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结课论文

管理学结课论文

生活中的管理学
管理学来自于生活,提炼总结又高于生活,但终究还是要回归与生活,应用于生活中的。

理论是相互依存的概念、判断和原则系统组合起来的某种知识的模型、框架或体系。

理论化就是管理知识的科学化过程。

互不联系的信息构不成知识,同样,互不联系的知识也构不成理论。

理论的最低形式是一种分类,是一套格子架,是一个文件柜,用以储存知识。

管理学科中的各种理论原本都是针对企业运营、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成果为目的来阐述的,但是我们经常发现管理学中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准则,往往在生活中更加容易被人认知和接受。

有一个早餐摊点,只有四十岁左右的夫妇两个人,男人负责蒸包子、炸油条以及收钱,女人负责煮馄饨、给客人盛稀饭,以及收拾桌子。

一般客人去了只需要告诉女人要吃什么,女人负责把食品端到客人桌上,吃完饭客人离开经过门口的时候男人负责收钱,然后女人抽空收拾桌子。

在中国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有无数这样的“夫妻档”早餐摊点,运营得井井有条。

曾经见过一家三星级酒店的餐厅,早晨兼卖早餐,服务员就是酒店的服务员,制作食品的也就是餐厅厨师,光台前就有四、五个人,不知道后台洗碗、做饭的有多少人,我想总共怎么也得有七、八个人吧。

客人去了先要在一个由专人负责的点餐处点餐,交钱打出小票,然后拿着小票去领餐处和若干客人挤在一起找几个手忙脚乱的服务员领餐,交钱的时候还经常看见收钱的专职人员扯着脖子问领餐的人:“包子还有没有?”桌子经常没有人收拾,经常听到客人端着盘子站着喊服务员收拾桌子,盘子也洗得不干不净的。

两个早餐点,占地面积和服务的客户数差不多,前一个硬件设施远落后于后一个,但是人均效率、利润以及客户满意度等等,都远远高于后者。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原因:
首先,后者的运营流程需要再造,从交钱到取餐,流程不连贯,而且繁琐,其中的无效环节过多,需要整合。

其次,后者组织结构需要调整,使其更加吻合新的运营流程,缩减不必要的岗位,同时明确岗位责任,若干岗位必须覆盖所有工作,而且分工明确,该洗碗洗碗该做饭做饭。

再次,二者的薪酬结构不同是造成二者区别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一个盈亏自负,一个待遇固定,故此激励效果不同。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在两个早餐点的例子中显而易见。

在企业中,经理人,特别是中层、基层经理,他们的眼前有太多的“一叶”了,整天被任务额、项目、总收入、利润、客户投诉折腾得头晕脑胀,在这些实
际问题面前,管理学的理论自然显得很“虚”了;而早点摊没有任何“障目”的地方,所有的流程、人员架构都清晰的摆在眼前。

这样的“一叶”有很多不同的角度的、不同的阐述方式。

比如在2006年的一期《哈佛商业评论》上,Hay(合益)集团就刊登过一篇叫做“勒住你的成就欲”的文章,文章从短期成就欲出发,阐述了短期目标如何困扰了企业管理在长期发展上的进步,进而讨论了成就欲在个人行为动机上的位置。

管理学也是一样的道理,当管理者能够在百忙之中学习管理知识、并且有意识的采取一些干预措施来影响和塑造自己的管理行为的时候,虽然他觉得会给手头的工作和习惯造成一些麻烦,但是应该认识到,这才是会给自己的领导力带来根本改变的根源驱动力。

由此可见,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存在着锻炼我们管理能力的、实践我们管理理论的机会,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的人,我们就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管理学来自于生活,更体现于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常碰到的就是时间的管理问题,自从进入了大学,我们更是有了更多的空余时间,时间管理便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但是在我们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浪费时间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办事拖拉、打牌和打游戏、连续看小说、电话聊天、长时间QQ、经常性喝酒聚餐、闲谈聊天、犹豫不前、没目标、不考虑轻重缓急、凭记忆办事等等。

鉴于更好地适应以后工作的压力和外部的竞争状况,在学校里学会有效地管理时间对我们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在管理个人的时间过中我觉得应注意如下几点:
1,对学习和工作的事先作计划。

每天、每周给自己定学习和工作计划和目标,对所学的和感兴趣的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和记录,一般是当时作出记录,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事后回忆补记,尽量做到事前控制;应准备一个待办事项清单、时间记录本或效率手册,以备分析检查或查阅待办事项;在宿舍的台历或记事本上,标注当天或预定的学习与工作计划,以备遗忘,也可在电脑系统或电子记事本设置发声装置以便及时提醒;设身处地考虑自己是否浪费别人时间,或对别人有无帮助,如情况消极应及时纠正。

2,现在就做。

许多人习惯于“等候好情绪”,即花费很多时间以“进入状态”,却不知状态是干出来而非等出来的,最佳时机是需要把握的。

请记住,栽一棵树的最好的时间是20年前,第二个最好的时间是现在,手中的鸟比林中的鸟更有效。

3,学会说“不”。

计划赶不上变化是经常遇到的情况,确实有很多时候自己原本已安排好了计划,但是经常会临时出现一些变化。

例如,朋友拉你去逛街,会占用你大部分自由时间,在这种情况下,要学会恰当地拒绝,这是时间管理中
的摆脱变化和纠缠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但是拒绝时要讲究技巧,不宜直截了当,而要委婉,用他人觉得确实是合理的理由来拒绝。

要学会限制时间,不仅是给自己,也是给别人。

不要被无聊的人和无关重要的事缠住,也不要在不必要的地方逗留太久,不要将整块的时间拆散。

一个人只有学会说“不”,他才会得到真正的自由。

同时也要避开高峰,如避免在高峰期乘车、购物、进餐,可以节省许多时间。

4,时间价值观念。

避免“一分钱智慧,几小时愚蠢”的事例,如为省两元钱而排半小时队,为省两毛钱而步行三站地等等,都是极不划算的。

对待时间,就要像对待经营一样,时刻要有一个“成本和价值”的观念,要注重时间的机会成本,使时间产生的价值最大化。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习,好好把握大学的思念时光。

管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运用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以有效地实现目标的活动或过程。

管理学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我们可以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科学方法提高效率,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通过正确的运用管理学中的科学理论,可以使我们的目标更容易实现,提高效率,获得更多的效益。

日常生活中的管理理论还有许多,比如木桶理论就是源于生活的例子。

木桶理论是酒与污水定律,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在任何组织里,几乎都存在几个难对付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

最糟糕的是,他们就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他苹果也弄烂。

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

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

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

我们,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我们的命运。

帕金森定律、彼得原理、墨菲法则是生活中管理智慧的结晶。

歌德曾说过:“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这些来自生活的管理智慧,是前人现实生活的体验、观察与思考。

他们对世界上司空见惯的问题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能够思索问题的来龙去脉。

因为有了生活的支持,管理学才有了活水源头,才能显示出开放性和实践性。

管理理论影响着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我们也必须在生活中学习管理。

对普通人来说,高深的管理理论自是难以企及,通俗易懂的生活管理常识才更易通达悟晓。

破坏者能力传播快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是比建设容易。

所以对个人来说,如果自身有什么缺点是会影响自己正常的工作或生活,那么我们就应尽快改正,避免因为小问题而引起大遗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