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保税港区产业开展规划广州南沙开发区开展和改革局2021年2月2目录一、产业开展现状与环境 (1)〔一〕开展现状 (1)〔二〕开展环境 (8)二、产业开展指导思想、目标和思路 (19)〔一〕指导思想 (19)〔二〕开展原那么 (19)〔三〕开展目标 (20)〔四〕开展战略 (21)〔五〕开展总体思路 (22)三、产业开展重点领域 (23)〔一〕规划产业类型 (23)〔二〕港口作业 (24)〔三〕仓储配送 (26)1〔四〕出口加工作业 (28)〔五〕贸易展示 (29)四、产业开展空间布局 (30)〔一〕港口装卸业务布局 (30)〔二〕物流业务布局 (30)〔三〕出口加工业务布局 (30)〔四〕集中查验业务布局 (31)五、产业开展的政策措施 (31)〔一〕完善保税港区机构设置 (32)〔二〕全力推进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和封关验收工作 .. 32〔三〕加快推进保税港区招商引资工作 (33)〔四〕尽快完善南沙保税港区集疏运体系 (33)〔五〕依托保税港区打造华南国际航运和物流中心 .. 3422008年10月18日,广州南沙保税港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成为国内继上海洋山、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海南洋浦、宁波梅山、广西钦州、厦门海沧、青岛前湾之后获批设立的第9个保税港区。
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广州南沙保税港区的批复?〔〔2021〕93号〕明确提出,要求广州南沙保税港区制定产业开展规划。
根据国务院?批复?有关要求,特制定本产业开展规划。
一、产业开展现状与环境〔一〕开展现状广州南沙保税港区位于广州南沙开发区东南部,规划占地面积约7.06平方公里,由五个地块组成:包括位于龙穴岛南部的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4个5万吨级码头及前方堆场、物流园区一期及江海联运码头一期、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6个5万吨级码头及其前方堆场、公共查验区四个地块,1以及与龙穴岛隔江相望的广东南沙出口加工区地块。
在功能上,南沙保税港区可分为港口作业区、物流作业区、出口加工作业区、江海联运作业区和公共查验区。
广州南沙保税港区港口作业区由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4个5万吨级深水码头和二期6个5万吨级深水码头组成,其2中一期码头2004年8月建成投产,二期码头2007年9月建成投产。
广州港南沙港区深水码头建成投产以来,充分发挥综合物流本钱低的优势,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2005年达108万标准箱,2006年达241万标准箱,2007年达443万标准箱,2021年达638万标准箱,年均增长80.8%。
到目前为止,南沙港区拥有的国内国际航线已达近三十条,世界排名前10位的国际班轮公司已经有9家进驻开展业务,中远、中海、马士基、地中海、达飞、长荣等世界著名航运公司在南沙港区共开辟了19条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覆盖了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地中海、红海、东南亚等地区。
在南沙港区跨越式开展的强力拉动下,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2021年超过1100万标准箱,比上年增长18.8%,世界排名从2007年的第12位前移到世界第7位,3成功超越荷兰鹿特丹港、台湾高雄港等知名港口,首次跻身世界集装箱港口前十强之列。
2004年,南沙开发区就开始依托南沙国际物流园区一期工程,规划建设广州南沙保税物流中心〔B型〕工程。
2004年9月,南沙开发区通过广州市政府将设立广州南沙保税物流中心〔B型〕工程的请示上报海关总署。
同年9月27日,海关总署正式复函广州市政府〔署加函〔2004〕350号〕,同意广州南沙保税物流中心〔B型〕工程按照“保税仓〞和“出口监管仓〞模式运作和管理。
在海关总署及广州海关的指导下,南沙开发区完善了保税物流中心范围内的基建、供电、供水、监控、物流仓库等根底设施,中心信息系统已通过海关总署属下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的现场部署和联调,各项监管设施已通过广州海关预验收,并于2007年初开始4试运作,当年两仓进出仓量即达2万吨。
2021年12月,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发文正式批准南沙国际物流园区一期出口监管仓列入我国第二批享受“入仓退税〞政策的扩大试点范围,成为广州市及广州海关关区第一批享受“入仓退税〞政策的出口监管仓。
保税物流政策的逐步完善大大促进了南沙国际物流园区物流业务的开展,当年仅出口监管仓就完成4800多票货物的进出仓审批,进仓货量达2.47万吨、货值4854万美元;两仓进出仓量总计超过5万吨,比上一年度翻了一番。
南沙保税港区获批以后,物流作业区招商引资工作大大提速。
由阿联酋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和欧洲最大石化产品材料生产供给商北欧化工公司合资创立的博禄公司25万吨塑料粒子保税物流中心工程1月20日在物流作业区顺利奠基,总投资5109万美元,年储存、包装、配送聚乙烯及聚5丙烯散装颗粒25万吨,预计每年能为保税港区带来25亿元人民币的进口业务和2.4万标箱以上的物流量。
在上周于香港举办的投资推介会中,南沙开发区还与为日本松下电器提供物流效劳的香港天运国际集团和为法国家乐福提供物流效劳的香港胜记仓集团签署了投资意向书,为今年的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了开门红。
此外,日本三井物产正在洽谈在物流作业区内建设为在华日资企业提供物流效劳的仓储配送中心,国内外著名第三方物流企业中远物流、中外运、DHL、全球国际、马士基物流、UPS等纷纷表示将加快整合珠三角业务,以便尽快在南沙保税港区内开展配送、国际中转、拼箱出口、供给商库存管理等物流业务。
广东南沙出口加工区2005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2021年7月顺利通过海关总署等国家九部委联合验收。
