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写作——议论性的文字
• 示例一、我更认可小灵的观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如曹 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 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红楼梦》的创作如此,我们 写文章也应该多念多改,才能写出好文章。
• 示例二、我更认可小雯的观点,多读书,写作才能厚积薄 发,战国时期政治家苏秦,悬梁刺股,遍观所藏之书,一 年后,揣摩出合纵连横之术,游说当世君王。正如叶圣陶 先生所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多读书,所做 的文章才能更加精彩。
微写作——议论性的文字
微写作
• 题型:谈谈思考(表达观点)、阅读心得、路线说明、赏评文 字、写景描写、颁奖词、推荐语、开场白、结束语、缩写、改 写、扩写、续写、各种应用文等。
• 定义:俗称“小作文”,篇幅短小(300字左右),但能力点覆 盖了大作文的所有要求,更加注重的是明确的目的和语言的先 后顺序及内容之间的逻辑连接,考查的是学生语言表达的素养。
• 参加工作以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 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正如杨绛先生在《我 们仨》而言:“‘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我 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 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 自做力所能及的事。”也如丰子恺先生提倡我们要以 孩子的眼光去艺术地生活。还如贾平凹先生自在的独 行,寻求内心的安宁,人生的从容。
• 哥哥微笑着说:“你懂得怎样写作了。你就写最让你激动 的那一溜水珠,写好写细,那是最扣动心弦的一刻,抓住 它,其余的也就好办了。”
• 7、读了这篇文章,同学们以“写作”为话题展开了讨论。
• 小宇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多留心,多观察,写作时才 有话可说。”
• 小雯说:“在我看来,平时多读书,写作时才能厚积薄 发。”
读书能耐热
贾平凹
读书能耐热,这是我的秘密,不可告知他人。但切记, 需要慢读,慢读即可安灵,灵魂安妥,酷暑便是清凉世界。
她的诗使我常常意会到了什么总无法说出,心里发颤或闷 在那里发呆,或止不住的一个微笑,或蓦然回头,恍惚间看 见书案上怎么就有了一束玫瑰?她的诗柔而不媚,活泼泼的, 意象奇美……天气愈加炎热,可却能祛了燥热。
• 读书经验:可以是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一门学 科等。(论据)
• 字数100字左右。
读书,让我找到精神家园
•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 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是啊,读书可 以让我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 曾几何时,我和大家一样,走在迷茫而孤独的求知路上, 直到姗姗来迟的童话世界,打开了沉闷已久的心扉。我 会为在走向死亡路上也不放弃为变成天鹅的哥哥们编织 披甲的艾丽莎而震撼;我会为苦苦追求伟大爱情而忍受 变鱼尾为双腿的巨大痛苦的美人鱼而叹服……所以虽然 前途渺茫,但我依然要独上高楼!
她是晨雾中草尖的露珠,是向晚天边的一抹红云,她才这 么忧郁而幽深的吟唱吗?于是又想到一池水塘,深水静流, 底下是淤泥,而淤泥里款款着一柄荷花……
我就是在这个夏天慢慢地读这一卷诗稿忘记了炎热。
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谈读书》课后作业
• 请同学们拿出笔和本,针对你感受最深刻的一句话(论 点),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阅读、学习),按照一般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选用一种论证方法展开论证,形成 全新的阅读观。
• 小欢说:“关键是要有真情实感,把心里想的自然而然地写 出来,就是好文章。”
• 小玥说:“我觉得写文章要有细节,如果写钓鱼,就把那 ‘一溜水珠’写细了,这样的文章肯定精彩。”
• 小灵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要多念 多改,作文进步才快。”
• 请从以上对话中选择你最认可的一个观点,围绕这个观点, 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不少于100字)(10分)
• 哥哥摇头说:“我的意思是,你钓到大鱼的整个过程中, 哪一会儿最让你激动?” 弟弟仔细回忆着。
• 哥哥启发他:“你想想,是鱼猛地一咬钩子的时候,是往 上拽的时候,还是把它装到网里,它乱跳乱蹦的时 候?”
• 弟弟想着,说:“当它咬到钩子,鱼线猛地绷紧。就在绷 紧的那条线上,一溜水珠往下掉的时候,我最激动。”
• 在通向象牙塔的阶梯上,一次次升学,意味着命运的一 次次蜕变,一次次成长都是一段段用血与泪浇灌的篇章。 读到巴金《家》中,觉慧为了追求自由和新生活,毅然 而然地向自己的家族抗争,像飞蛾一样,扑向光明,振 奋人心。读到《红楼梦》中,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枉自 嗟呀,命中注定的爱情断殇惹人惆怅。文学这扇窗户, 铸就了我的坚毅和执着,所以即使“为伊消得人憔悴, 也终不悔。”
写作指导
• 一、通过对题目、中心句、佳妙句的品析,对内容和表达方 式作思考。读懂材料,读出文章的特色和精彩之处。
• 二、确定写作的“切入点”,提炼观点,选择自己感受最深 的来写。
• 1、开门见山,明确观点。 • 2、紧扣材料,分析观点。 • 3、重申观点,做出结论。
引论
本论 结论
• 三、语言必须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不枝不蔓,也需要 形象生动,更有助于说理。
• 正如我的微信签名:坚强、独立、自信,找到自己的 心灵家园,注意:
• 引论部分以简洁生动为宜。 • 本论部分要条理清晰,有理有据。 • 结论照应观点,统观全文。 • 这就是议论性的文字,方寸天地间的大千世界。
• 一般出现在“读·思”和“读·写”两部分,以文章为载体, 从文章内容出发,旨在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重要的一手
• 一位大作家的弟弟,想学习哥哥写作的窍门。哥哥让他一 同出海钓鱼。
• 钓了好多天的鱼,弟弟烦了,问哥哥:“你不是要教我写 小说吗?可你一点都没有教。” “那现在开始教吧。我 问你,你钓鱼的时候,什么时候最激动?” “钓到大鱼 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