以适当放弃,只要保证能在毕业拿到大学文凭即可。

没必要在没用的课程上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相反,创业者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时间专注自己的创业项目和与此项目相关知识的学习,拓展课外知识,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利用这些时间充实自己。

利用这些实践经历为自己创业铺路。

如果创业者想从事与营销相关的创业活动,而其专业是物理系,那么对其而言,物理相关的课程就可以选择放弃,而一心一意从事自己项目的经营。

那么侧重创业而轻视学业的情况下又该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呢?
(1)人脉就是力量,注重人脉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塑造形象,广结人缘。

组建自己的创业团队,才是创业开始的前奏。

孤掌难鸣,创业的关键还是需要有自己的团队互帮互助。

(2)走出校园,了解社会。

作为初创业,需要明白的是学校和社会环境是完全不同的,要
想在事业上有建树,就需要充分利用时间考察市场大环境,充分了解国家最新政策法律。

走出校园,多结识对创业有帮助的社会名流以及资金支持。

这样会大大减少创业阻力和困难。

总之,对于开始创业的在校大学生,还是需要自己衡量和调节创业与学业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两者利弊,权衡学业有用性和创业必要性之间的比例孰轻孰重之后再确定自己发展战略到底是侧重哪一方面,这样才不会顾此失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