6目前已有总投资约1.4亿美元的4个工程进驻出口加工区,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日本出光投资2300万美元设立了出光复合工程塑料〔广州〕,日本日立电开工具投资6000万美元设立了广州日立工机。
此外,总投资达3000万美元的广州名仕宝食品科技水果烟草工程和总投资超过2000万美元的嘉威工程也正在加紧推进筹建工作。
根据国务院有关批复,广东南沙出口加工区在广州南沙保税港区封关验收后将不再保存,成为广州南沙保税港区的出口加工作业区。
南沙江海联运作业区规划岸线总长1100米,纵深。
工程分两期开发,其中首期规划岸线长671米,投资约6.4亿元,方案建设6个1000吨级多用途泊位〔结构按3000吨级预留〕。
工程2007年4月已取得市规划局核发的江海联运码头一期工程工程用地红线,目前正在推进前期工作,方案7明年下半年建成投产。
南沙保税港区公共查验区规划面积平方公里,已建成48个公共查验平台,12个冻品专用查验平台,6车道的出入通道,810平方米的监管仓库,完善了电子地镑、H986X光机、查验单位专用监控室、专用办公和休息场所、人员专用通道等,已能满足保税港区运作的需要。
〔二〕开展环境1.优势〔1〕高速开展的临港工业为进一步拓展城市开展空间、优化产业布局,2001年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南拓〞的城市开展战略,依托南沙地区优越的地理区位和良好的深水岸线,大力开展港口物流业、临港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2002年4月,时任广东省8委书记李长春在南沙主持召开“推进南沙开发现场会〞,提出要通过南沙大开发,培育广东省新世纪继续率先开展的增长点,大力开展现代物流业、临港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广州中心城市对珠三角、全省乃至华南地区的辐射带动功能,增强珠三角乃至全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粤港经济合作在更高层次上开展。
2002年以来,经过6年多的大开发,南沙开发区已初步形成了以港口物流和效劳外包为龙头的现代效劳业,以汽车、钢铁、造船、石化、重型机械装备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等三大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
据初步统计,从2002年到2021年,全区生产总值从61.73亿元增长至360亿元,增长4.83倍;工业总产值从108.08亿元增长至1001亿元,增长8.26倍;固定资产投资从13.72亿元增长至190.29亿元,增长12.879倍;外贸进出口总额从11.26亿美元增长至53.15亿美元,增长3.72倍。
南沙临港产业的跨越式开展,为港口物流业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底。
〔2〕高度集散的贸易枢纽广州港是我国内贸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内、外贸货物中转港和集散地之一。
2007年广州港完成内贸集装箱吞吐量586.6万标准箱,位居全国第一,目前内贸集装箱班轮航线已超过40条, 根本覆盖我国沿海主要海港和华南各主要中小码头。
根据广州港总体规划,南沙港区以开展外贸集装箱运输为主,目前南沙港区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已达24条,可通达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地中海、红海、东南亚等世界各主要港口。
因此,以广州港南沙港区为依托建设广州南沙保税港区,可以通过“水水转运〞的方式,充分发挥广州港作为华南地区内、外贸货物中10转的枢纽节点作用,切实降低内、外贸货物中转的本钱,实现珠三角经济区与国内、国际市场的有效连接。
〔3〕根底雄厚的港口物流继2004年9月28日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4个5万吨级多用途泊位投产后,2007年9月29日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6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全部建成投产。
随着全球排名第一的集装箱运输公司丹麦马士基、全球排名第六的中海集运、全球排名第七的中远集团等国内外船运巨头陆续参股投资一期和二期码头,南沙港区开辟的外贸航线迅速增加,集装箱业务得到了快速开展。
到目前为止,世界排名前10位的国际班轮公司已经有9家进驻南沙港区开展业务,马士基、地中海、达飞、长荣等世界著名航运公司在南沙港区共开辟了24条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
2005年南沙港区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8万标准箱,2006年完成241万标准箱,200711年完成443万标准箱,2021年完成648万标准箱,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4〕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规划的南沙保税港区位于珠江入海口,有得天独厚的江海联运优势。
南沙港区出海航道2007年已浚深至-,2021年将进一步浚深至-17米。
通过珠江水系兴旺的内河航运可将保税港区的功能优势快捷、经济地辐射到珠三角中西部地区以及珠江流域的广西、贵州等省区,可充分发挥江海联运便捷、环保、价廉、节约能源等运输优势;南沙保税港区的陆路交通网络非常完善,多条高快速道路通往港区,南沙铁路已纳入铁道部“十一五〞规划。
同时,它可以利用周边的五个国际机场实现空海联运。
〔5〕亟待整合的保税功能规划的广州南沙保税港区范围内,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12和二期码头已全部建成投产,南沙出口加工区首期工程2008年7月9日已顺利通过国家海关总署、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的正式验收,南沙国际物流园区一期工程2007年初已根据海关总署和广州海关的批复按照“保税仓〞和“出口监管仓〞模式进行运作,南沙港区一类口岸已通过国务院审批对外开放。
设立广州南沙保税港区,只需将现有特殊监管区功能进行整合,充分利用现有的监管设施和监管人员,不需要增加新的特殊监管区和新的建设用地,符合国家对特殊功能区进行整合和土地集约利用的调整方向,是对我国特殊监管区域开展的一种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