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综合性学习:难忘的小学生活 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综合性学习:难忘的小学生活 教案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0课时
教学设计
环节提示
教学流程
一、
阅读材料感受作者的感情
二、激情导入并制定
班级纪念册”的内容和形式
第一板块成长足迹
一、认真读“阅读材料”中的5篇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鹅怀念,对母校、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二、难忘的回忆:
1.说:想想在小学生活里,曾经发生过哪些让你难忘的人或事?。勾起回忆,引起共鸣。
第二课时:阅读《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
一、
诗歌导入新课
二、学习难忘的启蒙和老师领进门
一、出示课件导入
1我看到了这么一首诗歌:
人们把老师比作红烛,照亮别人而把自己燃烧。
人们把老师比作园丁,培育桃李开遍天涯海角。
教师是太阳底下崇高的事业。
老师给了我们理想的阳光和智慧的阳光。
老师引导我们走上洒满阳光的人生之路。
2.拓展
翻开自己的日记、习作再次进行整理,注意真情实感。
二、学生开始写作。
作业:准备自己成长的故事
第五课时:活动:难忘的——
一、学生上台展示
一、学生主持过程(要求每个学生能上台演讲)
二、老师总结
1.师生共同评选活动中的优秀学生发奖品。
2.老师总结。
作业:预习新课
第六课时:活动课
和同学们一起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
三、学习《老师领进门》
1.默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课件:
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田老师教一首小诗,他以诗为内容,编了一段故事,娓娓动听的讲述,有如春雨点点入地,在作者心中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3.你对文末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这句话怎样理解?
(作者用格言式的语句,说明了教育对人的巨大影响,感谢老师对自己的启蒙教育。)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写作顺序,体会感情,提出不懂之处等。
出示课件:
的文学之路是从98个“红双圈”开始的。有一次学校开展征文比赛,黄蓓佳的一篇《补考》写了5 000字,后来这篇文章被放在橱窗里,那时老师改作文时习惯把好的句子用红双圈圈起来,黄蓓佳很孩子气地隔着玻璃一个个地数老师圈的红双圈,发现一共是98个,正是这98个红双圈成为她写作的起点。
第一课时:制定计划
一、
通过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二、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三、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四、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一、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1.导语:同学们,当我们开始这一次综合性学习的时候,你们已经在小学学习了六年,并且即将离开小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六年来,你们从天真烂漫的幼儿成长为身心健壮的少年,这既是你们自己努力的结果,其中也浸透着学校、老师的心血。这六年中,发生过多少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事;这六年,是你们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在即将毕业的时候,让我们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吧。
4.能说说你的启蒙老师吗?
四、学习《新来的王老师》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讨论思考你佩服这位老师吗?为什么?
3.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老师?回忆老师帮助、鼓励你进步的点滴往事。学生交流。
五、比较三篇文章的写作特点
1.同样是回忆老师的文章,表现的重点是不一样的:有的是赞扬老师满腔的爱国热情和严谨的教学风格(《难忘的启蒙》),有的是回忆老师的才华横溢和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老师领进门》)有的是难忘当年老师独特的教育方法(《新来的王老师》.
2.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四、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学生汇报活动内容
教师相机提示:围绕“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2)师进行总结这次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有,
出示课件:
二、新授
1.自由朗读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总结。
出示课件:文章围绕“小队的同学都爱笑,各人的笑声不一样”,写出了小队同学别具一格的笑声
3.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说说自己班上同学的笑声特点。
5.学习《作文上的红双圈》
(1)自读课文,提出学习方法。
(2)按照学生的提示学习。
预设:
四、为母校做点事。可以把对学校的各种建议写成建议书。或写倡议书,号召全体同学为母校做一些事,出一点力。
五、策划一台毕业联欢会。
1.提前一周开讨论会进行策划,
2.选好主题,排好节目单,分配任务。
……
1.提出了今天的主要话题:“孩子们,你们想过这个问题吗:这么多节目,活动的时候,谁先谁后?该怎么决定?你的理由是什么?”
