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外贸易促进河北省经济增长浅析

对外贸易促进河北省经济增长浅析

对外贸易促进河北省经济增长浅析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先导性和拉动作用。

目前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焦点。

基于此,本文以河北省为例,首先对河北省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接着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提出了提升对外贸易对河北省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政策建议。

标签:河北省对外贸易经济增长一、河北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现状1.河北省经济增长的现状自1978年以来,河北省经济发展基本上呈正增长态势,尤其是近几年其经济增长尤为迅猛。

首先从GDP指标来看。

据历年《河北经济年鉴》整理得出,河北省GDP于1991年1072.07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至2005年河北省GDP 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10096.11亿元,截止2010年底河北省GDP为20197億元,近二十年间河北省GDP占全国GDP的比重维持在5%左右,年平均增速为16.5%,经济发展情况呈持续稳定增长态势,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其次从消费、投资和对外贸易三大指标来看。

近20年来,随着GDP的剧升,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河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对外贸易发展情况除2008年和2009年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外,其余年份本处于稳定增长的趋势。

最后从一、二、三产业来看。

在产业结构视角方面,河北省二、三产业发展较快,其GDP占全省GDP总量的85%左右,尤其是第二产业发展较为迅速。

在产值比重方面,据历年《河北经济年鉴》数据得知,自1989年至今,几十年间河北省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二、三、一”产业结构。

2.河北省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1)河北省对外贸易发展的总量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以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位置的区位优势,使其对外贸易一直持续稳定的增长,并在各地区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货物进出口总额排名中长期位居全国第十(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0》)。

但与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等我国其他沿海贸易大省相比,河北省对外贸易在规模和水平上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进出口总额仅占全国的1%。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出口总额占GDP 的比重约为8%,进口总额占河北省GDP的比重平均约为3%,进出口贸易总额与河北省GDP之比的平均值达10.92%。

河北省对外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2.45%上升至2009年的17.19%,增长了71%。

(2)河北省对外贸易发展的结构分析①方式结构河北省对外贸易可分为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

一般贸易占河北省对外贸易的绝对主导,加工贸易发展缓慢的对外贸易方式结构。

一般贸易所占比重高于80%,而加工贸易则发展严重不足;同时,进料加工所占比重高于来料加工贸易;其他形式的贸易绝对数偏低,仅占对外贸易总体的比重较小,在贸易总体中几乎微乎其微。

据河北商务网数据显示,一般贸易仍以83.9%占2010年河北省进出口贸易的主导地位,占河北省进出口总额14%比重的加工贸易总额同比增长了47%。

②所有制结构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颁布和多元化外贸主体战略,进出口企业所有制变化较为明显。

该省对外贸易中国企出口贸易额所占比重从2003年的46.5%减至2010年的23.62%,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自2003年的31.l%上升至2010年的41.74%,私营企业所占比重自2003年的22.4%上升至2010年的34.45%。

国企、外商投资和私企2010年的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1.85093亿美元,基本形成了以国有、外资和私营三足鼎立的进出口主体格局。

③地区结构河北省对外贸易在地区分布上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现象,尤其是居于优势地位的唐山、石家庄及秦皇岛三个地区对外贸易额占全省比重达55%(2008年河北商务网数据)。

2009年唐山市以61亿美元对外贸易额再次居于榜首,进出口总额为55.1亿美元的石家庄市屈居第二,保定市则以40亿美元外贸总值首次进入前三甲。

而跌落至第五位的秦皇岛市外贸总额为33.2亿美元,原因为煤炭出口量的严重萎缩。

另据2010年河北省商务网统计数据表明,唐山、石家庄和秦皇岛三市的对外额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57.71%。

④商品结构一方面在出口产品,中端产品居于主导地位,发展潜力较大的技术密集型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长迅猛。

2009年石家庄海关数据显示,河北省机电产品出口额为57.87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20.43亿美元,同比于2006年增长了71.11%和3.15倍。

河北省对外贸易于2010年开始止跌回升,机电产品35.8%、钢材18.7%、高新技术产品14.1%、服装及衣着附件9.6%、光伏电池及组件8.0%以所占比重依次位于出口产品前五名。

