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智慧班主任案例第1篇(一)苏格拉底有句名言:“聪明的人,总能够借助别人的智慧,使自己成为不受蒙蔽的人。
”周五一大早,我们一行二十余个“聪明”人,怀着对智慧的膜拜,怀着对智慧班主任的憧憬,伴着习习的秋风,带上好心情,踏上了素有“中国月季之乡”的南阳之旅。
28号上午,随着刘肖主编的致辞,第六届最具智慧力班主任评选拉开了序幕,24位极具智慧力的班主任,用了八分钟的班级叙事演讲和答辩,充分阐释了自己的治班理念,虽然短短的八分钟只能看到他们管理班级的冰山一角,但我已经明显感受到他们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情怀。
各有各的妙招,各有各的管理思想,他们中既有对学生三年的管理规划----扬帆、启航、远航;也有为孩子理想奠基的“梦想三部曲”;有“一切因爱而生,一切从爱出发,上善若水,大爱无痕”的爱的教育;有“学会变脸,智慧管理,立德树人,以文化之”的精神引领;有“以生为本的精细管理”;更有“持之以恒,每天都坚持写教育日记,做快乐的体育老师”的幸福班主任;也更有每天都坚持写“老班说说”,把班级当成生活来经营的幸福智慧的老班。
看着在霓虹灯下舞台中央的每一位佼佼者,除了对他们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以外,更多的是羡慕嫉妒。
同时也让我找到了处理班级问题的的症结所在,反思自己的班级管理,从教二十四年,在班主任这块热土上也耕耘了二十二年之久,不能不说我也是热爱班主任工作的,也不缺少热情和教育情怀,但我缺少智慧,缺少智慧的管理班级,对于班级的管理总是凭着经验与热情,遇山开道,遇水修桥。
到头来把自己累得苦不堪言不说,收效还不大。
反观这些成功的班主任,之所以能成功,除了具有教育情怀还具有智慧的头脑,从一开始胸中就有一整套管理班级的方案,达到未雨绸缪。
下午常作印老师所做《学做班主任》的报告,让我意识到我的班级管理就是消极的管理,就是“盯关跟”,每天死死盯着学生,唯恐出了差错,把他们关在教室里,跟在他们后面,以方便把“事故”扼杀在摇篮之中。
这样的结果导致了我现在的迷茫。
就如张飞的三板斧,用完之后再也没招了,活活把把自己逼成“焦裕禄”----焦急、郁闷、忙碌。
常老师从三个方面告诉我如何做一个智慧的班主任,那必定是一个坚定的领导者,细致的管理者,课程的开发者。
首先作为一个坚定的领导者,我们决不能闭门造车,应该多出去走走,多出去看看,让自己的职业生命不断增值,对自己的职业进行一个整体规划,去自己培养自己,做一个有光的班主任。
名师都是读出来的,我们还要用读书来创造生命的奇迹,让书籍打造自己的精神巢穴、生命禅床。
常老师两万本的藏书,已经向我们展示了让自己变成名师和智慧型班主任的途径。
朱永新说:“缔造完美教室,创造生命奇迹,离不开教师深厚的学养”。
做一个有光的班主任,因为我们有了光明,教室就不再黑暗。
作为坚定地领导者,我们要学会分工和授权、学会偷懒。
还要运用智慧把自己变成唐僧,虽然武功最差,但在取经的路上,对弟子们忽悠忽悠再忽悠。
最终领着他们取经成功。
当然,为了每一个生命灿烂的绽放,我们还要记得,教育是慢的艺术,一切要慢慢来、不要急,就像常老师那样,和有问题的女孩日记对话坚持了三年,记录下一百多万字的心理诊疗教育笔记,翻录大量的关于心理方面的书籍,让一个所有人都认为要凋零的花朵,终于开出了属于自己的鲜艳。
所以智慧的班主任,不单单是一个坚定地领导者,还是一个细致的管理者,《老子·道德经》有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此时我的心里分明响起一个声音,树立坚定的目标吧,与其在别人的辉煌里仰望,不如点亮自己的灯,作为教师不要忘记,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教育,成长需要自己主动,不等不靠。
关上教室门我就是这个王国里最高的领导人,让孩子们在自己的引领下,向着明亮那方感受一个个精神盛宴,决不能让自己在时间加汗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成为消极的管理者,渐渐变成“狱卒”“保姆”和“消防员”。