“成长足迹”要做的是(1)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2)回忆和说说自己成长的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3)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足迹”,写写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和事。最后制作成班级纪念册。
“依依惜别”板块可以有选择地开展下面的活动:(1)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2)为母校做点事,留作纪念。(3)举行一次毕业联欢会,在联欢会上回忆成长经历,表达惜别之情,互相赠言,(4)出一期“再见吧,母校”的黑板报,(5)开展“我为母校捐本书”活动。
二、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语: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一、新课导语。
二、范例及讲评。
1.导语。
你们即将离开生活了多年的母校,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必定有些依依不舍。为了给母校留下一个永久的纪念,建议你们每人挑选一张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生活照片,汇集成一本“班级纪念册”送给母校。你们同意吗?但是,光有照片还不够,建议你们各自为自己的照片写一点说明,附在其中,好不好?
讲评:进一步启发思维,介绍各自的特点。
6.当堂习作。
7.相互修改。
找一个朋友,征询意见,自行修改。
8.小结。
一、复习建议书和倡议书的格式及内容。
第二板块
依依惜别
一、认真读“阅读材料”内容,明确赠言的主要目的及内容。复习建议书和倡议书的格式及内容。
二、学生说说写临别赠言的目的是什么?
三、学生写《毕业赠言》,可在同学录上写,也可自制卡片写。要求短小精悍,情真意切,根据老师和同学的特点写。写好后交流,评一评谁写的最有个性,最风趣,的最幽默最有文采。
2.排好了节目单,还缺少什么?当然是联欢会的主题喽。来看看孩子们自己取的题目:
3.“那么,谁来写晚会的串词呢?”
4.“这次活动,我们也欢迎其他班级的同学前来观摩。谁愿意向别人介绍我们这次活动,设计一张海报,吸引他们前来观摩?”
5.“这一期的班报,打算把这个活动报道一下,报道稿由谁负责写呢?”
6.活动之后,写了活动体会。
4.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选做)
5.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选做)
教学重点
1.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
2.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
教学难点
1.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
2.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
2.“我”的启蒙老师为什么难忘呢?他在文中写下了哪几件令他难忘的事情呢?
学生交流后,归纳板书:抗日讲演、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抵制日语课。
3.体会“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些道理”这句话,在课文中“宽”指的是什么,“严”指的是什么,老师为什么对作文、写字那样严格,而对日语课却那么宽容,从而进一步感悟到老师们的爱国精神和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
老师期望我们成为新世纪的太阳。
老师的话儿像春雨滋润我的心。
老师用知识的雨露浇灌我们成长。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永远记住你的情;
无论我们到哪儿。
永远记住您的话。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永远记住您的爱;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永远是您的一朵花。
2.从这两首诗歌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谈。
二、学习《难忘的启蒙》
1.童年的生活是难忘的。童年的启蒙老师更使人难忘,他们更能永远留在每个人的记忆之中。因为是他们打开了我们知识的大门;在我们童稚的心灵播下美好的种子;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使我们能健康地成长。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篇回忆启蒙老师的文章——《难忘的启蒙》。(什么叫启蒙?(教你基础知识)
主持人:学生代表
准备阶段:
1.学生收集六年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人和事或者自己成长的故事写下或者口头准备好。
2.实物准备:照片、奖状等。
3.主持人准备好台词。
活动过程:
一、习作指导
1.谈话导入
六年了我们聆听着老师的教诲,与同学一起学习、劳动、游戏。今天就让我们的思绪尽情驰骋,从记忆中搜寻最让你心动的情景,唐我们一起分享那一个个印象最深的老师、同学,一件件难以忘怀的事吧。
3.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123和135页。
4.学生自由读“活动建议”。[要求: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5.学生谈论哪些活动有可行性,还可以补充什么活动。
三、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一、导语
成长的过程中,有鲜花,也有荆棘;有欢笑,也有眼泪。但无论酸甜苦辣,都将成为珍贵的回忆。今天就让我们重温那过去的岁月,唤起美好的回忆吧。下面老师将活动交给中队长,让他来给我们主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