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审计报告短期借款

审计报告短期借款

短期借款实质性程序操作细则一、审计目标(一)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短期借款是存在的(存在)。

(二)所有应当记录的短期借款均已记录(完整性)。

(三)记录的短期借款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现时义务(权利和义务)。

(四)短期借款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已恰当记录(计价和分摊)。

(五)短期借款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做出恰当列报(列报)。

二、审计提示通过对生产经营规模是否发生重大变化、产品销售状况、债权债务收支等相关情况的了解,(一)审查短期借款借入、归还的真实性和合规性;(二)按照借款投资项目, 分别审查资金的使用情况;(三)审查短期借款利息费用的核算, 着重检查利息费用的会计核算和支付情况;(四)审查企业的偿还能力。

三、审计程序(一)获取并检查短期借款明细表(计价和和分摊)(必备程序)1.获取资产负债表日短期借款明细表,复核其加计是否正确;2.将明细表与明细账、总账、报表核对相符。

(二)获取并复印企业的贷款信息卡(完整性)(必备程序)获取并复印企业的贷款信息卡,将贷款卡的贷款余额与明细表进行核对,若不一致应查明原因,编制差额调节表并获取其证据,重点关注是否存在未入帐的借款。

具体审计重点包括:1.将贷款卡中贷款信息与明细表的短期借款进行核对,根据贷款证信息,核对银行借款的金额和贷款方式,将核对过程记录于工作底稿中,并关注贷款卡中列示的被审计单位对外担保的信息。

2.如存在差异,应查找差异原因,编制差异调节表,经调节后的贷款卡余额应与明细表的短期借款数相符。

3.若贷款卡余额经调节后大于明细帐借款合计数时,应考虑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未入帐的借款。

4.贷款卡余额经调节后与明细帐借款不一致时,应进一步抽查原始凭证,审阅合同以及结合银行询证等程序,检查是否存在异常。

5.若贷款卡信息有错误,需获取银行出具的相关证明文件或结合银行询证函以及公司公章登记薄等审计程序认定贷款卡信息。

6.关注贷款卡中列示的被审计单位对外担保的信息。

7.检查被审计单位用于短期借款的抵押资产的所有权是否属于企业,其价值和实际状况是否与契约中的规定相一致。

8.记录借款产生的关联交易和关联往来,对关联公司借款和担保应予以记录,并检查关联交易的真实性、合法性。

程序执行:审计核对说明:贷款证信息资料未还余额合计 3480万元企业明细帐借款期末余额短期借款(扣除境外借款) 3360万元长期借款 146万元合计 3506万元差异额 26万元差异原因:cy公司2011年1月初归还长期借款26万元,1月23日查询贷款证信息时已登记。

调整这一因素后,核对一致。

(三)函证所有的借款。

(必备程序)对所有的借款发出询证函,关注是否存在未入账借款;对收回的询证函,应和明细表各项目核对,若不一致应查明原因(存在性、权利和义务)。

具体审计重点包括:1.应结合银行存款的函证对所有的银行借款(包括零余额帐户)发询证函。

向银行函证时,应特别注明除了列示银行借款之外的是否还存在其他的银行借款。

检查定期存单原件,并在银行询证函中注明是否已被质押或冻结;2.如果被询证者以传真等方式回函,审计人员应当直接接收,并要求被询证者寄回询证函原件。

3.对收回的询证函,应和明细表各项目核对,若不一致应查明原因。

必要时,进行审计调整。

(四)检查本期增加的借款(存在性、完整性、计价和分摊)。

(必备程序)对于本期增加的借款应当予以详细审计,对每笔借款具体的审计程序应当包括:1.检查借款是否经授权批准;2.检查借款合同、协议是否合规,了解借款数额、借款用途、借款条件、借款日期、还款期限、借款利率;3.检查银行存款等原始凭证与账面记录是否相符;4.检查会计处理是否正确等。

(五)检查本期减少的借款(存在性、完整性、计价和分摊)。

(必备程序)对于本期减少的借款应当予以详细审计,对每笔减少的借款,具体的审计程序包括:1.对本期减少的借款,检查付款是否经授权审批;2.检查相关的会计纪录和原始凭证,核对还款的真实性;3.获取借款合同以进一步核对还款期限与原合同是否相符;4.检查收款银行与原借款银行是否一致。

(六)复核短期借款利息(计价和分摊)(必备程序)具体的审计程序包括:1.根据借款的利息和期限,检查借款利息计算的依据,编制利息测算表;2.将测算的结果与企业的帐面数进行核对,如有差异,做出记录,并应查明原因,必要时进行调整。

3.对于按期支付或到期一次支付且仅额较大的,应按月计提利息费用,检查是否计提了利息。

4.确认全部利息已正确区分为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并已正确入帐。

新准则规定,对于满足资本化条件的一般借款利息,应将其计入在建工程、存货、无形资产等资产的成本中,其中:一般借款利率费用资本化金额=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一般借款资本化率一般借款资本化率=所占用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考虑溢价、折价摊销后的实际发生的当期利息之和÷所占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所占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σ(所占用每笔一般借款本金×每笔一般借款在当期所占用的天数/当期天数)一般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不应资本化。

