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4~65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概念获得比较全面的认识和掌握。
3.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师: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了哪些数呢?(学生边拍手边说0、1、
2、
3、
4、
5、
6、
7、
8、9)
2、多媒体课件演示动画故事引入:这些数字宝宝决定成立一个数字队。
9最大,当上了队长。
9当上队长后很得意,有一天,9对0说:“你呀,没头没脑地,表示一个也没有,和我比起来,你实在是太小了,真没用。
”0听了可伤心了。
1走到0的身边悄悄说了几句话,0露出了笑脸。
1对9说:“你别得意,我们有办法对付你!”
3、小朋友猜一猜,1和0想了一个什么办法?(生猜)
4、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0”这个数
字宝宝。
课题板书:《10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求异创新
1、学习10的含义及10以内数的顺序。
(1)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图,看这幅图上画了什么?教师鼓励不同的数数方法。
并告诉学生10个人、10只鸽子都可以用数字10表示。
(2)联系生活,举与10有关的例子。
我们的身边或我们的生活中能找到很多与10有关的事物,你能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吗?(数量是10的物体都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
)
(3)在计算器上拨珠数数。
师操作,先拨9颗珠子,让学生观察,再添1颗,问一共有多少颗?通过拨珠子你们知道什么?(9再添1就是10)
(4)做排队游戏。
请小朋友站成一排(9人),问共有几个人?
如果想让第一排有10个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生讨论)(老师站进去)数一数现在又几个人?谁是第10个人?你是从哪边数的?谁也可以是第10个人?怎样数? 2、教学数序
(1)“10”数字宝宝也想参加到数字队里去,它来到数字队看,0~9这几个数字宝宝已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好队了,
(出示尺子图)10来了,它应该排在哪儿呢?10应该排在哪儿?回到尺子图,让生猜猜9的后面是几?
(2)请生分别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顺序读0~10这几个数字。
3、比大小
(1)师:听到小朋友们都说10比9大,9可不服气了,就把10单独找来比大小。
小朋友你有办法比一比吗?
(2)小组内用学具比一比,说一说。
(3)小组汇报交流。
(4)师: 10和9的大小关系可以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
生齐读式子:10>9、9<10
4、写10比赛
师先让学生观察10的写法,师在小方格里范写,然后请学生当小老师上台板演,学生明白了10的书写方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新知
1、做书本练习九第2小题。
(课件播放火箭发射场景)
2、课件出示的练习题。
(四)总结评价:
说一说这节课你们认识了谁?你学到了什么知识?。