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热容ppt15 人教版
• 思考题: 水1㎏,升高温度1℃,吸收热量是 4.2×103J/(kg ·℃),如果质量不是1㎏,比如 说是256 ㎏,升高温度不是1 ℃,是21 ℃,这 时水能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呢?
(关于这个问题,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回去 预习下一节,关于热量的计算。)
课时2
热量的计算公式: 吸热:Q吸=cm(t-t0) 末温 初温
我们到了冬天就要使用暖气,暖气中用水
作介质,把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带到房 屋中取暖。用水作介质有什么好处?
用水作介质,把燃料燃烧时
产生的热量带到房屋中取暖, 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条 件下它放出的热量就比其他 物质多,取暖效果较好.
生活·物理·社会
(1)什么是热岛效应? (2)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你能想到什么办法抑制热岛效应 产生的危 害? (4)什么是温室效应?
例1 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800 ℃,质 量是1.5g,温度降低到20 ℃,放出热量是 多少焦耳?
例2 2kg的某物质吸收4.2×104J的热量 后,温度升高5 ℃,若10kg该物质吸收 2.1×106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多少?
小结:
比热容:定义;物理意义
计算公式:吸热和放热
计算:求公式中的各个物理量
课后思考:如果想测物体的比热,实验 的原理是什么?要测量那些物理量?虽 要那些测量工具?
在我的印象里,他一直努力而自知,每天从食堂吃饭后,他总是习惯性地回到办公室看厚厚的专业书不断提升和充实自己,他的身上有九零后少见的沉稳。同事们恭喜他,大多看 到了他的前程似锦,却很少有人懂得他曾经付出过什么。就像说的:“如果这世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已。” 而他的奇迹,是努力给了挑选的机会。伊索寓言中,饥饿的狐狸想找一些可口的食物,但只找到了一个酸柠檬,它说,这只柠檬是甜的,正是我想吃的。这种只能得到柠檬,就说 柠檬是甜的自我安慰现象被称为:“甜柠檬效应”。一如很多人不甘平庸,却又大多安于现状,大多原因是不知该如何改变。看时,每个人都能从角色中看到自已。高冷孤独的安 迪,独立纠结的樊胜美,乐观自强的邱莹莹,文静内敛的关睢尔,古怪精灵的曲筱绡。她们努力地在城市里打拼,拥有幸或不幸。但她依然保持学习的习惯,这样无论什么事她都 有最准确的判断和认知;樊胜美虽然虚荣自私,但她努力做一个好HR,换了新工作后也是拼命争取业绩;小蚯蚓虽没有高学历,却为了多卖几包咖啡绞尽脑汁;关睢尔每一次出镜 几乎都是在房间里戴着耳机听课,处理文件;就连那个嬉皮的曲筱潇也会在新年之际为了一单生意飞到境外……其实她们有很多路可以走:嫁人,啃老,安于现状。但每个人都像 个负重的蜗牛一样缓缓前行,为了心中那丁点儿理想拼命努力。今天的努力或许不能决定明天的未来,但至少可以为明天积累,否则哪来那么多的厚积薄发和大器晚成?身边经常 有人抱怨生活不幸福,上司太刁,同事太蛮,公司格局又不大,但却不想改变。还说:“改变干嘛?这个年龄了谁还能再看书考试,混一天是一天吧。”一个“混”字就解释了他 的生活态度。前几天我联系一位朋友,质问为什么好久不联系我?她说自已每天累的像一条狗,我问她为什么那么拼?她笑:“如果不努力我就活得像一条狗了。”恩,新换的上 司,海归,虽然她有了磨合几任领导的经验,但这个给她带来了压力。她的英语不好,有时批阅文件全是大段大段的英文,她心里很怄火,埋怨好好的中国人,出了几天国门弄得 自己像个洋鬼子似的。上司也不舒服,流露出了嫌弃她的意思,甚至在一次交待完工作后建议她是否要调一个合适的部门?她的脸红到了脖子,想着自己怎么也算是老员工,由她 羞辱?两个人很不愉快。但她有一股子倔劲,不服输,将近40岁的人了,开始拿出发狠的学习态度,报了个英语培训班。回家后捧着英文书死啃,每天要求上中学的女儿和自己英 语对话,连看电影也是英文版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听力渐渐能跟得上上司的语速,并流利回复,又拿出漂亮的英文版方案,新上司看她的眼光也从挑剔变柔和,某天悄悄放了 几本英文书在她桌上,心里突然发现上司并没那么讨厌。心态好了,她才发现新上司的优秀,自从她来了后,部门业绩翻了又翻,奖金也拿到手软,自己也感觉痛快。她说:这个 社会很功利,但也很公平。别人的傲慢一定有理由,如果想和平共处,需要同等的段位,而这个段位,自己可能需要更多精力,但唯有不断付出,才有可能和优秀的人比肩而立。 人为什么要努力?一位长者告诉我:“适者生存。”这个社会讲究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虽然也有潜规则,有套路和看不见的沟沟
由实验可知,同种物质比热容 是 一定 的,不同物质比热容 一般 不同 。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水的比热是__4_.2_×__1_0_3_J_/(_kg ·℃)
它的物理意义是:_一_千__克__的_水__每_升_ 高 (_降_低__)__1_℃_,_吸__收_(_放__出_)_热__量_4_._2_×_1_0_3J
t/℃ (tt0)/℃
t/min
℃
10℃
min
℃
10℃
min
实验结论: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 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不一样。
定义: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 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符号:c。
常用单位: 焦耳/(千克·℃) 单位符号: J/(kg ·℃) 读作: 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放热: Q放=cm(t0-t)
利用公式计算时要注意: 1、正确理解式中各物理量的 物理意义
公式的变形
由:Q吸=cm(t-t0)有 Q吸= cm△t-------- △t-----温度差 △t= Q吸/ cm m= Q吸/ c △t
1. 1kg 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多 少?
