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糖尿病病例分享

糖尿病病例分享


6.7 8.7
10.7 10.7
1.甘油三酯2.88mmol/l、总胆固醇3.92mmol/l 2.果糖胺2.22mmol/l 3.糖化血红蛋白7.8% 3.尿微量蛋白528mg/l 4.住院期间血压波动在138-120/78-88mmHg 5.身高169cm,体重70kg,BMI:24.509kg/m2(中国标准18.5≤BMI<24) 6.腰围90cm,臀围:97cm,腰臀比0.928(亚洲男性平均为0.81,亚洲女性平均为0.73)
空腹 血糖(uIU/ml) 7.87
餐后1h 16.85
餐后2h 20.13
C肽(ng/ml)
胰岛素(uU/ml) 血常规:无明显异常。 尿常规:葡萄糖2+,余阴性。
0.72
16.3
1.46
21.1
1.97
23.5
尿微量蛋白905mg/l,24小时尿蛋白定量0.53g/24h
糖化血红蛋白:8.6%。
血糖(mmol/L)
空腹 6.9 7.3 6.8 7.2 7.1
早餐后 13.2 10.5 11.4 10.4 11.3
午餐前 8.1 9.2 9.4 6.8 7.3
午餐后 12.3 14.8 10.7 11.1 12.1
晚餐前
晚餐后 9.8
凌晨3点 7.6
第六天
第七天 第八天 第九天
10.9
10.8 10.9 6.4
• 2.既往降糖治疗方案:1998年诊断为“2型糖尿病”,治疗方案:二甲双胍肠溶片1片-tid-po联 合阿卡波糖1片-tid-po,当时血糖控制尚平稳,之后未积极监测血糖。20175年2月治疗方案调 整:诺和灵30早14u,晚14u联合二甲双胍肠溶片2片-tid。 • 3.合并症/并发症:既往诊疗未明确。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血糖单位mmol 第五天
14.8 13.2 11.4 11.3 10.5 10.4 9.4 9.2 7.3 7.2 7.1 6.9 6.8 8.1 7.3 6.8 12.3 12.1 11.1 10.7 10.9 8.7 7.6 6.7 6.4 10.9 10.8 10.7 9.8
非药物治疗: 1.糖尿病饮食:减少动物脂肪摄入,可适量增加鸡鸭鱼肉等易消化食物摄入,增加体内蛋白质,每晚 临水前可适量饮用脱脂牛奶; 2.减少膳食中精细主食摄入比重,适量增加水果、输出摄入量,适量增加深海鱼油、坚果油等不饱和 脂肪酸摄入,增加β 胡萝卜素、叶黄素、维生素等含量丰富食物,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西芹、木耳、 莴笋等低热量、低脂肪、高植物纤维食物,增加饱腹感,减少过度热卡摄入。 3.增加每日光下暴露时间。 4.运动方面:适量增加有氧运动时间及强度,同时增加抗阻力训练。调制作息规律,避免熬夜、久
20 19 18 17 16 15 14 血糖(mmol/L) 13.1 15.6 16.2 14.7 12.3 11.1 10.1 9.5 10.2 10.1 8.6
19.919.8
16.9
16.116.8 15.7 13.5 13.9 13.4 12.4
13
12
12.1
9 8 7 6 5 4 3
T2DM胰岛素治疗
性别:男性(青海本地) 年龄:54岁 职务:公务员 主诉:反复口干渴8年,加重伴视物模糊1月。
现病史 • 1.临床症状:口干,口渴,伴食物模糊,偶有头晕,全身皮肤轻度瘙痒,无双下肢浮肿,饮食睡 眠正常,大便正常,小便量正常,尿频,夜尿5-6次。 • 2.既往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 及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 体征:BP:123/88mmHg,神志清,精神正常,无颜面眼睑浮肿,心肺腹(-),双下肢无浮 肿。 • 3.专科检查:身高169cm,体重71kg,BMI:24.859kg/m2(中国标准18.5≤BMI<24) 腰围 92cm,臀围:97cm,腰臀比0.948(亚洲男性平均为0.81,亚洲女性平均为0.73)。 • 4.辅助检查:入院指尖血糖13.0mmol/l。
时间:入院第六天 药物及用法: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早12u-中12u-晚12u皮下注射,长效:甘精胰岛素注射液25u临睡 前皮下注射,联合沙格列汀片5mg-qd-po,余药物继续口服。 血糖监测时间:空腹及三餐前后,凌晨3点血糖。
血糖单位:mmol/L 日期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第八天 第九天 空腹 6.9 7.3 6.8 7.2 7.1 早餐后 13.2 10.5 11.4 10.4 11.3 中餐前 8.1 9.2 9.4 6.8 7.3 中餐后 12.3 14.8 10.7 11.1 12.1 6.7 8.7 10.9 晚餐前 晚餐后 9.8 10.8 10.9 10.7 10.7 6.4 3:00 7.6
坐、久立等。
血糖监测方案:空腹及三餐前后,凌晨3点血糖。 药物治疗方案: • 降糖方案:餐前: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早10u-中10u-晚10u皮下注射,长效:甘精胰岛素注射液 20u临睡前皮下注射。 • 其他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qd-po、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qn-po、厄贝沙坦片 150mg-qd-po
