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螺杆式空气压缩机的维护检修规程 (3)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维护检修规程 (7)离心式风机的维护检修规程 (14)离心泵(、)的维护检修规程 (16)离心泵(、)的维护检修规程 (21)计量泵的维护检修规程 (26)管道泵的维护检修规程 (29)潜水泵的维护检修规程 (32)齿轮泵的维护检修规程 (34)真空泵的维护检修规程 (39)塔类设备的维护检修规程 (43)储罐的维护检修规程 (47)换热器的维护检修规程 (53)压力容器的维护检修规程 (57)管道阀门的维护检修规程 (61)工业用热电偶维护检修规程 (70)工业用热电阻维护检修规程 (74)弹簧压力表维护检修规程 (77)压力变送器维护检修规程 (81)差压变送器维护检修规程 (84)涡街流量变送器维护检修规程 (88)质量流量计维护检修规程 (91)金属浮子流量计维护检修规程 (94)雷达物位计维护检修规程 (97)磁浮子计维护检修规程 (99)气动薄膜调节阀维护检修规程 (103)电气阀门定位器维护检修规程 (107)智能变送器维护检修规程 (111)电机维护检修规程 (115)高压开关柜维护检修规程 (123)变压器维护检修规程 (127)变压器运行规程 (131)螺杆式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1.总则1.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我公司螺杆式压缩机的维护检修。
1.2主题内容:本规程制定了压缩机的完好标准、检修周期与内容、检修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日常维护与故障处理。
2.完好标准2.1部件2.1.1主、辅机的零部件完好齐全,质量符合要求。
2.1.2仪表及自动调节装置齐全、完整、灵敏、准确,压力表定期校验。
2.1.3基础、机座稳固可靠,地脚螺栓和各部螺栓连接紧固、符合要求。
2.2运行性能2.2.1设备润滑良好,润滑系统正常,油质符合要求,实行“五定”、“三级过滤”。
2.2.2无异常振动、松动、杂音等现象。
2.2.5生产能力达到铭牌出力或满足生产需要。
2.3技术资料2.3.1有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使用说明书、总装配图。
2.3.2有安装、试车验收资料。
2.3.3设备档案、检修及验收记录齐全、填写及时、准确。
2.3.4设备运转时间和累计运转时间有统计,保证准确率。
2.3.5识别易损件有图样。
2.4设备与环境2.4.1 设备清洁,表面无灰尘、油垢。
2.4.2基础、底座及周围环境整洁。
2.4.3设备及管线、阀门无泄漏。
3、设备的维护保养3.1冷却器的维护每月检查一次外表面油尘堆积情况,并作出记录及清理。
清理时要使压缩空气从冷却器出风面反向吹扫保证翅片冷却通道畅通。
3.2油过滤器更换3.2.1将油过滤器用相关工具旋开3.2.2将新油过滤器在相应位置旋紧3.2.3查冷却油位3.2.4起动空压机检查有无漏点3.2.5将旧滤芯置放密封袋中,按相关安全法规处理3.3冷却油油位检查冷却油位要做到时常检查,建议每天一次。
油标低于相关位置时需加专用冷却油3.4空滤芯更换3.4.1拆除空滤盖,再拆除空滤芯3.4.2装入新空滤芯,以拆除相反顺序安装3.4.3旧滤芯放置密封袋中,按相关安全法则处理3.5油分离器更换3.5.1将油分离器用相关工具旋开3.5.2将新油分离器放置密封袋中,按相关安全法则处理在定期保养期间,应同时检查油气桶、排气管道、冷却器等受热及热传递设备、部件,清除油垢和积碳物。
4.设备的检修周期与内容4.2检修内容4.2.1小修4.2.1.1检查紧固各部位螺栓。
4.2.1.2清洗气阀或更换阀片、阀座、弹簧和升高限制器等零件。
4.2.1.3检查注油器、循环油止逆阀、油过滤器、油泵等。
4.2.1.4清洗气缸冷却水夹套。