2. 2kg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烧杯中装有酒精,现用去一半,则剩余
酒精的下列物理量中,发生改变的是( A)
A.质量
B.密度
C.比热容
D.沸点
4.新疆民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 吃西瓜。” 反映了当地昼夜的温差较
大(大/小),从比热容角度来看,这是由 于 砂石的比热容较小 。
• 家庭作业
• 4.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铜块,铁的比热大于铜的 • 比热,当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后,_吸收热量 • 多,当它们升高相同的热量后,_升高的温度 • 高。
5千克的水要温度升高10 ℃,要吸收
多少热量? _2_._1×__1_0_5J___
分析比热表,可以找出哪些规 律 ? J/(kg ·℃)
水
4.2×103
砂石
0.29×103
酒精
2.4×103
铝
0.88×103
煤油
2.1×103
干泥土 0.84×103
蓖麻油 1.8×103
铁、钢 0.46×103
冰
2.1×103
铜
0.39×103
空气
1.0×103
水银
0.14×103
“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 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 具有重要的意义。
讨论 :
1、汽车发动机为何用水来冷却?
2、冬天的散热器(俗称暖气片) 为何用热水供暖?
汽车发动机应用循环流动水进行 冷却,你能说出它的工作原理吗?
因为水的比热较大,当其循环 通过汽车发动机时,能从温度较高 的发动机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达 到较好的冷却效果。
解答(2)
一壶冷水→烧成开水→温度升高 的多→加热时间长→吸收热量多
一壶冷水→烧成温水→温度升高 的少→加热时间短→吸收热量少
解答(3)
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水,温度 升高的越多,吸收热量越多。
解答(4)
冷水一壶→烧成开水→吸收的 热量多 (加热时间长)
冷水半壶→烧成温水→吸收的热 量少(加热时间短)
得出(4)结论
得出结论:质量不同的水升高相 同的温度,质量越大,吸收热量
越多
活动一:讨论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
(1)物体的质量 (m) (2)物体温度升高的多少 (Δt)
活动二:猜想
物体吸收热量除了跟物体的质量和温 度的变化有关,还跟哪些因素有关?
如何通过实验来研究?
活动三:实验方案设计
1、探索对象:____________ 2、主要仪器:____________ 3、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
选用哪个装置作为热源
酒精灯
~220V
实验:
水
煤油
用两个同样的电热器给相同质量的煤油和水加热
液体
水 煤油
质量 m/g
500g 500g
初温
t0/℃ ℃ ℃
末温 升高的温度 加热时间
第十六章 热和能
第三节 比热容
制作人:周健美
思考下列问题:
(1)一般来说,物体吸热温度怎样变化?物 体放热呢?
(2)把一壶水烧开与烧成温水需要的热量一样多 吗?
(3)某种物质升温时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跟哪 些因素有关呢?
(4)烧开一壶水与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一 样多吗?
解答(1)
一壶冷水→水的温度升高 →内能增加→ 吸收热量
读一读
阅读课本STS《气候与热污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练习题:
1.水的比热是4.2×103 J/(kg ·℃), 一杯水喝了一半,剩余的水 的比热 4.2×103 J/(kg ·℃)。
• 2.关于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一桶水的比热比一杯水的比热大。 B.比热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 C.比人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D.温度高的铁块比温度低的铁块比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