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节流装置维护检修规程

节流装置维护检修规程

节流装置维护检修规程
1.1 概述
节流装置是设在管道中能使瘤体产生局部收缩的节流元件和取压装置的总称,基于伯努利方程和流体连续性原理设计而成。

当流体经节流元件时,流通截面减小或突然收缩,流体流速增大,使节流元件前后产生压差。

流量越大,压差越大,从而可通过测量压差来测量流量大小。

1.1.1 应用及特点
节流件的形式较多,常用的有孔板、喷嘴、文丘利管等。

有些场合也采用变形节流件,如¼圆孔板、圆缺孔板、双重孔板等。

节流装置最常用的取压方法有法兰取压和角接取压两种。

现以标准孔板为例说明。

流量测量用的节流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适应性广,几乎能够测量各种工况下的单项流体和高温、高压下的流体的流量。

标准节流装置已经不需要单独标定,精确度可达±1%,与其配套的差压计系列齐全、品种较多并有标准产品,和其他单元仪表组合可实现流量的指示、记录和积算调
节等。

节流装置的设计、加工和安装要求严格,上、下游需要有足够的直管段长度,其测量范围较窄(一般为3:1),压力损失较大,仪表刻度为非线性,有时维护工作量较大。

1.2 技术标准
1.1.1 圆筒形开孔直径d:应等角距不少于4个单侧值,任何一个测量值平均值之差不得超过0.05%。

d的公差见表2-3-1。

表2-3-1 圆筒形开孔直径d 公差表
1.1.2 孔板开孔圆筒形部分长度e:其尺寸为0.005D≤e≤0.02D。

在两点或多点上测得的e值之间的最大偏差不得超过0.001D。

其表面的粗糙度不应高于Ra=0.80µm、Rz=3.20µm、其中为管道内径。

1.1.3 孔板厚度E:其尺寸为e≤E≤0.05D,一般可按表
2-3-2的规格选用。

表2-3-2 孔板厚度E规格选用表当E>0.02D时,出口处应有一个向下游扩散的光滑锥面,其圆锥角应在300-500之间,其表面粗糙度为Δ。

各处测得E 值之间的最大偏差不得超过0.005D。

1.1.4 孔板上游侧端面上连接任意两点的直线与垂直中心平面之间的斜率应小于1%。

粗糙度如下: 50mm≤D≤500mm 时,为Ra=1.6µm Rz=6.3µm
500mm≤D≤750mm时,为Ra=3.2µm Rz=6.3µm
750mm≤D≤1000mm时,为Ra=6.3µm Rz=25µm 1.1.5 孔板开孔入口边缘和出口边缘,应无毛刺、划痕和可见损伤。

1.1.6 法兰取压孔板的手柄,应刻有表示孔板安装方向的符号即流体由“+”流向“-”、孔板出厂编号、安装位号、管道内径D和孔板开孔d的实际尺寸值。

环室取压孔板,上述各种符号和数据应刻在下游侧端面的边缘上。

1.1.7 角接取压时,上下右侧取压孔的轴线与孔板(或喷
嘴)上、下侧端面的距离分别等于取压孔径的一半或取压环隙宽度的一半。

1.1.8 法兰取压时,上下游侧取压孔的轴线分别与孔板上下游侧端面距离等于(25.4±0.8)mm。

钻孔直径应符合表2-3-3要求。

1.3 检查安装
1.3.1 检查
1.3.1.1 检查直径、节流装置孔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3.1.2 节流装置加工精度是否符合要求,“+”、“-”标记是否正确。

1.3.1.3 节流装置安装时所用垫片的内径,应比管道内径大2~3mm,可避免紧固时产生突出部分,影响测量精度。

1.3.1.4 节流装置所用法兰焊接后必须与管道垂直,不得歪斜。

焊接缝应无焊接部分,平滑光滑,不产生节流作用。

1.3.1.5 节流装置前后,直管段应符合安装标准。

在一倍于管道直径的距离内无明显不光滑的突出部分,无电(气)焊的熔渣,无露出的管接头、铆钉等。

1.3.1.6 节流装置安装在管道中应保持节流装置前段面与管道轴线垂直,不垂直度不超过±1%。

1.3.1.7 节流装置安装在普通管道中,其中心线必须与管道同心,其允许的最大不同心度(不同轴度),不得超过公式(2-3-1)计算值:
e ≤0.015D(1/β-1) (2-3-1)
式中 e----不同心度;
D----管道内径;
β----直径比(d/D)。

1.3.1.8 环室取压时,环室内径不得小于管径内径,可比管道直径稍大。

1.3.1.9 孔板、环室及法兰安装前,应清洗积垢和油污,并注意保护节流孔锐边不得碰伤,节流装置安装,应在管道吹洗干净后及试压前进行,以免管道内污物将节流装置损坏或将节流孔堵塞。

1.3.2 安装
1.3.1.1 节流装置安装的方向必须使孔板的圆柱形锐孔端面对着流体的流向,不能装反。

1.3.1.2 节流装置取压口一般设置在法兰、环室或夹紧环上。

法兰、环室和夹紧环的安装,应考虑被测流体为液体时防止气体进入导压管;被测介质为气体时防止水和脏污进入导压管。

为此,安装时取压孔的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
a.测量液体流量时,取压孔应位于管道下半部与管道水平中心线成0~45º夹角范围内,如图2-3-1(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