作为一个具有教育情怀的智慧班主任,常老师用自己的教学案例告诉我们,智慧型班主任还要做课程的开发者,常老师展示的应试课程,提醒我们要编制母题,精准打击,从而让老师下题海,学生荡轻舟。
晨诵课程,让孩子在与黎明共舞中,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书法课程让孩子在老师精心准备的背景音乐中得到熏陶……等等。
无不让我们看到满腹诗书的老师,怎样用自己的智慧,让班级的孩子,在他设立的班本课程中得以潜移默化的感染,达到教育的无痕化,这就是教育智慧的魅力,也只有具有这样教育情怀的魅力班主任,才会拥有一份特殊的“通缉令”背后的幸福。
让我们向常老师和这些极具智慧力的班主任学做班主任吧,怀着对教育的热爱,怀着教育情怀,不做庸师,守着教室,与孩子一起成长,书写灵魂里纯净的诗。
做一个“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肚中有货,手中有招”的“四有”班主任。
做一个具有教育情怀的智慧班主任。
当智慧班主任案例第2篇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常常会为那些事无巨细的班级琐事而烦恼,于是我经常会想:如何做一个快乐而成功的班主任?如何让我们班主任工作劳而有获?正当这时,县教育局举办了这次班主任培训,让我有幸聆听到陶教授的演讲。
关键词:爱出智慧;教学艺术;教学艺术一、爱生要“爱出智慧”爱如果缺失了智慧就是空谈。
妙如老师用她的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教学案例,开启了我们迷惘的心扉,心里感叹她妙曼自如的境界,是的,她让我们深深地陶醉,同时,我们从那些充满智慧,春风化雨的事例中也获得了启发和感动,信心与力量。
班级管理就像庄稼地一样,你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的庄稼地,只有如此,才能因地制宜的把庄稼种好。
你只有了解自己的学生你才能管理好班级。
农民地里有干不完的活,教师在管理中有做不完的事。
教学艺术无止境,管理艺术亦无止境。
庄稼的生长是有生长规律的,你无法改变它的生长周期,你必须按照它的生长规律去等待它的开花结果。
同样学生千差万别,我们也必须学会因材施教,不同的愛要给不同的学生。
每一个孩子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独特的非常耐读的而又不易读懂的书,需要身为教师的我们勤读、细读,用智慧与理性去读。
我们对学生多少理解,他们终会给我们更多的理解。
一位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位示范者,同时又必须是一位榜样者,将自己像一粒种子埋在学生们心中,投入生命,投入感情,投入真挚的爱。
教育,不仅仅是要教孩子们多少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点燃孩子们心中的那把火,让他们主动起来,去发现,去创造。
二、智慧灵动的教学艺术教学艺术与班主任工作有何关系?看了陶教授灵动的语文课堂终于明白智慧灵动的教学艺术是一位智慧班主任的必备基本功。
陶妙如的课是一股充满着灵性与个性的智慧之泉。
陶教授有许多高招让学生喜欢她,喜欢语文,正如她所说,她上课从不翻书和课本,而是一边在黑板上写写画画,一边旁征博引,她对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将枯燥的古文讲得妙趣横生;课后她几乎不留作业,她常对学生说我上课讲的每一个知识就是考点,作为一位常年参加高考命题的专家,她有这份自信,多年的钻研和积累,她已经将那些繁杂的知识点融入她那生动有趣的课堂学习中,所以当她的学生是轻松快乐的;她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篇师生交流的日记,与学生倾心交流,其个人网站就是一个展示学生文采的平台,她还会选取优秀作品推荐到报刊,让学生感受到被肯定的喜悦。
在她学生的日记中都亲切地称她为陶妈,孩子们都乐于将自己的心事与陶妈分享,她们尊敬喜爱又非常亲近这位可亲可爱的妈妈。
