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小学语文三下第九单元《捞铁牛》课文解读

北师小学语文三下第九单元《捞铁牛》课文解读

课文解读
这篇课文讲的是宋朝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大铁牛打捞上来的事,赞美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

课文前两个自然段交代了捞铁牛的背景:①八只大铁牛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是河两岸拴住浮桥的重要部件,没有它们,无法再造浮桥。

②铁牛陷在河底的淤泥里,人力不可能把那么笨重的铁牛捞上来。

③浮桥非常重要,必须“马上”重修。

这三条说明捞铁牛是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④面对这种情况,人们都“议论纷纷”,没有谁提出解决困难的好办法。

怀丙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主动请缨的:“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吧。

”怀丙的话,点明了他的办法在于利用水。

水不可能自己把铁牛送回来,怀丙有胆量这样说,表明他已经完全掌握了水的脾性,已成竹在胸。

第3~5自然段写怀丙指挥人们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经过。

先写准备工作周密而有条不紊,显示出怀丙高超的智慧和组织才干。

①请人潜入水底确定铁牛方位。

②铁牛又大又沉,只有用两只很大的木船,才能确保浮力足以带起铁牛。

③木船装满泥沙,是利用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量这样的物理原理,沙越多,捞出后排开的水就越多,浮力也就越大。

④“两只船并排在一起”,中间又搭了木架子,浮力就不会分散,可以集中捞铁牛。

⑤用“很粗”的绳子拴住铁牛和木架子,以免铁牛滑脱,前功尽弃。

第4自然段写捞铁牛的经过。

这一段印证了上一段的内容,怀丙所有的准备工作都非常必要,所有的材料和工具都用上了,所有可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