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课时练字词积累练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唾.沫(chuí)汤匙.(shí)B.筷.子(kuài)褐.色(hè)C.肿.胀(zhǒnɡ)板栗.(lì)D.花生仁.(rén)咽.下(yàn)二、根据语境,看拼音写字词。
1.进入là()月,我最喜欢喝母亲熬的tián nì( )无比的八宝zhōu()了。
2.那个调皮的孩子正在jiǎo bàn()院子中间大rǎnɡānɡ()里的zānɡ shuǐ()。
三、选择。
“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如果用一个四字词语形容人们看、闻、吃腊八粥时的样子..,你会选择( )。
A.香味扑鼻B.垂涎欲滴C.芳香四溢D.唇齿留香语句应用练四、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1.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这句话是对八儿的__________描写。
从“眼睛可急红了”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成语来形容八儿的心情。
2.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1)这段话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对八儿的__________描写。
(2)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意思的递进 B.表示意思的转折 C.表示解释说明3.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2)选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用句中所运用的其中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篇章感悟练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主要写了等粥和__________两件事,其中__________写得详细,__________写得简略。
这样写不仅可以更好地表现八儿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还能让我们感受到八儿可爱、嘴馋的性格特点。
2.根据课文内容,把八儿等粥的过程及心情变化补充完整。
阅读理解练六、课内阅读。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
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是啊!孥孥说得对。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噗……”锅内又叹了声气。
八儿回过头来,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1.“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中“糊糊涂涂”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的春节》一课中对腊八粥是这样描述的:“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请与选文第1自然段画“____”的句子进行比较,写出不同之处。
(1)内容上的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写法上的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选文写粥在锅里叹气说明母亲煮粥的动作太慢了。
( )(2)选文主要通过对八儿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刻画了一个嘴馋、天真可爱的小孩儿形象。
( )参考答案一、A二、1.腊甜腻粥 2.搅拌染缸脏水三、B四、1.神态八儿特别急于喝到腊八粥心急如焚迫不及待 2.(1)八儿对锅里的东西的美妙猜想心理(2)A 3.(1)比喻拟人(2)【示例】一个灶台,一口铁锅,让猪肉与粉条团聚,彼此的结合让北方人充分享受了属于冬季的美味。
五、1.喝粥等粥喝粥急切想喝腊八粥 2.盼粥猜粥迫不及待惊异六、1.腊八粥浓稠的样子 2.(1)《北京的春节》中的句子写出了腊八粥是用哪些材料熬成的;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不仅写出了腊八粥是用哪些材料熬成的,还写出了腊八粥在锅中的样子和气味。
(2)《北京的春节》中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腊八粥中原材料的丰富;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则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腊八粥在锅中的样子。
3.(1)×(2)√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课时练一、书写1.根据拼音写词语。
Làbā zhōu tāng shízhǒng zhàngjiǎo dòng nóng chóu hèsè二、填空题2.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腊( ) 咽( ) 脏( ) 肿( )蜡( ) 烟( ) 桩( ) 种( )3.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在横线上。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________(2)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________(3)花生仁儿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________4.写出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近义词。
(1)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
________(2)他惊异得喊起来了。
________(3)花生仁儿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________三、选择题5.下列句子运用了两种人物描写方法的一项是()A.小孩子们开始整段整段地往嘴里塞五香肠。
B.“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
C.“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D.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6.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B.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C.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D.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
7.下列各组词语中意思相同或相近的一组是()A.猜想推想想象猜测B.解释说明诠释稀释C.间断隔断打断折断D.可靠依靠牢靠投靠8.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掺和.B.搅和.C.暖和.D.柔和.四、判断题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9.在腊八这一天,不仅能喝到腊八粥,还能吃到腊八蒜。
(____)10.北京的春节差不多从腊月的上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
(____)11.从《北京的春节》《腊八粥》这两篇课文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民俗节日的浓厚氛围,还感受到了人们之间浓浓的亲情。
(____)12.《腊八粥》略写了八儿等粥的过程,详写了他喝粥的过程,我们从中体会到腊八粥对一个小孩子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____)五、按要求答题1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益:①好处;②增加;③更加;④有益的(跟“害”相对)。
(1)锅里的粥益.发浓稠了。
________(2)坚持适量运动,是延年益.寿的好习惯。
________(3)一本好书,就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________(4)老师的一番话,让我受益.匪浅。
________14.下列词语中每一组都有一个错别字,用“”画出并在后面括号内改正。
(1)恰好通消除夕扫除()(2)口琴腊肉便炮肿胀()(3)可靠浓绸彼此分外()(4)粉碎彩会开张外套()15.选词填空。
继续持续(1)两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已经(_________)了一千多年了。
(2)休息十分钟后,会议(_________)召开。
资格资历(3)他有(_________)参加这次公司的研讨会。
(4)他虽然在公司(_________)最浅,但是非常上进,深得领导器重。
六、语言表达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选取一种情感,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2)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七、现代文阅读腊八粥(节选)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17.选文中画“”的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________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____的男孩形象。
18.在八儿的猜想中,栗子、饭豆、花生仁、枣子可能会怎样?用“○”在选文中圈出相关短语。
19.“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一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A.表示引文的省略。
B.表示列举的省略。
C.表示语意未尽。
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八儿年龄小,个子矮,所以看不到锅里的情景。
B.透过八儿让妈妈抱他看粥的情景,我们可以体会到他迫不及待的心情。
C.锅中的一切指的是栗子、饭豆、花生仁、大枣等事物,并不包括糖。
参考答案1.腊八粥汤匙肿胀搅动浓稠褐色2.①.腊月②.吞咽③.脏水④.肿胀⑤.蜡烛⑥.烟火⑦.树桩⑧.种地3.夸张反问拟人4.准备惊讶不用5.C6.D7.A8.D9.×10.√11.√12.×13.③②④①14.1.消宵2.便鞭3.绸稠4.会绘15.持续继续资格资历16.听完她讲的话,我紧张得心都要跳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