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二副的基本职责有:停泊时,主持安排驾驶员值班表,报大副批准后执行;负责管理天文钟和船钟;管理国旗、信号旗、号灯、号型;负责航海图书资料、航行通告和警告的管理、改正和请领;停泊时,主持安排驾驶员值班表报大副批准后执行;管理并负责各种航海仪器、气象仪表的正确使用和养护;进出港口、靠离码头、移泊时在船尾指挥;负责管理邮件的存放、装卸和交接工作;按时向大副提出所管仪器设备的修理项目;按时校正船钟,航行中跨时区负责拨钟;定期养护操舵仪。
2、三副的基本职责有:按大副的意图编排船舶应变部署表;主管救生、消防设备;负责向新来船员介绍应变岗位和具体职责;管理CO2间;靠、离、移泊时在驾驶台当值;保持全船各种救生信号的有效期(不包括驾驶台的救生信号)
3、当船舶进出港口、靠离码头、移泊时三副在驾驶台的主要工作包括:负责与机舱联系及VHF通信;协助了望并监督舵工执行舵令的情况;向船首尾传达船长、引航员的指令。
4、根据车钟记录簿记载规定,×表示停车;√表示前进一;○表示完车。
5、进行高空作业时应采取:保险绳和坐板升降绳不得固定在同一滑车或钩子上;作业现场的下方一定范围内禁止有人从事其他工作;现场照顾人员应戴安全帽;上下壁梯时应检查梯档有无损坏。
6、舷外作业前应做好准备工作:系好安全带、检查跳板绳索是否绑牢;现场附近放置救生圈;如在工作筏上作业应穿好救生衣;船舶航行时在工作筏上作业,船上应悬挂慢车信号。
7、、舷外作业时应做好安全工作:安全带和跳板绳不得固定在同一处;在工作筏上作业时,负责照顾的人员应经常检查筏两端的系缆;舷外油漆应事先了解港方的规定。
8、主管机关颁发的《国际载重线证书》在下列情况时中止有效:证书上没有签署表明船舶已按规定进行年度检查;船体结构强度降低到不安全程度时;船体和上层建筑已发生实质性变动,以致有必要增大干舷时;年度检验中规定的有关装置和设备没有保持有效状态。
9、《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规定,船舶两舷相应于该船所在季节及其所在区域的载重线,不论在出海时、在航行中或在到达时均不应被浸没。
10、《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规定,如船舶处于密度为1.000的淡水中时,则其相应的载重线可以被浸没,但浸没量以该船所持载重线证书上指出的淡水宽限为限。
11、根据STCW2010,船舶在船员配备及值班安排方面存在下列情况时可被滞留:航次开始的第一个班次和其后班次的接班船员没有充分休息,不适于值班;不符合安全配员的要求;驾驶或轮机值班安排不符合要求;没有专门负责操作防污设备、无线电通信设备或航行设备的值班人员。
12、根据STCW2010,在船员配备及值班安排方面存在下列不足时可被滞留:持证船员没有适当、有效的证书;不符合安全配员的要求;驾驶或轮机值班安排不符合要求;
13、、根据STCW2010的规定,当船舶发生下列情况时,缔约国监督官员可对船员的值班能力是否满足公约要求进行评估:碰撞、搁浅或触礁;在航行、锚泊或停泊时违反国际公约非法排放污染物;以不稳定或不安全方式操纵船舶。
14、《海上交通安全法》规定,事故现场附近船舶应:在不严重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尽力救助遇难人员;向主管机关报告本船名称;向主管机关报告本船呼号;听从主管机关的统一指挥。
15、《海上交通安全法》规定,主管机关认为船舶对港口安全有威胁时,有权禁止其进港或令其离港。
16、根据《海上交通安全法》,船舶发生事故对交通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时,主管机关有权采取必要的强制性处置措施。
17、船舶登记的种类包括:光船租赁登记;船舶抵押权登记;变更和注销登记;船舶所有权
登记。
18、应依法登记的船舶包括:公民个人所有的船舶;国家所有的船舶;集体所有的船舶;在我国的合资企业的船舶。
19、、船舶必须依法登记的目的在于:确认船舶所有权;确认船名和船员构成;便于国家对
船舶的监督和管理。
20、根据规定,中国籍船应将国旗悬挂于:船尾或信号杆的右横桁。
21、根据规定,外国籍船应将中国旗悬挂于:前桅或驾驶台信号杆顶部或信号杆的右横桁。
22、《船舶升挂国旗管理办法》规定50总吨及以上的中国籍船舶应每日悬挂中国国旗
23、根据规定,船舶排放含有有毒害、腐蚀性物质的洗舱水应距最近陆地12海里以外,水深25m以上。
26、船舶的防止油污染设备是指:污油储存舱和标准排放接头;排油监控系统;机舱水和压载水分别设有不同的管系;油水分离设备或过滤系统。
27、我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规定,船舶发生油污事故后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污染;尽快向就近的海事局报告;需要使用化学消油剂时应事先申请海事局批准。
28、现行《MARPOL73/78》附则Ⅰ规定,在特殊区域外,对于任何油船机器处所舱底污水的排放,应符合的条件包括:不是来自货油泵舱的舱底;未混有货油残余物;未经稀释的排出物的含油量不超过15ppm。
29、某轮由我国港口出发经苏伊士运河赴黑海沿岸港口,途中经过的排放油性混合物的特殊区域有:红海和地中海;黑海。
30、根据规定,400总吨及以上和可载运15人及以上的船舶应配备垃圾管理计划。
31、现行《73/78防污公约》附则Ⅴ规定,总长12m及以上的船舶应张贴垃圾处理告示向船员和旅客展示关于垃圾处理的要求。
32、《MARPOL73/78》附则Ⅴ的特殊区域有:地中海区域;波罗的海区域;南极区域;北海区域。
33、《MARPOL73/78》附则Ⅱ规定:Y、Z类物质或含有这类物质的压载水、洗舱水或其残余物或混合物,必须在满足本附则规定的条件下才可排放,否则禁止排放。
这些条件至少包括:自航船航速至少为7 kn;非自航船航速至少为4kn;在水线以下进行排放。
34、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的规定,对来自有疫情港口的船舶的压载水应由哪个部门进行卫生处理卫生检疫部门。
35、根据我国现行《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船舶不得违法排放废弃物、污染物;船舶垃圾;压载水;其他有害物质。
36、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规定,进港空载油船应满足有关留船压载水的数量规定。
37、堵漏应变有:排水工作由轮机长及机舱值班人员负责、隔离队由三副任队长,负责关闭水密门等、堵漏队由水手长任队长,直接担负堵漏和抢险任务。
38、发生碰撞事故后,船长处理碰撞事故通知书做法有:及时向对方提交并要求由对方承担事故责任、要求对方船长在通知书上签字认可、对于对方送达的通知书不应承认本船对事故的责任,只签署收到的日期和时间。
39、指出船体破损后的进水量与船速快慢、破损面积、破口在水线下的深度有关。
40、船舶配备《船上油污应急计划》的目的是为了在发生溢油事故时:指导船员采取有效应急措施、控制、减少溢油量、提高船员抗污染能力,将污染损害降至最低程度。
41、按照《船上油污应急计划》的规定,当船舶因海损事故造成或可能造成溢油时应向沿岸国报告,报告的内容应包括:船上货物种类、数量;船舶损坏的情况;天气、海况;船舶尺度、类型。
42、根据《船上油污应急计划》,溢油反应部署一般分为:指挥和通信组;除油组、溢油回收组;机舱组;救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