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
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请将第I卷的答案填写在第II卷前的答题栏内。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本题包括10小题,共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相同得两个小球,沿着同一条直线相向运动而发生碰撞。
若发现碰撞后系统损失得动量最大,则这两个小球在碰撞得瞬间有相同大小的
A 速度B动能C质量D动量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和2m的A,B两个物体,均以初速度o v作匀速直线运动,若他们分别受到相同的冲量I作用后,A的末速度为v, B的末冲量为p, 则动量p可以表示为:
A m(v+o v)
B m(v-o v)
C 2m(v-o v)
D m(2v-o v) 3.在铁路旁听行驶的火车汽笛声,你会发现汽笛声的音调发生了变化。
设火车在静止时汽笛声的频率为f。
在火车向你行驶又驶离你远去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火车向你驶来时,听到汽笛声的频率大于f
B 当火车向你驶来时,听到汽笛声的频率小于f
C 当火车驶离你远去时,听到的汽笛声的频率小于f
D当火车驶离你远去时,听到的汽笛声的频率大于f
4.一质量为2kg的滑块,以2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滑行,从某一时刻起,在滑块上作用一个向右的水平力F,经过一段时间,滑块的速度方向变为向左,大小为2m/s,在这段时间里水平力F做的功为A 16J B 8J C 4J D 0
5.如图所示,子弹A水平射入光滑水平地面上静止的木块B后不穿出,那么此过程中A,B组成的系统
: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B。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C.子弹减少的动能等于木块增加的动能D。
子弹减少的动能大于木块增加的动能6.在xOy平面内又一列沿x轴正向传播的间谐横波,波速为1m/s,振幅为4cm,频率为2.5Hz,波上P,Q 两点的平衡位置相距0.3m,在t=0时刻,P点位于其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则Q点:
A.在t=0时刻位移时-4cm B。
在t=0时刻加速度最大
C.t=0.1s时的速度最大D。
在t=0到0.1s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为4cm
7.如图所示,A,B分别为单摆作间谐运动时不同位置。
其中位置A为单摆摆动的最高为位置,虚线为过悬点的竖直线,以摆球为最低位置为重力势能零点,则摆球在摆动过程中
A.位于B处时的动能最大B位于A处时的加速度为零
C.在位置A的势能大于早位置B的动能D在位置B的机械能小于在位置A的机械能8.质量m=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其动能随位移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物体与水平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取g=2
m s)
10/
A.0.4 B。
0.3 C。
0.2 D。
0.1
9.一列火车在恒定功率的牵引下由静止从火车站出发,行驶5min后速度达到20m/s。
设列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恒定,那么列车在这段时间行驶的距离
A.一定等于3km B。
一定大于3km
C.一定小于3km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0.xx年北京时间7月4日下午1时52分,美国探测器成功撞击“坦普尔一号”彗星,并投入彗星的怀抱,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彗星的“大碰撞”,如图所示。
设“坦普尔一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其运行周期为5.74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坦普尔一号”彗星运动在近日点处线速度小于远日点处线速度
B.“坦普尔一号”彗星运动在近日点处加速度大于远日点处加速度
C.探测器的最小发射速度为11.2km/s
D.探测器运行的周期小于5.74年
物理试题
第I 卷答题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得分栏
卷别 第I 卷 第II 卷
总分 得分
第II 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本题共2小题,共14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得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1.(6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实验中,质量m =1kg 得重锤自由下落,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如下图所示,相邻计时点时间间隔为0.02s ,长度单位为cm ,g 取29.8/m s
(1)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时点B 时,重锤的速度B v =_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从点O 到打下计时点B 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小量V P E =______________,动能的增加量V K E =____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8分)某同学用如下图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先将a 球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开始滚下,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留下压痕,重复10次;再把同样大小的b 球放在斜槽轨道末端水平段的最右端附近静止,让a 球仍从原固定点静止开始滚下,a 和b 球相碰后,两球分别落在记录纸的不同位置处,重复10次。
(1)本次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以下那些? [ ]
A .斜槽轨道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H
B .小球的质量,a b m m
C .小球a,b 的半径r
D .小球离开斜槽轨道末端后平抛飞行的时间t
E .记录纸上O 点到ABC 个点的距离OA,OB,OC
F .a 球的固定释放点到斜槽轨道末端水平部分间的高度差
(2)小球a,b 的质量,a b m m 应该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本实验方法,验证动量守恒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题共4题,共46分,解答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0分)篮球运动是一项同学们喜欢的体育运动,为了检测篮球的性能,某同学多次让一篮球从H=1.8m处自由下落,测出篮球从开始下落至第一次反弹当前奥最高点所用时间t=1.35s,第一次反弹的高度为h=1.25m,篮球的质量为0.6kg,取g=2
10/
m s,求篮球第一次与地面碰撞的平均冲力
14.(10分)图中a是一列间谐波在某时刻的波形曲线,b是0.1s后他的波形曲线。
是求可能的传播速度。
15.(12分)一名运定员在一座高架桥上表演“蹦极”运动。
他所用弹性绳自由长度为12m,假设弹性绳的弹力与弹性绳的伸长之间的关系遵循胡可定律,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为50N/m,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弹性绳不超过弹性限度。
运动员从桥面下落,能达到距桥面为36m的最低点D处,运动员下落的速率v跟下落距离S的关系如图所示,运动员在C点的速度最大。
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2
m s。
求:
10/
(1)动员的质量m
(2)运动员到达D点时,弹性绳的弹性势能
(3)运动员到达D点时的加速度a
16(14分)一空间站因不能保障其继续运行,在地面指挥系统的操纵下坠入太平洋海面。
设空间站的总质量为m,在离地面高度为h的圆轨道上绕地球做运色圆周运动。
坠落时,地面指挥系统时空间站在极短时间内向前喷出部分高速气体,使其速度瞬间变小,然后在万有引力作用下下坠,设喷出气体的质量为0.01m ,喷出速度为空间站原来速度的19倍,下坠过程中外力对空间站做的重功为W,求:
(1)空间站在规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2)空间站落在太平洋海面上的速度(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11(1)B v =0.97m/s (2)V P E =0.48J V K E =0.47J
12(1) [BE] (2) a b m m > (3)***a a b m OB m OA m OC =+
13解
:设第一次接近地面的速度为1v ,经过时间为1t ,高度为H
反弹出地面的速度为2v ,经过时间为2t ,高度为h ,碰撞过程时间为3t
有1v 6m/s
2v
1t = 0.6s
2t .5s
t V
=3t -1t -2t =0.25s
由动量守恒:
12()f t mv m v =--V F f mg =+
带入数据得F=32.4N 14解:[1]当该波向右传播时
有
3
)0.14T s
+=(k 1
()0.14
n T s
+= (n=0,1,
2……………………………………………….)
得V=10(n+1)m/s (n=0,1,2……………………………………………….) [2] 当该波向左传播时 有3
)0.14
T s +
=(k (k=0,1,2……………………………………………….) 得V=10(k+3)m/s (k=0,1,2……………………………………………….) 15解:(1)由机械能守恒2max
1
()2
mgs k s =V 得m =4kg (2)
21
2
k E k x =V V =14400J (3)由'kx mg ma -= 得220/a m s =竖直向上
16解:(1)由万有引力定律
2
2()Mm v G m R H R H
=++,
2GM
g R = 得v =
(2) 由动能定理
119()100100mv m m v mv =-
+后 ,''1122
m v m v W -=后底
得V =
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