利息测算表(标准表).xls (七)检查外币借款(计价和分摊)。

对外币借款应测试借款汇率的选用是否合规、一致,折算金额是否正确;汇兑损益的计算和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具体审计重点包括:1. 外币借款应检查是否已在外汇管理部门办理手续2.外币借款的增减变动是否按照业务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合为本位币金额,检查折算的汇率是否适当;3.测算期末按照上述汇率折合的本位币金额是否正确;4. 汇兑损益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予以资本化,不符合资本化的作为财务费用处理。

(八)检查逾期未还借款(计价和分摊、权利和义务、列报)。

(必备程序)具体审计重点包括:1.对逾期未还项目应查明原因,同时应关注逾期借款是否办理展期手续;2.对逾期未还项目考虑是否会因此发生债务纠纷或法律诉讼;3.如属财产抵押或质押性质的借款,考虑是否会导致财产损失。

(九)检查短期借款的重分类(列报)。

(必备程序)具体审计重点包括:1.检查短期借款是否有超过一年的,并考虑重分类为长期负债。

2.检查长期借款是否有一年内到期的,并考虑重分类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3.通过连续展期将应由长期借款解决的资金变通为短期借款,考虑为重分类为长期借款。

(十)验明短期借款的列报与披露是否恰当(列报)。

(必备程序)具体包括:1.按币种、借款条件(信用借款、抵押借款、保证借款、质押借款等)、贷款单位分项列示借款金额。

2.对已到期未偿还的长、短期借款,应单独列示贷款单位、贷款金额、贷款利率、贷款资金用途、未按期偿还的原因及预计还款期,并在期后事项中反映报表日后是否已偿还。

3.若已到期的长、短期借款获得展期,应说明展期条件、新的到期日。

(十一)针对识别的舞弊风险等特别风险,需要实施增加审计程序(完整性、存在、权利和义务、计价和分摊)。

查找未入账的银行借款,还需增加如下程序:1.关注财产保险的办理情况,若第一收益人为银行,则检查其抵押借款是否入账。

2.检查房屋建筑物或土地使用权等权证原件,若无法提供则应追查原因,并向房产交易中心查询该权证是否用于抵押或交易;3.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询是否办理了机器设备的抵押登记。

除前述各项提示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对借款项目的审计,主要是防止企业低估债务。

低估债务经常伴随着低估成本费用,从而高估利润的目的。

因此,除确定借款账面期末余额的真实性外,更应将重点放在对借款所反映的债务的完整披露之上,包括账面债务,也包括或有负债。

2、在对借款的审计中,审计人员应当关注容易引发诉讼的事件,如逾期的银行借款、提供借款担保(以本单位的不动产抵押)等。

这些诉讼事项往往具有重大不确定性,是企业发展中的“地雷”,严重影响着会计报表的公允反映。

如果被审计单位隐瞒诉讼事实,不及时披露诉讼事项及其对会计报表的影响,会造成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充分,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

一旦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这些事项,审计人员应该谨慎取证,需要从各方面搜集证据,如检查公司的原始凭证(合同、产权证明等),向银行询证,向律师询证,从媒体了解公司诉讼状况等,来查证清楚被审计单位在审计年度内所有的诉讼事项及其对会计报表的影响。

如果被审计单位涉及的这些事项符合确认为负债的条件,应该重点检查被审计单位对预计负债的估计是否合理;如果被审计单位涉及的这些事项不能确认为负债,应该重点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充分、及时披露该事项,如果被审计单位披露不充分、不及时,甚至拒绝披露,审计人员应视情况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

篇二:贷款审计报告贷款审计报告根据《关于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进行现场检查的通知》要求,我们检查组于2009年6月11日――-7月6日对所辖的支行机构进行了抽查,现将审计结果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某支行人民币贷款547亿元,不良贷款总额上升明显,由2005年的525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644亿元,升幅为23%。

(二)存在的问题1、贷款制度执行不严(1)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严如某支行对某开发公司2005年发放了500万元的贷款属借新还旧,贷款实际上在2004年以前已发放。

1、“借新还旧”很普遍,这主要与考核硬指标有关2、信贷员的道德风险3、支行对于“借新还旧”贷款的潜在风险认识不足、贷后管理不到位、考核机制不科学等因素,导致“借新还旧”贷款频繁出现。

4、使用“借新还旧”贷款方式的政策约束较贷款“展期”宽松,“借新还旧”贷款也就成了信用社转化不良贷款、保全信贷资产的一个手段,甚至作为巩固和发展客户的绝招。

(2)、无效抵押和担保无效1、该支行给10户企业贷款,金额39000万元属于无效抵押贷款,贷给47户,金额199000万元的款项为无效担保贷款第一,共有财产,单方授权抵押。

第二,抵押物不足,抬价凑数。

第三,跨系统存单,无通融协作规定。

第四,多头(次)抵押。

第五,凭印、证件支取的存单(折)作抵押物,处理时处于被动第六,第三者所有的抵押物,无授权证明书。

第七,借款逾期,贷方处理抵押物不及时。

(3)保证贷款风险大某支行对地产公司发放的1.7亿元的保证贷款风险较大,一是借款人目前财务状况差,处于亏损,二是发放的贷款为短期贷款,但实际上投入了回收期较长的房地产项目。

而且担保人财务状况不理想2、审贷分离制度未按要求执行。

某分行贷款审查和发放未分设两个部门。

一般来说贷款业务的流程是首先由客户提交申请书及相关资料,然后通过各项审查、提供各种担保,最后才签订贷款协议及借款合同,发放贷款。

在这其中审查和发放是相互制约、是抵御贷款风险重要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