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程序在临床上的应用
---
评价
确认健康目标是否实现 必要时制定下一个目标
护理评价的目的及意义: 了解病人病情进展和反应 明确护理措施的效果 总结护理经验
---
关系图
评价
评估 诊断
计划
实施
---
▪ 通过实施整体护理,科学地运用护理程序, 增加了与病人接触的机会,促使我们更多地 去学习相关知识,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 同时也改善了护患、护护、医护关系。
---
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与联系
▪ 侧重点 病因诊断/病理生理诊断/病理解剖诊断(疾病) 反应(护理服务对象)
▪ 稳定性 相对稳定 不稳定,随病情发展或病程而发生变化
▪ 数目 少/多
---
计划 ▪ 对每个病人情况进行系统和周密的思考,制定出
切实可行的措施,对每个病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护 理干预。 ▪ 制定护理计划
---
实施 ▪ 是护士运用操作技术、沟通技巧、观察能力、合
作能力和应变能力去执行护理措施、帮助病人达 成目标的过程。
---
实施后记录 及时、准确、真实、重点突出 病人有什么问题?护士做了什么?病人的反应? 有无新情况出现?
---
实施后记录
可作为护理质量评价的内容; 有利于其他医护人员了解病人情况; 为以后的护理工作提供资料和经验; 是护士完成护理工作和病人接受护理的证明。
---
LOGO
-
---
---
▪ 五方面:饮食、排泄、休息与睡眠、自理情况 及保健措施、嗜好。
▪ 六心理社会:精神状态、对疾病的认识、心理 状态、性格及交往能力、家庭关系、经济状况
▪ 七体检:生命体征、身高、体重;一般状况; 头颈部;肺;心;腹部;脊柱四肢、神经系统
- 有些通过患者主诉,其他人员反映,也有的通过 观察。一般来说,每天每位患者出现很多问题, 护士要抓住那些主要的,并与其他问题比较,最 后确定重点问题与问题的实质。如一位责任护士 观察到某患者进餐很少,她先要了解平时患者进 食量,以及他对饮食有何喜好,医院膳食是否适 合其口味,通过了解分析后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 办法。
▪ 目的:找出护理对象存在的健康问题
---
护理评估:四史、五方面、六心理社会、七体检
▪ 四史: ▪ 现病史——围绕主诉,询问患者患病后的全过
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 既往史——既往健康状况和曾患疾病、手术史,
尤其与现病有关的疾病 ▪ 过敏史——药物与食物过敏史 ▪ 家簇史——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
诊断 是关于个人、家庭、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 问题和需求的一种临床判断。 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 些预期结果是应由护士负责的。
---
护理诊断的形成过程 ➢ 分析资料
➢ 找出健康问题 ➢ 作出护理诊断
---
注意点:
紧扣阳性体征、记住相关因素 注意诊断的准确性 分轻重缓急、优先原则
---
护理诊断的排列顺序
当病人出现多个护理诊断时,要对护理诊断进行排序, 确定解决问题的优先顺序,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安 排护理工作。
▪ 首优问题:是指威胁病人生命、需要及时行动、采取护理 措施解决的问题。 中优问题:是指虽然不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但可能影响 病人身心健康的问题。 次优问题:是指与此次发病关系不大,不属于此次疾病的 反应问题,这些问题并不重要, 在安排护理工作时可以稍 后考虑。
LOGO
护理程序在临床上的应用
-
---
护理程序
护理程序是以促进和恢复病人的健 康为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有目的、 有计划的护理活动, 是一个持续的、 循环的、动态的过程。
---
步骤
1. 评估 2. 诊断 3. 计划 4. 实施 5. 评价
---
评估
▪ 是通过与病人交谈,观察和护理体检 等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资料, 为护理活动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