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情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了解和准确掌握我区的侨情信息,明确侨务工作的对象和重点,提高侨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保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侨务资源的独特作用,更好地为我区城市转型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区工委、管委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侨情普查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x、xx、x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了解侨情、理解侨心、维护侨益、发挥侨力”的基本方针,扎实做好侨务基础工作,推动新形势下侨务工作可持续发展。
二、普查对象
这次侨情普查的对象为:全区常住人口中的归侨、侨眷和侨属;叶集籍在外的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和留学生;我区区域内的侨资侨属企业。
普查对象的属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有关规定界定。
归侨:指回国定居的华侨。
华侨: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
华人(外籍华人):指加入了外国国籍的具有中国血统的人。
侨眷:指华侨、归侨、华人在国内的眷属。
包括:华侨、归侨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
外孙子女,以及同华侨、归侨有长期扶养关系的其他亲属。
外籍华人和港澳同胞的国内眷属范围同上。
侨资企业:是指华侨、华人以自然人身份或以海外企业的名义以及与外国人联合在境内投资兴办的企业。
侨属企业:是指归侨、侨眷投资兴办工商企业,以及投资额占注册资金25%以上或归侨、侨眷子女占就业人员总数不低于20%,并经省侨办审核、工商部门确认的企业。
港澳同胞及其眷属投资的企业按以上情况办理。
三、目标任务
这次侨情普查的目标任务是:全面、准确的掌握我区侨情,包括:海外华侨华人、归侨侨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属的总人数和分布情况,侨资侨属企业的基本情况等;分析我区的侨情特点,包括:新老华侨华人比例、职业状况、社会经济地位及侨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需求等;建立健全侨情数据库,对侨情信息实施动态管理。
四、方法步骤
这次侨情普查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采取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方法进行。
各乡(办)、村(社)负责各自辖区内的普查工作,以行政村和社区为单位,组织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普查;区直各部门单位负责本系统、本单位的侨情普查。
侨资侨属企业的调查登记按属地原则由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改革局企业管理部门负责。
这次侨情普查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x年8月15日—10月22日)。
下发开展侨情普查工作通知,对侨情普查工作进行全面宣传发动。
(二)集中培训阶段(x年10月23日—10月28日)。
根据普查对象的属性分别对乡、办和区直部门进行培训,界定类别,有针对性地做好普查工作。
(三)普查实施阶段(x年10月29日—11月14日)。
以单位、行政村、社区对辖区(单位)内对象逐户进行摸底、登记、造册,掌握第一手资料。
(四)整理上报阶段(x年11月15日—11月31日)。
区侨情普查办对普查资料进行审核、整理,完成普查资料的汇总工作。
五、组织领导和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侨情普查工作的领导,区管委成立x侨情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地点设在区管委侨办,具体负责全区侨情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综合协调和督查指导。
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能积极支持、配合普查工作开展,区统计局负责普查工作的业务指导;区公安分局负责提供我区居民出境和移民的有关资料;区经发局、商务局、工商局负责提供和核实侨资侨属企业的有关情况;区财政局负责侨情普查工作经费的安排;区文广新局负责侨情普查工作的宣传报道。
侨情普查工作涉及面广、要求高、政策性强,各普查单位要高度重视,主要负责人要亲自过问,要结合各单位实际,落实专人负责,安排专项经费,精心组织实施,保证普查任务圆满完成。
(二)确保普查质量。
此次普查登记工作十分重要,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区涉侨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保持我区侨务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个重要举措。
各普查单位和普查人员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明确责任,扎实细致地把好摸底、调查、登记、汇总等各个环节的质量关,做到不漏报、不错报,保证侨情普查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注意方式方法。
普查工作人员在普查过程中要注意工作方法,要向普查对象宣传保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有关政策法规,讲清普查的目的、意义,消除其疑虑,取得理解和支持。
在普查中出现的有关政策性和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区侨情普查办反映。
(四)依法开展普查。
各普查单位及工作人员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对普查登记的信息资料要严格保密,严禁外传外泄。
(五)健全工作机制。
各乡办、开发区和区直各部门、各直属机构要以这次侨情普查为契机,健全侨务工作机制,加强对侨务工作的领导,明确专人负责侨务工作,加强联系和沟通,对侨情信息实行长效动态管理。
要在这次普查的基础上,加强侨务管理,对未办证的归侨侨眷,要进行身份认定,切实保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