妙如用高超的教学艺术,用智慧真诚的爱,将学生引入语文的妙境,用语文的趣味与魅力温暖着学生稚嫩的心,让他们从中吸取源源不断的成长能量。
三、高尚的教学艺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受人尊重的,一名班主任其高尚的人格在学生的心中具有永恒的魅力和深远的感召力,一名智慧的班主任更应该拥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率真热情,敢于说真话;真诚无私,乐于分享成果;宽厚容忍,允许犯错误……在同升湖国际实验学校,老师们都说陶老师是个热心人,同事小病,她主动送药,集体备课,她公开提供自己搜集的资料,大胆阐释自己的看法,命制的所有考题原创且对外公开。
在家长眼中是,她也是他们的老师,她用真诚的关爱,帮助家长与孩子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沟通,也让家长成长进步。
许多孩子毕业后,都会回来看她们的陶妈,有的孩子遇到困惑了,第一个想到的还是陶妈,陶教授仍是不遗余力地伸出热情之手。
从第一次听陶妙如老师讲座,到关注她的微信和个人网站,看她的著作,听别人口中的妙如,我一步步走近她,一次次追问爱的智慧,原来爱的智慧内外兼修,无处不在,教育艺术,学识修养,人格魅力,无一不向我们阐释着爱的智慧。
仰望陶妙如,你会知道,有些境界,我们还不曾达到,但那个方向,却是你我所瞩目的未来!当智慧班主任案例第3篇“教育无痕”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不露痕迹的教育方式,教师需要这种智慧,班主任尤为需要这种智慧。
在平时工作中,我们班主任经常公开教育意图或教育目的,惟恐学生不知道自己的良苦用心,孰不知画蛇添足的说教不只降低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及期望值,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因此,把教育意图隐藏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案例概述一次以《XX我想对你说……》为题的作文课上,全班大部分同学都把倾诉的对象放在了老师和父母身上,其中有一个小男孩的作文引起了我的注意,《学习好的同学,我想对你们说……》这一文题就与众不同,其间表达了他也想向优秀生那样出色,但他们的一些行为,却也让他不满,例如都不爱值日、常欺负人等。
小作者叫刘帅,是班内一名学习中等的学生,平时言语不多,可这次的作文却写了500多字。
二、思考及处理读罢他的文章,我没有及时写下评语,仔细地审视了他在作文中所提出的关于“学习好的学生的问题”。
下午放学值日时间,我装作匆匆忙忙去教室拿东西,进屋的短短几秒钟,我偷偷地环顾了教室一周,确如刘帅所写的那样,正在值日的是几个平时学习上不太突出的甚至较差一些的孩子,而另外几个所谓的学习优秀的学生正在闲聊、看书,我什么也没说,快速走出了班级……当天晚上思索着事件的前后,我们是小额班级,人数少导致学生两极分化问题较突出,优秀学生表现的机会相对较多,长期以来他们心里就产生了优越感,这确实是个问题。
第二天的晨会上,我在全班同学面前提出了新的值日工作分组方法,那就是抽签法,这一提议激起了大家的兴趣,当然谁也想不到我在其中动了手脚!抽签结果很快出来了,几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分到了一组,他们欢呼着,觉得自己是高层次组合呢!两个组还分别起了个名字,“必胜组”和“加油组”,接下来的一星期内先由“必胜组”做值日,他们在一周的检查中共扣了5分。
一周过去了,我只是静静地观战。
第二周时,我悄悄地给“加油组”开了个小会,鼓励他们在劳动上胜过第一组,并教给了他们秘方:分工负责,团结协作!果然在这一周中我们班的卫生检查获得了满分的好成绩。
当流动红旗挂在教室门前时,我召开了班会,大张旗鼓地表扬了由刘帅等人组成的加油组合,表扬他们为集体着想,注意细节,团结协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