4.2.1.5消除其他缺陷。
4.2.2中修4.2.2.1包括小修内容。
4.2.2.2检查更换密封、填料、刮油环。
4.2.2.3校验安全阀、压力表。
4.2.2.4检查各磨损部位磨损、并调整气缸与活塞间隙。
4.2.2.5检查更换活塞环、活塞、导向套、活塞杆。
4.2.2.6检查或更换连杆螺栓。
4.2.3大修4.2.3.1包括中修项目。
4.2.3.2解体、清洗各部件。
4.2.3.3检查气缸内壁磨损。
4.2.3.4检查修理十字头、十字头销、曲轴、连杆、活塞杆。
4.2.3.5检查机身与曲轴水平度、垂直度。
4.2.3.6检查或更换磨损的管线、阀门。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维护检修规程1 总则1.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我公司、型号活塞式压缩机的维护和检修。
1.2 结构简述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由机身、气缸、曲轴、连杆、十字头、活塞、活塞杆、填料函、气阀等组成,由电动机驱动。
2 完好标准2.1 零、部件2.1.1 主辅机的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
2.1.2 仪表、计器、信号、联锁和各种安全装置、自动调节装置齐全完整、灵敏、准确。
开表率、信号及联锁装置投运率达100%,计器定期检测率100%。
2.1.3 基础、机座稳固可靠,地脚螺栓连接齐全、紧固。
每组螺栓规格统一,螺纹外露1~3扣。
2.1.4 管线、管件、阀门、支架等安装合理,牢固完整,标志分明,符合要求。
2.1.5 防腐、保温、防冻设施完整、有效。
2.2 运行性能2.2.1 设备润滑良好,润滑系统畅通,油质镕合要求,实行“五定”、“三级过滤”。
2.2.2 无异常振动和松动、杂音等现象。
2.2.3 各部温度、压力、流量、电流等运行参数符合规程要求。
2.2.4 生产能力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2.3 技术资料2.3.1 有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使用说明书、总装配图。
2.3.2 有安装、试车、验收资料。
2.3.3 设备档案、检修及验收记录齐全,填写及时、准确。
2.3.4 设备运转时间和累计运转时间有统计、准确率100%。
2.3.5 设备易损件有图样。
2.3.6 设备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2.4设备及环境2.4.1 设备清洁、表面无灰尘;油垢。
2.4.2 基础及周围环境蹬洁。
2.4.3 设备及管线、阀门等无泄漏。
3 设备维护3.1 日常维护3.1.1 严格按操作规程启动、运转与停车,并做好记录。
3.1.2 严格执行“设备润滑管理制度”,按规定补充润滑油,发现油质量不符合使用要求时,应更换润滑油。
3.1.3 检查循环油泵和注油器工作情况。
3.1.4 随时检查轴承温度,按时记录,主轴承温度一般不超过65℃。
发现超温要查找原因,及时处理。
3.1. 5 随时检查各段压力、温度,按规定做好记录。
发现异常,及时查找原因,进行处理。
3.1.6 冷却水温度不得高于40℃。
3.1.7 设备和现场要经常保持清洁,每班擦一次设备,随时消除跑、冒、滴、漏。
3.1.8 设备长期不用时,应加油封闭,每周进行一次盘车。
3.2 定期检查3.2.1检修周期(见表1)3.2.2定期检查项目、周期、内容、标准见表2。
3.3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及处理方法见表3。
3.4 紧急情况停车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紧急停车。
a.润滑油中断;b.冷却水中断;c.轴承温度超标;d.压缩气突然超温超压;e.声音突然异常,查不到原因;f.突发性严重振动,查不到原因;g.主零、部件及管道断裂;h.操作规程规定的其他紧急停车条件。
