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二轮复习生态系统专题模板

高考二轮复习生态系统专题模板

专题八卡上一、单选题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

某研究小组在4 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 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2、(10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 ).A.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B.影响因素不同C.起始条件不同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3、(10分)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

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B.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C.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D.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4、(10分)如图为某一区域内共同生活的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A.d>b时,M与N的种间竞争激烈B.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弱C.当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D.当M呈“S”型增长到达K值时,会将N从该区域中完全排斥出去5、(10分)生态系统中食物链长度可作为反映食物网物质转换与能量传递的综合指数 ,有关食物链长度说法正确的是 ( )A.长度越大说明能量传递效率越低B.长度越小说明物质越不能循环C.长度在不同生态系统中不同D.长度能体现能量传递的单向性6、(10分)下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B.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C.旅鼠的种群数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调节的D.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的数量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7、(10分)下图为某鱼塘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⑤一定小于①B.图中④包含了次级消者粪便中的能量C.在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能量输入的方式和形式是完全相同的D.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100%8、(10分)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B.能完成该循环的生物一定含有叶绿体或线粒体C.AB 所示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D.进行 A 过程的生物是自养型生物评卷人得分二、读图填空题下图中 A~D 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⑥代表相应的生理或生产活动过程。

结合图回答相关问题。

1.温室效应的最主要原因来自图中的(用①~⑥序号作答) ,下列做法中符合“ 低碳经济” 理念的是(用a~d 序号作答)。

a.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c.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d.优化建筑结构 ,增强室内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2.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自然环境之间主要以_______形式进行循环, 与①②两个过程有关的主要细胞器( 主要考虑其为真核生物 ) 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两种成分是(用A~D作答)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

评卷人得分三、实验题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操作,请分析回答:实验一:按表中所列条件进行了 A、B、C、D共4组实验,用 1000mL的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用棉塞封口,在25℃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并根据实验结果绘出了酵实验组A B C D培养液中葡萄糖质量分数/% 4.0 4.00.80.8培养液体积/mL200800200800试管编号培养液/mL无菌水/mL酵母菌母液/mL温度(℃)A10—0.128B10—0.15C—100.1281.为提高实验的精确度,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将试管,每次计数要做。

2.实验一:图中曲线②代表的是______组的结果;A组和B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B 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想研究因素对酵母菌数量增长的影响;此实验中酵母菌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是组。

11、(10分)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

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演替阶段群落类型植物种数/种草本植物灌木乔木1 草丛34 0 02 针叶林52 12 13 针阔叶混交林67 24 174 常绿阔叶林106 31 16(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演替。

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可能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条件也得到了基本保留。

(2)在由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生态系统。

(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

12、(10分)下面是一则我国西北黄土高原的高效农业新技术和新型有机化学材料的开发利用有机结合的实用典范,其基本构思和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图中新型塑料是科学家利用发酵罐提取物及其他物质研制成功的一种可降解塑料。

这种塑料超过使用期限后可在微生物作用下自然分解,从而能有效地防止“白色污染”。

看图并结合生产实际回答有关问题:(1)科学家把发酵装置与温室大棚建在一起并利用农业生产废弃物—植物秸秆生产环保型的新型塑料,从生态学角度分析科学家这样做的生态学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发酵罐中的A过程进行最重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对发酵罐中B过程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和温室大棚下层蘑菇而言,它们在细胞结构上相同点是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陈代谢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温室大棚的下面种植蔬菜效果不佳,改种蘑菇后不但有了蘑菇的收获,而且蔬菜产量有所提高。

试分析蔬菜增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利用植物秸秆发酵生产乳酸的实践得知,单一用庄稼秸秆作原料,微生物生长很慢,适当添加哪类物质可加快生产进程?(至少说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发酵生产和培养蘑菇用的原料在接入菌种前为什么都要进行灭菌?(6)对于缺水的西北地区来说,利用大棚生产还可以节约用水,请说出其中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夏季,温室在夜间要通风降温,在蔬菜生产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0分)【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习题:(1)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煮沸,其目的是。

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作用是。

(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的过程。

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细胞的中。

(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和等。

(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

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原因是。

14、(10分)如图中甲表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乙表示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

请分析回答:1.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

为了登记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的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法取样,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

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图乙。

①试写出该研究的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乙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査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m2。

③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乔木的种群密度为_____株/m2。

2.导致景观图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

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农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具有复杂的______结构。

若要调查景观图中森林群落的结构,请写出主要的调查项目(调查设备略):①垂直结构:动植物的分层,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0分)大兴安岭沿沼泽至森林方向上依次分布有5种典型天然沼泽湿地(如下图所示,图中数据为相应湿地的地下水位与地表距离)。

试回答:1.从草丛沼泽到落叶松沼泽,生物的种类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体现了群落具有结构。

白桦沼泽中所有白桦组成一个。

2.下面是落叶松沼泽中,落叶松种群碳元素的流动过程模型。

①图中碳的流动形式是和。

②落叶松的碳流出途径除图中已经表示的,还有。

3.下表是大兴安岭5种沼泽地不同层次的年有机碳储量测定结果(单位:kg·m-2)。

① 与灌丛沼泽相比,毛赤杨沼泽的灌木层单位面积有机碳储量,这是因为。

②草丛沼泽的凋落物层碳储量最少,但是土壤有机碳储量却最多,其主要原因是。

16 稻田中除了水稻外,还有杂草、田螺等生物。

(1)调查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样方法,选取样方的关键是。

根据右侧的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为只/m2。

(2)稻田中经控制后的有害生物密度与所需的防治成本有关,并影响作物的价值。

图中曲线(填“Ⅰ”或“Ⅱ”)表示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时的防治成本。

若将有害生物密度分别控制在图中A、B、C三点,则控制在点时收益最大。

(3)如在适当时间将鸭引入稻田,鸭能以稻田中的杂草、田螺等有害生物为食,从而可以减少使用,减轻环境污染。

稻田生态系统中的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以促进水稻的生长。

样方编号 1 2 3 4 5 6样方面积(㎡)1 1 1 1 1 1田螺数量(只)15 18 15 19 15 14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随着池塘捕食者数量的增加,甲、丙蝌蚪存活率降低,乙存活率升高,说明捕食者的食物主要是甲和丙,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增加,A正确、D错误;三种蝌蚪由于有相同的食物来源和生存空间而构成竞争关系,但捕食者的介人改变了它们原有的竞争, B正确;无捕食者时,乙蝌蚪的存活率最低,说明无捕食者时乙的竞争力最弱,乙可能消失,C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