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北伐战争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孙中山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
”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 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B.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C. 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式军事干部D. 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共产党合作2.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共三大作出的决定的是()A.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B.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C. 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D. 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3.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 中共“一大”的召开B.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C. 黄埔军校的创办D. 北伐战争开始4.如图所示学校创立的历史背景是()A. 辛亥革命取得胜利B. 五四运动的开展C.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D. 国民革命的胜利5.孙中山先生为近代中国某所军校亲笔题写了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横批是革命者来。
这所学校的建立()A. 维护了清朝的统治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 培养了大量的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6.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正式举行开学典礼,孙中山要求黄埔学生“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一心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两年后,该校师生积极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事业”。
他们讨伐的主要对象是()①陆荣廷②吴佩孚③孙传芳④张作霖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7.下列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从开始到破裂的重要事件,正确的排序是()①国民党一大召开②中共三大召开③南京国民政府成立④北伐战争胜利进军⑤黄埔军校的创办A. ⑤②①③④B. ②①⑤④③C. ①②⑤④③D. ②⑤③①④8.“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
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
”该词中的“本军”指()A. 国民革命军B. 中国工农红军C. 八路军和新四军D. 解放军9.北伐战争期间,率领的独立团视死如归,奋勇杀敌,连克汀泗桥、贺胜桥,赢得了“铁军”的美誉,应该填写的是()A. 邹容B. 黄兴C. 胡适D. 叶挺10.在北伐的江西战场上,人民群众处处与孙传芳的军队为难,造成其运输粮食等困难,而给予国民革命军种种便利,包括引路、刺探军情、组织运输队等。
这表明()A. 人民群众是北伐的主力B. 北伐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C. 江西是北伐的主战场D. 北伐战争取得最终胜利11.识读历史地图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
下图为中国近代某一战争的形势示意图,这场战争()A.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B.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C. 实现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D. 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12.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应该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此次“联合”所顺应的时代呼声是()A. 打倒列强,除军阀B.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 土地革命,分田地D.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13.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突出表现为:()A.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B. 中国人民与北洋军阀的矛盾C. 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D. 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14.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A.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B. 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C. 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D. 工农运动转入低潮15.“国民革命失败是因为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下先后背叛革命,并建立了反共的政府。
”材料中的“政府”是()A. 晚清政府B.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C. 北洋军阀政府D. 南京国民政府16.南京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在()A. 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B. 1926年,实施北伐C. 1927年,建立南京国民政府D. 1928年,张学良改旗易帜二、材料解析题17.国共关系的演变和发展过程直接关系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也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走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兄弟连心共建军校]材料一“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1)材料一中的“军官学校”指的是什么?请说说该“军官学校”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兄弟齐心联合北伐]材料二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从新负担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
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
至于对外的责任,要有反抗帝国侵略主义,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动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
——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的讲话(2)材料二中“计划彻底的革命”是指什么革命?孙中山认为这次革命担负着哪两个任务?为完成革命的任务国民党采取了哪些行动?取得了什么成果?[兄弟分心反目成仇]材料三(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三中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最终导致什么严重后果的出现?(4)如果你作为当时中国共产党的负责人,你对中国革命有什么建议?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孙中山逝世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训被书于黄埔军校大门的东西两侧墙壁上。
现在该校遗址的纪念建筑有学校正门、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及东征烈士墓等。
材料二(见下图)(1)材料一中的“黄埔军校”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指的是什么?(2)“同志仍须努力”,结合材料一、二指出,为完成革命任务,国共两党采取了什么行动?结果怎样?(3)参观材料一、二所述遗址可以让我们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19.阅读下列材料: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亲密无间,共同抗敌,也曾分道扬镳,挥戈相向,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材料一:1924年,孙中山亲自批准将这样一幅对联贴在某校的大门上: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材料二:孙中山逝世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训被书于某校大门东西两壁墙上。
现在该校旧址的纪念建筑有学校正门、中山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及东征烈士墓等。
材料三1927年3月,蒋介石来到上海,与帝国主义列强、江浙财阀和上海流氓头子,举行一系列会谈。
蒋介石还与汪精卫密谈“分共”。
经过一系列活动,蒋介石完成了发动反革命政变的准备。
请回答:(1)据材料一,孙中山创办该学校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指的是什么?(3)为完成革命的任务国民党采取了哪些行动?(4)据材料一到材料三,用一句话概括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信息“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其中新鲜血液指的是共产党,结合所学可知,国民党一大确立三大政策后,国民党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因此“新的血液”在孙中山的革命实践中主要指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共产党合作,故D项正确。
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D。
2.【答案】D【解析】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ABC是中共三大作出的决定,D不是中共三大作出的决定。
故选D。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标志。
根据所学知识,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会上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奠定了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选B项。
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黄埔军校建立的背景。
结合所学可知,图片中的学校是黄埔军校。
这所军校的建立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成果,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指挥人才。
因此本题选C。
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黄埔军校的作用。
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孙中山”“近代中国”“军校”可知该军校为黄埔军校,横批“革命者来”说明这所军校是为培养革命人才而创建的,选D项。
6.【答案】B【解析】②③④.1924年6月,黄埔军校举行了开学典礼。
孙中山要求军校学员立下志愿,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两年后的1926年7月,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担任北伐军的总司令,从广东出发誓师北伐。
黄埔军校的学员是北伐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讨伐的对象是直系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奉系军阀张作霖。
故②③④正确。
①.陆荣廷是广西的桂系军阀,不是北伐战争的讨伐对象。
故选B。
7.【答案】B【解析】依据课本内容分析选项可知,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开;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6年7月至1927年4月,进行了北伐战争;1924年6月黄埔军校创办。
所以按照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①⑤④③。
故选B。
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北伐战争。
根据材料中“军阀”“帝国主义”“总理遗命”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这些词有关的事件是北伐战争,“本军”指国民革命军,故选A项。
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北伐战争中的重要将领。
根据材料中提到的“铁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这支独立团是由叶挺率领的,故选D。
10.【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伐战争中人民群众的支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题干给出的“在北伐的江西战场上,人民群众处处与孙传芳的军队为难,造成其运输粮食等困难,而给予国民革命军种种便利,包括引路、刺探军情、组织运输队等”表明北伐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故选B。
11.【答案】B【解析】分析图表可知,描述了北伐战争,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12.【答案】A【解析】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应该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此次“联合”所顺应的时代呼声是打倒列强,除军阀。
1924—1927年,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
国共合作后创建的黄埔军校和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北伐战争成为国民革命洪流中的最强音。
故选A。
13.【答案】B【解析】B.国民革命时期,帝国主义和军阀镇压人民,联系所学,这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因此国民革命的任务是打倒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中国,故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答案】A【解析】A.结合所学可知,之所以说国民大革命失败是由大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故A项正确。
BC.两项是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排除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