4 检修周期初检修内容 4.1 检修周期 检修周期见表4。
当本单位状态监测手段已经具备开展预知维修条件后,经本单位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准, 可不受本条限制。
4.2 检修内容 4.2.1 小修4.2.1.1 检查、紧固各部位螺栓。
4.2.1.2 检查、紧固十字头销。
4.2.1.3 检查清洗气阀或更换阀片、阀座、弹簧和升高限制器等零件。
4.2.1.4 检查或更换密封函填料圈。
4.2.1.5 检查注油器、循环油止逆阀、油过滤器、油冷器、油管等,消除缺陷。
4.2.1.6 清洗气缸冷却水夹套。
4.2.1.7 清洗水冷却器、油分离器。
4.2.1.8 消除其他缺陷。
4.2.2 中修4.2.2.1 包括小修项目。
4.2.2.2 检查或更换活塞、活塞环、导向套及活塞杆。
4.2.2.3 检查、刮研或更换连杆大、小头轴瓦,并调整间隙。
4.2.2.4 检查或更换主轴承、并调整间隙。
4.2.2.5 检查或更换连杆螺栓。
4.2.2.6 检查十字头瓦、滑道,并测量间隙。
4.2.2.7 检查调整各段气缸余隙。
4.2.2.8 安全阀清洗、研磨和调试。
4.2.2.9 检查、修理或更换压力表、温度计。
4.2.2.10 检查油泵,清洗油箱,更换润滑油。
4.2.2.11 检查、清理空气过滤器。
4.2.3 大修4.2.3.1 包括中修项目。
4.2.3.2 解体、清洗各部件。
4.2.3.3 曲轴、连杆、连杆螺栓、十字头销、活塞杆无损探伤检查,必要时更换。
4.2.3.4 检查修理十字头,必要时更换。
4.2.3.5 检查、修理或更换气缸套。
4.2.3.6 修理或更换活塞、活塞环填料函。
4.2.3.7 检查曲轴与机身水平度、垂直度。
拉线对中气缸中线。
4.2.3.8 检查机身与基础状况,测量机身下沉情况。
4.2.3.9 检查、修理冷却器、油分离器,并作水压试验。
压力容器检测,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规定进行。
4.2.3.10 检查更换腐蚀的管线及出入口切断阀。
4.2.3.11 主辅机防腐喷漆。
5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5.1 检修方法简述5.1.1 用水平仪测量机身水平度;用拉线法测量中体、气缸同轴度并进行调整。
5.1.2 用着色法检查滑动轴承接触面积,达不到标准要求时,应进行刮研。
5.1.3 用卡尺、内外径千分尺、千分表测量圆柱度、圆度,达不到标准时应进行研磨;必要时上机床测量或加工。
5.1.4 用塞尺测量活塞与气缸、填料环与活塞杆径向间隙,并进行调整。
5.1.5 用压铅法测量轴承间隙、齿轮啮合间隙、气缸余隙。
5.1.6 用着色、无损探伤方法检查零件裂纹等缺陷。
5.1.7 主、曲轴轴颈,活塞杆可以用电镀、喷镀、刷镀等方法修复。
5.2检修质量标准5.2.1 基础5.2.1.1 外观检查不允许有裂纹、疏松、露筋、渗油和混凝土剥落等缺陷。
5.2.1.2 基础无不均匀下沉或倾斜。
5.2.2 机身、中体5.2.2.1 机身纵、横向水平度为0.05。
5.2.2.2 十字头滑道中心线与主轴座孔中心线垂直度为0.01。
5.2.2.3 机身主轴承与电机外伸副轴承座孔中心线同轴度为0.03。
5.2.2.4 机身油池进行试漏,4小时内不得有渗漏。
5.2.3 曲轴、轴承5.2.3.1 曲轴经放大镜或探伤检查,不得有裂纹缺陷;主轴颈和曲轴颈擦伤面积不得大于2%,深度不大于0.01;超过时需进行机械加工,其加工减少量不超过原轴颈直径的1%。
5.2.3.2 主轴颈径向圆跳动值为0.05;各主轴颈同轴度为0.03。
5.2.3.3 滑动轴承a.瓦背与轴承座孔接触面积不少于60%,主轴颈与主轴承接触面积不少于70%;b.厚壁轴承厚度磨损超过原厚度的60%或剥落、脱壳面积达到15%时,应重新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