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切片制作
鍍層已裂透。 對策: 1、定期做活性炭大過濾處理(2個月 /次) 2、按照供應商提供的方法移除部份 光澤劑。 3、檢查溫度(溫控裝置)以確保操作 在正確的溫度下進行。
Innovation, Teamwork, Excellence, Quality
四)孔壁標准判讀
4.6、孔銅與內層銅箔分離
內層銅箔與孔壁相連
Innovation, Teamwork, Excellence, Quality
2、冲切片
使用冲床冲出所要之切片。
Innovation, Teamwork, Excellence, Quality
3、镶埋金相切片
• 將切片底端压入切片底座內,观察孔中心对齐切片模模具表面处。
Innovation, Teamwork, Excellence, Quality
原因: 1、壓合流膠不足,膠化時間太短 2、膠片干涸或過期
Innovation, Teamwork, Excellence, Quality
四)孔壁標准判讀
4.10、滲鍍(燈芯效應)
未出現滲鍍現象。
出現滲鍍現象,且長度 超過3 mil。
原因: 1、去钻污(Desmear)除膠渣時間 過長
對策: 1、縮短除膠渣時間
1.基材向外收縮形成空洞。 2.基材與鍍銅壁交接處有空 洞現象. 對策: 1、檢討壓合的溫度、壓力、時間曲 線是否與樹脂系統匹配并改善;加 強後烤條件。
原因: 1、壓合後局部性的樹脂未完全硬化, 在後續高溫制程繼續硬化,因內縮 而導致和孔銅分離。
Innovation, Teamwork, Excellence, Quality
Innovation, Teamwork, Excellence, Quality
四)孔壁標准判讀
4.11、對位不良
各層之間對位精確良好
某一內層對位偏移現象;偏 移後之最小環寬<2mil。
原因: 1、內層尺寸不穩定 2、內層對位偏移 3、鉚合孔沖偏,導致壓合時鉚合偏 移,形成對位不良
對策: 1、钻孔的零點可以設計在板的中心 位置以降低偏差。 2、管控靶孔偏移在+/-3mil范圍內, 及雙面對准度在+/-1mil 3、管控鉚合孔偏移+0/-1mil范圍內
Innovation, Teamwork, Excellence, Quality
二、切片的制作
切片制作的目的
需要的仪器与物料
切片制作的步骤
孔壁标准评判
Innovation, Teamwork, Excellence, Quality
一)切片制作的目的: 监视制程品质的变异 监控出货品质之保证 (电路板品质的好坏、问题的发生与解 决、制程改进的评估,都需要微切片做为 客观检查、研究与判断的根据。)
三)切片制作的步骤 1、取样:
蚀刻前:切片取样选择板边微孔为最佳取样点。 蚀刻后或成型之板:切片取樣以內層為Thermal Pad(圖 一)或内层导线连接之孔(圖二)為主要取樣點。
图一、Thermal Pad之图 图二、內層有導線 連接之孔 Thermal pad 是PCB布线中的一种焊盘形式,即所谓 的"十字桥"或"一字桥"。为了防止高温熔锡进孔所造成的 剧烈膨胀对四周的冲击,避免可能产生分层而故意在焊盘 间留出见底的四个缺口,以减少热冲击的效应,因而称之 为隔热盘。其作用如同桥梁或铁轨的伸缩缝,可在高温中 保持整体的安全。
Innovation, Teamwork, Excellence, Quality
四)孔壁標准判讀
4.12、分離–盲埋孔
鍍層均勻,線路連結良好。 原因: 1、大排版上微蝕盲孔數太多,因介質 厚度不同,同一能量的鐳射光打孔時, 底板上所留下膠渣的厚薄自然有異, 除膠渣無法確保全部孔壁孔底徹底清 除干淨,導致底墊之間的附著力不良, 形成盲孔有分離現象。 2、鐳射光束能量太大,造成與內層PP 之銅層輕微分離。
6、抛光
① 將兩勺拋光粉放入洗滌瓶中,加滿自來水稀釋,注意稀釋的過程必須調制 成液體,不可出現粉狀現象。 ② 將配好之拋光液滴在拋光布中央,用手握住切片底座,將切片緊貼拋光布, 隨後進行快速磨擦拋光,拋切片光時要時常改變方向,使產生更均勻的效 果,直到磨痕完全消失,表面光亮為止。 ③ 研磨完成後用自來水清洗切片並擦干 。
Innovation, Teamwork, Excellence, Quality
四)孔壁標准判讀
4.9、內層分層樹脂空洞
基材均勻,材質整齊且結構緊 密。
基材中出現嚴重氣泡或孔洞, 內層銅箔與基材或基材與基材 間產生嚴重的間隙。 對策: 1、調整膠化時間S/G 2.1、改善並控制儲存與使用的條件 (溫度:20+/-2℃, 濕度55+/-5℃) 2.2、調整膠流量規格 2.3、制訂並嚴格執行膠片的有效期 管理(一般廠內管控3個月,但溫度 在5℃以下可儲存6個月)
Innovation, Teamwork, Excellence, Quality
