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概论(一)00529

文学概论(一)00529

文学概论 ( 一)00529 考纲解读文学概论(一)00529 考纲解读第一章文学看法一、单项选择题1. 在文学研究中提出文学活动是由世界、作品、艺术家、赏识者四个因素构成的理论家是(艾布拉姆斯 )2. 提出文学作品存在层次论的是波兰现象学派美学家(英加登)3.在公元前 500 年的古希腊期间,最早提出“艺术模拟自然”论点的思想家是(赫拉克利特)4.在中国古代,提出“度物象而取其真”的人是 (荆浩)5.在各样文学看法中,重申“作品是作家感情的自然表露”的是(表现说)6.中国古代的“教化说”属于(适用说)7.西方的“寓教于乐”说属于(适用说)8.在各样文学看法中,重申“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的学说为(再现说)9.“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文心雕龙》),主假如讲 (文学看法变化的时代原由)10.因为塑造形象的手段和使用的资料不同,艺术能够分为不同的类型,文学属于(语言艺术)11.狹义上的文化是指(个人的修养及其程度)12.符号论的文化看法的提出者是德国现代哲学家(卡西尔)13.假如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切伟大的艺术家,那么他就必定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起码反应出革命的某些本质方面,作出这一论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列宁)14.“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依照可然律或必定律可能发生的事作出这一论断的古希猎理论家是(亚理士多德)15.“作为看法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必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脑筋中的反应的产物。

”作出这一论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毛泽东)16.马克思主义解答文学的源泉问题用的是(反应论)二、多项选择题1.人类历史上出现的主要文学看法有(再现说、适用说、独立说、客观说、体验说)2.英国有名的文学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文化的各方面”包含(物质设施、精神方面的文化、语言、社会组织)3.我国有名学者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提出的广义的文化看法包含 (精神生活方面、物质生活方面、社会生活方面)4.在广义的文化看法中文化被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5.文学审盛情识形态的内涵包含(从性质上看,有公司偏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从主体特点看,是认识又是感情;从目的功能上看,是无功利性又是有功利性)6.作家的体验的特征有(感情的诗意化,意义的深刻化,感觉的个性化)二、名词解说题1.文艺学:研究文学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改正确的名称应当叫作文学学。

文艺学包含文学发展史、文学责备和文学理论这三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

2.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三个分支学科之一,它以人类社会历史的现实的全部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以美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线上说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

3.文学看法:就是对文学的看法,是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

4.再现说:是指在文学四因素中重申“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以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模拟或再现。

在西方,最古老的“模拟说”也就是再现说。

5.经验:指个人的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取的知识和技术。

四、简答题1.文学四因素理论有何启迪意义?答: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因素理论其实不复杂,但却把文学活动的因素及其联系揭露得很清楚。

全部文学作品都有源泉,这就是生活,亦即“世界”。

生活要经过作家的艺术加工改造,这样才能创建出具存心义的文本,这就是“作品”。

假如把作品充耳不闻,不跟读者会面,也还不可以构成完好的文学活动,所以读者也是文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文学活动是以作品为中心所睁开的活动,这就是艾布拉姆斯的对于文学四因素的看法,这也是该理论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理论启迪。

2.本文与作品有何差异?答:过去我们常常把单个的本文当作作品,也就是把置放于书架上的小说集、散文集、诗歌集、剧本集当作是文学。

本质上这种看法是有问题的。

这些集子严格地说只好称为本文,是死的东西,还没有变为活的审美对象,还不是作品。

只有在经过读者的阅读、理解和接受后,本文才在读者的头脑中化为绘声绘色的拥有诗意的艺术形象,才成为审美对象,这才变为为作品,作品是经过读者阅读、体验、想象的对象,作品是与读者的参加创建分不开的。

3.综合性的文学定义是什么?共有哪几个命题?答:文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款式,是一种社会的审盛情识形态,是一种语言艺术,它包含着人的个体体验,它交流人际的感情交流。

用一句话归纳为: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拥有社会审盛情识形态性质的、凝集着个体体验的语言艺术,这个文学看法包含了五个主要命题:(1)文学是一种文化形态;(2)文学是一种审盛情识形态;(3)文学是作家个体体验的凝集;(4)文学是作者与读者交流感情的一种独到渠道;(5)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4.文学有什么文化意义?答:文化既然是人类的符号思想和符号活动所创建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既然人与符号与文化是三位一体的,那么文学的文化意义就必定与人的生计状态、人的生计意义、人与人交往交流状况以及人所神往的理想亲密有关,一句话,是与人的精神关心亲密有关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的文化意义起码有以下五点:(1)揭露人的生计境遇和状况;(2)叩问人的生计意义;(3)交流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4)神往人类的未来;(5)学习和丰富人们的语言。

五、阐述题为何说文学源于生活又改造生活?答:文学源于生活。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并且只需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旧是这种产物。

”《德意志意识形态》)毛泽东说:“作为看法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必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脑筋中的反应的产物。

”人民生活“是全部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停的独一的源泉。

”《在延安文艺会谈会上的发言》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独一源泉,这是因为文学作品中的全部因素都来自社会生活,文学的题材、主题、情况、人物、情节、结构、语言和技巧等都来自生活或生活的恩赐、启迪和表示。