另一方面为进口商品,初级产品进口比重持续下降而制成品比重则呈持续上升态势。

2008年,铁矿砂及其精矿、机电产品、农产品、大豆、高新技术产品、钢材以所占进口额比率位于进口产品前六位。

2009年进口产品煤挤代了钢材。

由供求影响引申价格影响进而演变为受两者双重影响,2010年河北省进口商品中铁矿砂、大豆等产品的进口额开始小幅下降,而受运力、成本双重制约的煤炭需求稳定,初级形状的塑料进口值有所增长。

二、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及原因分析1.出口方面的原因,首先出口退税政策虽有利于出口成本的降低、资金周转的加速,进而保障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促进河北省出口贸易的迅猛发展并带动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同时河北省政府对对外贸易的多项优惠政策支持,进一步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增长。

其次以出口技术含量低、附加值较少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的中低端产品为主,以低成本占据国际市场的价格优势,但技术含量高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比重较低,产品结构不合理。

2.进口方面,由于以科技含量和技术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为主要进口商品,进而既不利于技术进步进、经济结构优化、和促进进经济增长。

然而,尽管进口增长的影响小于出口增长,但进口增长可以通过原材料、中间产品的进口为出口服务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因而不可小觑。

并且,进口产品的类别随着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不断优化,如初级产品持续下降、制成品持续上升等,足以证明河北省进口产品类别随其经济增长而优化,有利于河北省进口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

3.进、出口贸易两者关系方面,因受产品结构层次低、企业对创新能力消化不够等,致使进口贸易无法带动河北省经济增长,又由于当前较小的进口规模和经济效益,只能以提供原材料、中間产品等方式为服务于出口,对出口贸易的发展没有促进作用。

但出口贸易的迅猛发展既能促进河北省经济增长,同时又能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进口贸易的增长。

三、政策建议1.以产业布局与区位优势相结合,扩大对外贸易的规模和效益为了促进河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应找准并抓住区位优势和有利时机,调整进行区位和产业结构,以扩大外贸规模和水平,带动河北经济的快速发展。

首先,通过提高河北省加工、制造、流通等相关产业的能力,提高区域资源配置能力和调控能力,依赖河北省的区位优势,与其他地区形成“能力互补、战略总分”的区域互动机制,提高对外贸易水平和规模的,以达到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目的。

其次,河北省应充分利用秦皇岛港、京唐港等重要港口的港区优势,逐步建立分工明确、布局合理、优势互补的“大港口、大仓储、临港大产业”港群体系,以港口经济带动对外贸易发展,从而进一步带动省域经济的发展。

2.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建立促进经济增长的良性机制尽管河北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但与广东、上海、福建等沿海发达省份相比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并且对外贸易的水平与经济总量的增长紧密相关。

为了提升对外贸易对河北经济的带动作用,应进加快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起到对省域经济的高效支撑,进而使得经济增长良性循环、持续、健康发展。

应建立完善的相关贸易制度,构建有效的监测预警系统,以反倾销、反补贴等政策法规保障贸易争端的能力,从而为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供制度保障。

3.提升出口产品综合竞争力要提升河北省出口产品的综合竞争力,首先应实施品牌战略,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加强产、学、研联动机制,使河北品牌:生得出、长得大、留得住。

同时,还应结合河北省的实际情况实施科技兴贸战略,走一条具备河北特色的科技兴贸之路。

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以新产品开发补助、引进设备减免税等优惠政策推动企业运用先进技术进行渗透,提升传统产业技术含量、产品的档次和核心竞争力。

4.做强加工贸易加工贸易是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重要形式,是推动对外贸易持续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带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力量源泉。

因此,我们应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要提升河北省的加工贸易水平,促使其转型升级,首先应积极与其他地区的一体化战略和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相结合,打造特色分明的优势产业格局。

其次完善加工贸易法规,为南资北移和产业梯度发展创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

同时在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加大研发力度,提供加工贸易向高新技术产业升级换代形成技术保障。

最后通过快速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及其辐射效应增加传统产业的技术附加值,推动加工贸易向价值链高端拓展,提高出口产品参与国际分工的地位,提升河北省加工贸易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1]李学林,董超.对外贸易与我国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宏观经济基本假设条件的理论分析[J].经济问题,2011(03)[3]陈宏付.沿海地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开发研究,2010(05)[4]邵阳.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中国商贸,2012(03):220-221[5]姜洁.对外贸易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策略探讨[J].中国商贸,2012(06)[6]靖学青.上海市外贸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城市问题,2011(07)[7]陈敏.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1(12)[8]张芬.长株潭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