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部肌肉牵伸法
俯卧位牵伸股四头肌
2016-3-5
20
屈髋肌:股四头肌(股直肌、股中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
俯卧位牵伸股四头肌
2016-3-5
21
屈髋肌:股四头肌(股直肌、股中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
站立位自我牵伸股四头肌
2016-3-5
22
屈髋肌:髂腰肌(腰肌和髂肌)
俯卧位牵伸腰肌
站立位自我牵伸腰肌
2016-3-5
2016-3-5
10
伸髋肌群:腘绳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和臀大肌 仰卧位牵伸臀大肌
2016-3-5
11
伸髋肌群:腘绳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和臀大肌
仰卧位自我牵伸臀大肌
2016-3-5
12
髋关节外旋肌:梨状肌
仰卧位牵伸梨状肌 俯卧位牵伸梨状肌
2016-3-5
13
髋关节外旋肌:梨状肌
2.禁忌证:
⑴关节内外组织有感染、结核和肿瘤等,各种 急性炎症期。 ⑵新发生的骨折和软组织损伤。 ⑶严重的骨质疏松。 ⑷神经损伤或神经吻合术后1个月内。 ⑸关节活动或肌肉被拉长时出现剧烈
髋部肌肉被动徒手牵伸和自我牵伸
2016-3-5
6
伸髋肌群:腘绳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和臀大肌
无痛或微痛的范围内实施操作,临床实践证明, 低强度、长时间的持续牵伸效果优于高强度、短 时间的牵伸。
02
牵伸方向
03
牵伸强度
04
牵伸时间
被动牵伸持续时间:每次10 ~ 15s, 也可达30~60 ,每次之间要休息30s 左右。 机械性牵伸:每次15 ~ 20min。 牵伸疗程:10次为一个疗程,一般 3 ~ 5个疗程。
2016-3-5
4
临床应用
1.适应证:
⑴各种原因导致的软组织挛缩、粘连或瘢痕形 成。 ⑵预防由于制动、内外固定和失用等造成的肌 力减弱以及相应组织短缩的发生。 ⑶体育锻炼前后的有效牵伸,利于预防肌肉骨 骼系统损伤。
3.注意事项:
⑴牵伸前必须先进行 康复评估 ⑵避免过度牵伸 ⑶避免牵伸水肿组织 ⑷避免过度牵伸肌力 较弱的肌肉 ⑸避免牵伸中挤压关 节 ⑹患者必须积极配合 治疗
仰卧位直腿牵伸腘绳肌
2016-3-5
7
伸髋肌群:腘绳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和臀大肌
仰卧位自我牵伸腘绳肌(使用弹力带)
2016-3-5
8
伸髋肌群:腘绳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和臀大肌
站立位自我牵伸腘绳肌
2016-3-5
9
伸髋肌群:腘绳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和臀大肌
仰卧位牵伸臀大肌
根据牵伸力 量来源和参 与方式
根据牵伸时 间
根据牵伸部 位
1.手法牵伸 2.器械牵伸 3.自我牵伸
1.屈肌群牵 伸 2.伸肌群牵 伸
1.低强度牵 伸 2.高强度牵 伸
1.被动牵伸 2.主动牵伸 3.神经肌肉 抑制技术
1.长时间牵 伸 2.短时间牵 伸 3.持续牵伸 4.间歇牵伸
1.脊柱牵伸 2.四肢牵伸
2016-3-5
牵伸技术(Stretching)
定义 目的
恢复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 展性和降低肌张力,改善 关节的活动范围。
运用外力(人工或机 械/电动设备)拉长短 缩或挛缩的软组织,
做轻微超过软组织阻
力和关节活动范围内 的运动。
2016-3-5 1
分类
根据牵伸力 量来源
根据牵伸肌 群
根据牵伸强 度
2016-3-5
2
牵伸技术(Stretching)
1
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2 牵伸作用 3 4 5
防止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挛缩
调整肌张力,提高肌肉的兴奋性
防治粘连,缓解疼痛
预防软组织损伤
2016-3-5
3
牵伸技术参数
01
患者体位
一般选择卧位、坐位,尽可能暴露治 疗的部位。 牵伸力的方向应与肌肉紧张或挛缩的 方向相反。
仰卧位自我牵伸梨状肌
2016-3-5
14
髋关节外旋肌:梨状肌
坐位自我牵伸梨状肌
2016-3-5
15
髋关节外展肌:阔筋膜张肌和髂胫束、臀中肌、臀小肌
仰卧位牵伸髋外展肌
侧卧位牵伸髋外展肌
2016-3-5
16
髋关节外展肌:阔筋膜张肌和髂胫束、臀中肌、臀小肌
坐位自我牵伸髋外展肌 站立位自我牵伸髋外展肌
23
THANKS
2016-3-5
24
2016-3-5
17
髋关节内收肌:耻骨肌、短收肌、长收肌、大收肌、股薄肌
仰卧位牵伸髋关节内收肌
仰卧位自我牵伸髋内收肌
2016-3-5
18
髋关节内收肌:耻骨肌、短收肌、长收肌、大收肌、股薄肌
坐位自我牵伸髋内收肌 站立位自我牵伸髋内收肌
2016-3-5
19
屈髋肌:股四头肌(股直肌、股中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