我们所面对的社会生活,不是单純的自然物,而是社会物,这里包含了时代、民族、社会形态、阶级、公司以及法律、宗教、道德、伦理、政治、文化传统等复杂关系。

这样,文学之反应不行能不过是对于纯真自然物的反应,而常常是一种带存心识形态性的反应。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应,但文学不等于社会生活自己,社会生活一定经过作家脑筋的能动的察看、反应、体验、研究、感悟、加工、提炼和描绘,一句话,经过艺术的改造,才能转变为文学。

在这个过程中,文学创作者的主观精神世界起着巨大的作用。

我们决不行把文学对生活的反应视为机械的复制和刻板的摹写,一定认可作家主观世界对生活的能动改造。

第二章文学语言组织一、单项选择题1.把文学文本区分为神、理、气、味、格、律、声、色,即“精”、“粗”两个层面的清朝桐城派文论家是(姚鼐)2.人们往常说的“文学语言”是指(加工过的、规范化了的书面语)3.“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依靠自觉地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看法、情绪和欲念的方法。

” 提出这个有名的语言定义的语言学家是(萨丕尔)4.把语言详细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语言”的语言学家是(索绪尔)5.主张“文学作品的形式应当被感觉为动向的形式”的理论家是(迪尼亚诺夫)6. “文学语言的特别本领能够产生一种特有方式的客现性和语言的组织性.经过这种本领,作品所产生出来全部的东西都变为一个一致体。

”作出这个论断的是(凯塞尔)7.以下不属于文学语言组织所拥有的特征的一项为哪一项(拥有想象性)8.语言的语音层面(在诗、散文、小说中都有重要作用)9.文法层面包含(词法、句法、篇法)10.“文学中的语言”是指(文学文本的语言)11.“比喻”所表现的是(相像原理)二、多项选择题1.三国期间思想家王弼,在继承庄子“言意”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文学文本构成的三层面说是(言、象、意)2.中世纪后期意大利有名诗人但丁提出的诗的四种意义是(字面意义、譬喻意义、道德意义、神秘意义)3.波兰现象学美学家英加登提出的有名的文学文本四层面是(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多重图式化相貌,再现的客体,意义单元)4.文学文本构成的三个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文学形象系统,文学意蕴世界)5.作为文学语音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的节奏,一般有三种种类,即(长短型,高低型,轻重型)三、名词解说题1.文学文本:是指构成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详细语言系统,如运用语言写成的特定小说、诗、散文和报告文学等。

能够说,文学文本是传达人生体验的特定语言系统,包含诗、小说、散文和剧本等形态。

2.文学文本四层面说: 20 世纪波兰现象学美学家英加登提出了有名的“文学文本四层面”: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意义单元;多重图式化相貌;再现的客体。

3.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点:是指文学语言组织的美的详细表现方式及其相应的构成法例。

它主要表现为:内指性、音乐性和陌生化。

4.陌生化:主假如从读者的阅读成效来说的,指文学语言组织的奇特或失常特征。

依据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的看法,陌生化是与“自动化”相对峙的。

自动化语言是那种久用成“习惯”或习惯成自然的缺少原创性和新鲜感的语言,这在平时语言中是习以为常的。

而“陌生化”就是力争运用新鲜的或奇怪的语言,去破除这种自动化语言的壁垒,给读者带来奇特的感觉。

5. 内指性:是文学语言组织的一个广泛的和基本的特点,是文学语言毋须外在考证而内在自足的特征。

四、简答题1.举例说明什么是文学语言组织的音乐性?答:音乐性,是指文学语言组织所拥有的富于音乐成效的特征。

作家在组织文学语言时,不单要追求表“意”,并且要追求表“音”,甚至有时还会为了表音而重组语言,或许完好让表意听从于表音。

如毛泽东把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一句台词“迎来春季换人间” 改成“迎来春光换人间” ,以“色”换“天”,既是为了求得表意上的详细和生动,更是要追求音乐美:在全句平声中嵌入一个仄声字,一举打破声音的平板格局而造成奇妙的跌荡起伏成效。

2.举例说明什么是文学语言组织的陌生化?答:陌生化,主假如从读者的阅读成效来说的,指文学语言组织的奇特或失常特征。

依据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的看法,陌生化是与自动化相对峙的。

自动化语言是那种久用成“习惯”或习惯成自然的缺少原创性和新鲜感的语言,这在平时语言中是习以为常的。

而“陌生化”就是力争运用新鲜的或奇怪的语言,去破除这种自动化语言的壁垒,给读者带来奇特的感觉。

如郭沫若在《凤凰涅槃》中写道:“火即是你。

/火即是我。

/火即是他。

/火即是火。

”这些诗句仿佛是逻辑不通、横三竖四的,但正是这些新鲜而奇怪的诗句,却能够产生一种陌生化的力量。

第三章文学的形象系统一、单项选择题1.文学形象的详细可感性就是说(要传达出更高的心灵旨趣)2.黑格尔以为:“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

”这一论断说了然文学形象的(详细可感性)3.文学的写实性形象的至境形态是(典型)4.提出“特点”这一看法的德国艺术史家是(希尔特)5.马克思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责备他说 : “我感觉遗憾的是,在人物个性的描绘方面看不到什么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