盲孔鍍銅與內層Pad分離 .a 處交接面不可有黑色殘物或 分離裂痕。 .b處R.C.C或基材不可有裂痕 對策: 1.1、控制內層PP壓合後介質厚度差 異在5--10um之間 1.2、 賞試以DOE方式找出Desmear 的最佳作業條件 2、增加微蝕能量進行解決
四)孔壁標准判讀
4.1、楔形破孔
鍍銅孔壁與內層銅面 接合完好無任何裂痕 或凹陷現象。 原因: 1、钻孔造成的釘頭過大 2、除胶渣過度造成的楔形孔 破 3、微蝕過量
Innovation, Teamwork, Excellence, Quality
孔壁鍍銅與內層銅箔連接處 所發生之楔形缺口已完全斷 裂,造成內層斷路。 對策: 1、調整鑽針進刀速度及回刀速度 2、調整去膠渣段的時間、濃度及溫度 3、控制微蝕速率
四)孔壁標准判讀
4.13、對位不良–盲埋孔
盲孔底部與Pad、線路 對位精確良好。 原因: 1、內層核芯板所用的內層底片與增 層後開銅窗用的底片兩者出現漲縮。 2、排版尺寸太大,壓合後板材形成 漲縮 3、孔形不對稱,主要原因是單模光 束的能量主峰落點不正。
④ 當研磨至孔壁邊緣時,依上述步驟改用800 #研磨至孔的1/3處,再使用2000#砂紙慢 慢研磨至孔的中心位置,以上須依順序進行, 直到無磨痕為止。 ⑤ 在每更換一種規格的砂紙須旋轉切片 90 ° 再進行研磨,直到上一階段粗磨的痕跡完全 被去除為止,然後用自來水清洗研磨表面。
Innovation, Teamwork, Excellence, Quality
Innovation, Teamwork, Excellence, Quality
四)孔壁標准判讀
4.4、鍍層厚度不足/ 破孔
1.整個孔壁之鍍層呈現平滑均勻。 2.孔壁鍍層厚度符合客戶要求。 明顯可見底材。 原因: 1、活化(鈀)不足 2、整孔處理不良,孔壁電性不足, 使鈀團附著力差 3、線路前處理微蝕過量
1.鍍層厚度低於規格下限。 2.孔壁破損 對策: 1、提高活化劑強度及槽液溫度 2、檢查整孔劑的操作參數 3、控制微蝕速率,調降微蝕噴壓
Innovation, Teamwork, Excellence, Quality
四)孔壁標准判讀
4.5、鍍層破裂
鍍層完整無任何裂痕。 原因: 1、因光泽剂裂解或清洁剂所造成槽 液的有機污染 2、光澤劑添加過量 3、鍍銅槽液溫度超出正常范圍
四)孔壁標准判讀
4.2、釘頭
無釘頭現象
a/b不超過2.0倍。釘 頭長度/內層銅箔厚度 ≦2.0) 對策: 1、調整鑽針進刀及回刀速度 2、減少疊板層數 3、提高墊板質量
原因: 1、钻针進刀速度及回刀速度過快 2、疊板層數過多 3、垫板質量差,導致钻孔時排屑不良
Innovation, Teamwork, Excellence, Quality
東莞聯茂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金相切片的制作与解析
朱全勝
Innovation, Teamwork, Excellence, Quality
主要内容
一、定义简介 二、切片的制作 三、切片的解析
Innovation, Teamwork, Excellence, Quality
一、定义简介
金相切片——又名切片,cross-section, x-section, 是用特制液态树脂将样品包裹固 封,然后进行研磨抛光的一种制样方法。 检测流程包括取样、固封、研磨、抛光、 最后提供形貌照片、开裂分层大小判断、或 尺寸等数据。
放置時間過久
9、微切片制作 品質四:切片品質OK的現象
切片觀察明顯可見壓合樹 脂的經相、偉相,且孔銅 截面無磨痕 一個良好的切片必須滿足: 表面無磨痕,無氧化,必須磨到孔的中 心位置,孔壁不可歪斜,並且可明顯看到玻纖結構。
Innovation, Teamwork, Excellence, Quality
Innovation, Teamwork, Excellence, Qu良图片如下: 品質一:磨痕
只用240#砂纸研磨 现象 品質二:磨斜
只磨到800#砂纸的现象
只磨到1200#
品質三:氧化
研磨時因施力不均造成喇叭孔 Innovation, Teamwork, Excellence, Quality 產生氧化
四)孔壁標准判讀
4.8、孔壁分離
基材與鍍銅壁交接處無任何孔 洞現象。
1.鍍銅層變形向外突出。 2.基材與鍍銅壁交接處出現 孔洞現象。 對策: 1. 調整化學銅濃度至正常範圍 2. 降低化學銅槽溫度 3. 調整整孔劑或速化劑濃度、溫度 或時間 4. 切片觀察 5. 擬定並管控噴錫重工次數
原因: 1.化學銅濃度異常 2.化學銅槽溫度太高 3.整孔劑濃度或溫度太低速化劑濃 度或浸泡時間不足 4.Smear(油污點太厚) 5.噴錫重工次數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