9.8 8.9
2 血糖单位mmol 1
空腹 13.1 11.1 10.1 9.5
早餐后 15.6 16.2 12.3 14.7
午餐前 12.1 8.6 10.2 10.1
午餐后 19.9 16.9 19.8 13.7
晚餐前 13.5 13.4 13.9 9.8
晚餐后 16.1 15.7 16.8 12.4
凌晨3点 12.1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8.9
效果:治疗第4天后空腹及非空腹血糖未达标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1.此患者BMI大于正常,饮食控制不佳,有氧运动缺乏,需加强饮食运动方面宣教,患者既往使 用二甲双呱治疗,胃肠反应重,且本次入院诊断未糖尿病肾病,故未用。 • 2.患者糖尿病病史长,多次更换降糖方案,血糖控制不佳,本次入院检测血糖示空腹及非空腹皆 高于目标值,考虑胰岛素剂量不足与胰岛功能进一步低平有关,需要加大胰岛素剂量基础上加二 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片5mg-qd-po)以增高肠胰岛素血液浓度。 • 3.加大胰岛素剂量后检测凌晨3点血糖,以防发生低血糖反应。
1.血糖分析:患者空腹及三餐后血糖偏高。 2.降糖目标:空腹血糖.4-7.0mmol/l,非空腹血糖<10.0mmol/l。HbAlc<7.0.血压:<130/80mmHg 总胆固醇<4.5mmol/l.体重指数(kg/m2)<24.0 3.诊疗思路: 1)本例患者病史长达20年,年龄大于50岁,前多次更改降糖方案,近期血糖控制不平稳。入院血糖波动 情况提示,空腹及三餐后血糖高。 2)糖化血红蛋白大于7.0,果糖胺水平升高,胰岛功能示餐时高峰低下,考虑血糖波动与胰岛功能低平有 关,既往使用胰岛素剂量不足。 3)此患者平时缺乏运动,饮食不节制,生活作息欠规律。 4)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难度大,尿微量蛋白升高,考虑糖 尿病肾病可能。 若血糖控制不佳,建议加大胰岛素治疗剂量及联合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同时加强宣教及饮食 指导。
时间:入院第二天 药物及用法: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早10u-中10u-晚10u皮下注射,长效:甘精胰岛素注射液20u临睡 前皮下注射。 血糖监测时间:空腹及三餐前后,凌晨3点血糖。
时间:入院第4天
药物及用法: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早12u-中12u-晚12u皮下注射,长效:甘精胰岛素注射液20u临睡 前皮下注射。 血糖监测时间:空腹及三餐前后,凌晨3点血糖。
效果:血糖基本达标、血脂水平达标、血压达标、体重指数、腰臀比未达标 出院处方: 1.控制饮食摄入,调整饮食结构,摄入营养物质均衡,定时定量摄入,有氧运动(定时定量) 2.药物治疗: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早12u-中12u-晚12u皮下注射,长效:甘精胰岛素注射液25u 临睡前皮下注射,联合沙格列汀片5mg-qd-po,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qd-po、阿托伐他汀钙片
20mg-qn-po、厄贝沙坦片150mg-qd-po
3.按时监测血糖及血压,1月后门诊复诊
随访:3月后复查眼底、糖化血红蛋白、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腹部彩超等 不适随诊
1.此患者病史长,存在胰岛素抵抗情况,前期使用胰岛素等治疗,胰岛功能低平,同时胰岛素用量不 足,导致血糖偏高。 2.长期血糖偏高,导致心、脑、肾血管病变,出现猝死、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风险增 加,住院期间血压、血脂达标,胰岛素使用剂量做调整后血糖水平明显得到控制。 3.联合联合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治疗后血糖控制平稳。 4.目前体重指数、腰臀比未达标,调整饮食结构及摄入量,增加有氧运动十分必要。 5.根据此患者治疗经过,在有效的宣教工作、胰岛素调整后(餐时胰岛素+基础胰岛素)加联合二肽 基肽酶4(DPP-4)抑制剂及调制、抗血栓药物治疗后,血糖得到控制,预防血管事件及神经病变发
生。
谢谢
血糖单位:mmol/L 日期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空腹 13.1 11.1 10.1 9.5 早餐后 15.6 16.2 12.3 14.7 中餐前 12.1 8.6 10.2 10.1 中餐后 19.9 16.9 19.8 13.7 晚餐前 13.5 13.4 13.9 9.8 晚餐后 16.1 15.7 16.8 12.4 8.9 3:00 12.1
眼血脂: 甘油三脂4.65mmol/l,总胆固醇7.13mmol/l,余正常。
肾功能:尿酸513umol/l,血肌酐、尿素氮正常。
肝功能: 未见异常。 眼科检查:双眼前节(-),晶状体透明,玻璃体点状混浊,眼 底见周边视网膜点片状出血及黄色渗出灶,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